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大量捕食老鼠,减少鼠害,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还能帮助人们做一些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帮手。蛇驱毒蝇在非洲的丛林里,有一种能像蚊子那样叮人的毒蝇,当人们晚上熟睡之后,它们就蜂拥而至。当地人在树丛中开设了一些旅馆,为了游客的身体健康,便在旅馆里的每张床上都放几条青蛇。当客人睡觉时,青蛇便轻轻地把人的手和脚都缠绕起来。这种蛇无毒,它身上散发出来的辛酸气味,能有效地驱走毒蝇,从而使游客安然入睡。蛇除杂草印度尼西亚伦贝岛上有一种白圈蛇。这种蛇长约1米,特别喜欢食草。当地农民常将它捉到杂草较多…  相似文献   

2.
<正> 制作蛇类剥制标本,若仿照鸟类和哺乳类的剥制方法,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用新的剥制方法,制作的标本完整、无剥制痕迹、形态逼真。  相似文献   

3.
制作蛇类剥制标本,若仿照鸟类和哺乳类的剥制方法,效果不够理想,笔者经过多年实践,采用新的剥制方法,制作的标本完整、无剥制痕、形态逼真。 1.工具和材料 刚死去的蛇、解剖刀、解剖剪、镊子、钳子、铅丝、药棉、缝衣针、线、竹片、  相似文献   

4.
红外线     
  相似文献   

5.
有一年阴历6月的一个傍晚,在湖南宜章县长策乡上城村的一口泉井中,出现了“蛇开会”的奇观。开始只见泉水越来赵混浊,且有波纹泛起。尔后是一两条蛇的头露出水面,吐吐信子就不见了。一会儿,又有一两条蛇浮出来,沿井边漫游一圈,又不见了。接着,像春天里竹园边一夜间突然插满了笋子般,泉面上冒出一片花花的亮点,升高,升高,然后停往了,这些蛇皆凝神吐信,翘首望天,少说也有百几十条大小不一、颜  相似文献   

6.
1 自然概况 丽水地区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地理坐标东经118°41’~120°26’,北纬27°25’~28°57’。山脉呈西南向东北走向,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间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总面积2594.7万亩。 境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山地立体气候特点。海拔400m以下地带,入春在3月中旬~4月下旬;入夏在5月底~6月上旬;入秋在9月中旬后期~下旬前期;入冬在11月下旬~12月初。春季72~88天;夏季102~116天;秋季63~69天;冬季105~124天。海拔每升高1OOm,平均入春推迟2~3天,入夏推迟3~4天,入秋提早3~4天,入冬提早2~3;春季延长1天左右,夏季缩短7~9天,秋季延长2天左右,冬天延长4~6天。  相似文献   

7.
郭倩 《初中生学习》2014,(10):24-25
1800年的一天,年过花甲的英国天文学家米歇尔,欣赏太阳光透过桌子的一面三棱镜形成的七色彩带。忽然,他想:“阳光有热量,可七色注中哪一种携带热量最多哟?”他灵机一动:“如果测得了每种光的温度不就知道了么?”  相似文献   

8.
一、红外线的物理性质及特性红外线的波长为0.76~1 000 μm,介于电磁波和可见光之间,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电磁波谱中,通常把波长范围为0.76~1 000 μm这一波谱区间称为红外波谱区.其中,又分为近红外(0.76~3.0μm)、中红外(3.0~6.0μm)、远红外(6.0~15.0 μm)和超远红外(15.0~1 000 μm).也可把近红外和中红外统称为反射红外;把远红外称为热红外(8~14 μm)或发射红外.  相似文献   

9.
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曾用玻璃棱镜做了一个光谱游戏。他将窗户关上,只在壁上穿了一个小孔,让一束光投射在棱镜上,当光线通过棱镜后,便成了多束颜色光投射在对面的墙壁上。牛顿说  相似文献   

10.
捕捉红外线     
红外线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太阳射出的辐射线中60%是红外线。一杯热茶、一把热的电熨斗,我们的手还没有碰到它们就能感到热.因为它们都能放射出大量的红外线。我们用于照明的白炽灯。虽然它的功能是照明,但是它放射出来的可见光只占全部辐射能的12%.其余的88%几乎都是红外线。所以我们靠近白炽灯,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感到热。  相似文献   

11.
红外线传输     
红外线传输是无线连接的重要技术之一。叙述了红外线传输及其原理 ,并详细介绍多种电子设备之间实现红外线传输的方法 ,从而可实现电子设备间信息沟通 ,为无线局域网以及移动办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学科技》2011,(9):38-39
电子实验室 在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场面:神偷戴着一副特制的眼镜,小心翼翼地在一根根“红线”之间穿梭,  相似文献   

13.
认识红外线     
吴进校 《物理教师》2002,23(3):51-53
16 72年人们发现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的 .当时 ,牛顿作出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光更简单的著名结论 .1 80 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从热的观点来研究各色光时 ,发现了红外线 .赫谢耳发现红外线的过程是这样的 :他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 ,有意地把暗室的惟一的窗户用木板堵住 ,并在板上开了一条矩形的孔 ,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 .当太阳光通过这个棱镜时 ,便被分解成彩色光带 .他用温度计去测量光带中不同色光所包含的能量 .为了和环境温度比较 ,他在彩色光带的附近放几支用作比较的温度计 ,来测量周围环境的温度 .在试验中 ,他偶尔发…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95-2000年对车八岭保护区内蛇类进行的调查,发现有蛇类25种,其中游蛇科有18种,眼镜蛇科有4种,蝰蛇科有3种,并对该保护区的蛇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发现许多蛇类数量有所减少,分析了保护区蛇类资源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安徽省的蛇类资源,以及该区的地理条件和蛇类的分布规律,将其划分为6个区分别进行探讨,并就蛇类资源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以属为分类阶元,对我国蛇类爬行动物地理区划的七个区、十作亚区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划分可以明显地从爬行动物的分布中反映出来,但古北界区和亚区的划分则不能反映爬行动物的地理分布特点。东洋界中,西南区喜马拉雅亚区单独聚为一支,是与其爬行动物主要来自于印度半岛相一致的;而华南区的台湾亚区则与华中区和西南区的西南山地区聚在了一起,说明将台湾亚区在华南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生境样方样带结合法,对两当蛇资源进行初步野外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甘肃省两当县境内记录蛇类动物15种,隶属2科9属,以游蛇科(Colubridae)为主,占遇见蛇类物种总数的84%,另一科为蝰科(Viperidae).调查过程中蛇的总遇见率为0.78条/km,数量较多虎斑颈槽蛇(Rho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玉斑锦蛇(Elaphe mandarinus)、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和菜花烙铁头(Protobothrops jerdonii),遇见率分别为0.20条/km、0.17条/km、0.17条/km和0.11条/km.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采自四川泸州合江锦蛇属标本1号,经鏊定为紫灰锦蛇,系该地区新纪录种.标本保存在四川大学标本馆.  相似文献   

19.
1994年至1997年作者对安徽省皇甫山自然保护区的蛇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蛇类11种,其中有毒蛇3种,无毒蛇8种。所调查的种类中除竹叶青未采到标本外,其它各种均采到1至数例标本。通过几年的调查发现,皇甫山境内具有经济价值的蛇类数量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做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修订本)第二册第169面的习题(3)时,与第160面的“如果用红外摄影对人体成像。做出体表‘热图’……”相联系,就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