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宜宾学院学报》2017,(6):25-29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统计分析无法体现土地流转中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个体行为的随机性,提出了建立人工社会模型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变化趋势.该模型结合制度分析、发展框架(IAD)与基于制度分析的主体模型系统(MAIA),形式化与土地流转有关的主要社会制度与规则,将土地流转主体(Agent)划分为农民主体与农户主体,并抽象出农户主体属性与行为,农民主体在不同角色下的属性与行为以及在角色之间的转换规则.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得到土地流转、土地利用情况,不同年度农村人口结构、劳动力流动变化结果.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个体行为与社会关系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可为研究土地流转政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户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探讨土地流转用途规制是否能有效抑制"非粮化"倾向的问题。模型分析得出,土地流转用途规制行为选择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农户三方博弈及其对政治经济收益成本权衡的结果,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流转用途规制能否有效抑制"非粮化"倾向具有情景依赖特征。地方政府对土地用途规制的动机和强度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它的监督强度、粮食补贴额度及辖区种粮收益率大小;而农户对种植作物类别的行为选择取决于种粮补贴与"非粮化"收益的差异以及地方政府因配合中央政府进行土地用途规制而获取的报酬大小;当种粮的机会成本与种粮收益差距越大时,中央政府面临"非粮化"挑战,将有更大动力强化监管并执行土地用途规制行为。  相似文献   

3.
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基于河南省7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 )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土地经营权流转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决策理性仍然处于由“生存理性”时期至“价值理性”时期的过渡阶段,家人意见及已流转者的意见对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农村生产用地流转政策制定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户特点,并与我国现阶段农户多样化的潜在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探求土地流转推动路径的目的,设计问卷对样本农户流转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土地流转整体不充分,路径选择仍以农户自发为主的结论。遵循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分析影响农户流转行为的四项主观因素,提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土地流转的路径有提高土地效益的内在驱动路径、加强政府推动的外在驱动路径、强化农民职业培训的人力驱动路径、宣传落实和法律保障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农业收益悬殊,农村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转移,农地闲置,是促发农地流转的主要诱因.整个农户流转行为表现出区域性,流转模式多样性,呈现“去粮化”趋势.社会经济制度、农户自身禀赋和自然资源禀赋是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学界在农户流转行为形成机制、新农村建设宏观背景下的农户流转行为以及农户流转行为长期定位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6.
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基于河南省4个试点县71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决策行为态度尚处于由"生存理性"至"价值理性"过渡期,家人意见对流转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保问题是农户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7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对农村生产用地流转主体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村生产用地流转主体潜在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户决策理性仍然处于由"生存理性"时期至"价值理性"时期的过渡阶段,家人意见及已经流转者的意见对主体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农村生产用地流转政策制定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户特点,并与我国现阶段农户多样化的潜在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基于河南省726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对农村生产用地流转主体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村生产用地流转主体潜在意愿有显著影响,农户决策理性仍然处于由“生存理性”时期至“价值理性”时期的过渡阶段,家人意见及已经流转者的意见对主体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农村生产用地流转政策制定要注意区分不同阶层农户特点,并与我国现阶段农户多样化的潜在需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有限理性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及建设现代农业的形势下,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实行农地使用权流转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户作为农地流转的主体,他们的行为选择对农地流转的走向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借助于有限理性的视角看待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恰恰能使那些在表象上看似非理性的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其理论预设条件也更加接近目前我国的现实,因而在分析当前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时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并给我们在解决当前农地流转的困境问题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双音节单位"与不"常附着在表示行为或性质的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可用于陈述句或反复问句,由并列连词"与"的一个常用结构"X与不X"派生而来。在语言的经济原则、"不"的指代性、语音节奏、韵律框架作用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使用者的重新分析,"与不"逐步完成了它的语法化过程,从"并列连词+表否定意义的后项"这一结构,变成了一个新的双音节单位。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农业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节肥、节药、抑草、改善土壤和水体等方面。文章以"稻-鱼"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为例,在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分析循环农业的节肥、节药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框架,进一步揭示"稻—鱼"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水体的改善以及有害生物的减少,农户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形成了鱼类对化肥和农药的替代关系,因而其环境负效应小于常规水稻生产模式,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农户住房选择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空间内部布局。随着进城务工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户住房区位的选择逐渐有偏向城镇和交通通达区域的趋势,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宅基地流转和管理体制,使得村内的住房闲置,并逐渐老化,从而导致空心村现象,因此,应从市场和制度规制两方面影响农户的住房选择行为,为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双向流动的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达到必须建立在对于学生行为特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借助麦格雷戈的"X、Y理论"分析框架,正确认识当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人性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在此基础上,构建案例教学管理机制和制度,以期实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剑 《教师》2014,(20):32-33
"农超对接"省去了一系列中间环节,农户或专业合作社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进而降低了零售价格。将"农超对接"引向农产品经营,将千家万户的农产品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户、消费者共赢,将有效推进农产品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15.
母语为英语者口语中混用"不"和"没"的个案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两位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口语中使用否定词"不"和"没"的情况进行了个案追踪调查,对其在从初级一到中级一的三个阶段混用"不"和"没"的偏误情况加以分析。文章指出,只有否定跟过去有关的行为动作或情况时,学习者才会较多地混用"不"和"没"。混用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是任意用"不"否定跟过去时间有关的行为动词来表示学习者所认为的主观意愿;第二是误用"没"来否定跟过去有关的认知心理类动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否定词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中部省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的抽样调查,对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农户收入、社会保障、再就业的意愿,以及农户耕地流转意愿进行调查分析,最后根据中部省份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农地流转的制度框架提出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盛芳 《文教资料》2012,(14):49-50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刻离不开"应当"的思考与选择,哲学家们探讨的很多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应当"与否的问题,然而这个被广泛运用、看似不言自明的词实则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本文认为"应当"的关键在于"适度",并从"应当"的词源学解释、"应当"与"响应"、"应当"与"不应当"这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的"应当"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调研和田地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系统论为指导,对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深入分析了民汉双语教学的内涵、根本目标、本质特征以及"双语"教学系统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从理论框架与实践框架两个层面提出了构建基于系统论的民汉双语教学模式。在理论框架的构建中,笔者主张科学界定"双语"教学、准确定位"双语"教学目标、确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整体优化与动态平衡的教学观等;在实践框架的构建中,笔者主张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双语"教学能力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双语"学习行为习惯、加强"双语"教材体系建设、优化中小学校"双语"教学环境、构建科学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等。这些策略对于引导新疆民族中小学走出"双语"教学误区,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双语"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22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耕地经营规模的结构、规模经营的意愿和行为特征,认为部分农村已经具有发展耕地规模经营的趋势,而耕地规模经营要以耕地市场流转为基础,以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为前提,正确处理政府或集体组织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是完善耕地流转机制的关键.耕地规模经营也可能为粮食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行为、事件是否跟预设产生冲突这个角度,探讨语用因素对"却、但"的选择。讨论了倚变、递进、补充三种语义对"却"和"但"的选择限制,以及这两个词语在转折度上的区别,在多重复句、转折套叠中这两个词的常见位置。文章同时结合留学生使用"却、但"的相关偏误进行分析,希望对汉语作为二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