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英语歧义现象随处可见,它直接影响人们对句子的正确理解和翻译。本文从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修辞和标点歧义等五方面对英语的歧义进行分类、分析,并论证了歧义现象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
歧义对联拾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会给人们带来交际上的不便甚至误会。但是,它也常被人们利用来满足交际中的某种特殊需要。修辞学上讲的“双关”,就是利用歧义现象的部分规律所构成的修辞手法。下面几则巧联妙对,即显示了歧义现象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用歧义是语言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语言现象,基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展开对语用歧义的深入探讨,可以清晰地构建英语歧义的分类,增进对语用歧义的理解,从而揭示此类歧义的修辞功能和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里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个语言片段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现象。从语法角度来看,我们说话写文章时要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给听者、读者,此时我们就要消除歧义,力避语病,但这只是我们对歧义现象基本的消极的看法,如果我们巧妙地对歧义现象加以使用,便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且成为使用语言的人驾驭语言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继英 《考试周刊》2008,(48):77-78
英语词汇歧义指的是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造成的局部歧义,在语境不明的情况下,很难判断句子的确切含义,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巧妙利用词汇歧义这一语言现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双关修辞效果,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双关,即歧义在修辞上的运用.造成英语歧义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对英语歧义中的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并且探究使用语音歧义和词汇歧义在英语语言中产生的双关修辞效果,展示英语语言文字丰富的内涵及其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一形多义”现象在汉语中并不少见,它不同于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歧义”现象有损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应该极力避免的,而“一形多义”现象则是语言自身的客观事实,无碍于语言信息的传达,是难以避免的。不仅如此,汉语中的“一形多义”现象,还为修辞开拓了一个不小的崭新天地。不少精彩的修辞艺术,就是由汉语的“一形多义”现象的巧妙运用而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歧义的修辞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英 《天中学刊》2003,18(4):77-78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有着消极的一面,也有着积极的一面。积极歧义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其作用有:开拓意境,丰富文章内涵;一语双关,突出语言主题;故意歧解,使语言诙谐幽默;刻画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9.
同音异义词的使用在语言交际中是一普遍现象,也是产生歧义的主要语源之一。但另一方面,同音异义词又常常被用作双关语而达到幽默、讥讽的效果。本文首先简要论述其分类,然后重点分析同音异义词的歧义现象和修辞功能及其在广告中的广泛运用,最后探讨同音异义词的歧义与双关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狭义的造句因素,即语言本身的造句因素,包括语音因素、词汇因素、语法因素和语义因素.这四个方面的造句因素和歧义关系密切.歧义现象的产生和规避,为归纳各种造句因素的修辞效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为成功运用造句因素修辞造句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方语言学批评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逐渐突破纯形式分析的弊端,把文本形式分析与审美文化分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品格的中国语言学批评。但由于受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当前文化研究的影响,加之语言学理论及其具体批评实践的不足,中国语言学批评又存在着难以掩饰的缺陷,并渐成衰微之势。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译本出版以来,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假说一直备受国内语言学家的关注。对于该假说,众学者主要在两点上存在分歧,即:语言符号是具有任意性还是理据性;任意性是否是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而对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假说缺乏正确、全面的理解是引起争论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一个完整言语社区的汉语人名的穷尽性田野调查,以揭示人名命名行为各语言特征在不同民族中的分布特点,并由此考察民族因素在人名命名行为中的作用以及当代中国农村的真实的语言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先秦美学就已经把“言”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先秦诸子美学理解语言的一个共同出发点是把语言及意义看作人的行为活动的自身和产物 ,而不仅是人的认知活动的工具和过程。从而 ,先秦语言哲学呈现出审美体认和情感交往的主流倾向。先秦美学对语言问题的理解 ,产生于先秦哲学和美学的基本精神和观念体系 ,反映着它对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认识 ,构成“具有语言论特点”的一系列相关的概念、范畴、表述和美学命题 ,影响到秦以后中国美学的发展。探讨先秦语言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美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古典诗歌中语言形式与内涵表达的互动作用,指出在英译中诗歌形式传达的必要性。在探讨诗歌的语言形式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紧密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在翻译中对待诗歌形式的不同策略取向下各种译文的得失,指出对诗歌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已成为全球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就高校中文专业本科生的语言教育来看,汉语教育和语言理论教育的质量并不十分理想。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本土语言资源优势,通过高校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实施本科生语言研究素质培养模式,是提高汉语教育和语言理论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语指的是被具有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普遍使用,带有汉语语言和文化特征,能达到语言使用目的,并被其他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英语使用者接受的英语变体。中国英语的民族身份标志可以从社会语言学、二语习得以及跨文化角度进行论述,在英语教学中保留民族身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识到中国英语的存在并把中国文化植入英语教学将是对现有文化教学的有力补充,有助于英语学习者克服“中国文化失语”,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tests whether the linguistic role of a character in Chinese text affects detection of its constituent radicals. Linguistic role or status of an embedding context (e.g., word) has been shown to affect detection of embedded constituent units (e.g., letters) when reading alphabetic texts. Give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alphabetic and logographic systems such as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 embedding linguistic role has a similar influence on constituent unit detection in Chinese. Findings here reveal that the linguistic role of the embedding context in Chinese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constituent detection. The outcom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ructural hypothesis, which posits that during reading, the prominence of linguistic units rapidly shifts from items contributing to structure to those that contribute meaning. Of note,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is shifting importance of linguistic units applies to logographic as well as alphabet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际过程中,发话者在礼貌策略的驱动下用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受话者的“面子”或“形象需要”的关注,即积极地运用语言的交互主观性.诸如此类的语言用法经过汉民族人民的长期使用,进而“凝固”于汉语言系统之中,就形成了汉语的交互主观性现象.对汉语的交互主观性考察,使得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汉语.  相似文献   

20.
张玲  高娜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2-23,28
以双宾句的研究为视角,本文梳理了一个多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评述了各种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在"指导"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得失。最后指出,要研究汉语的组构规律,仅靠引进国外理论不行。只有对汉民族的语言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汉字特点进行研究,才是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