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世纪前的美声唱法发展似乎历来不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笔者经过认真探索之后发现正是17、18世纪的阉伶创造了雏形化的美声唱法——"咽音唱法",才奠定了世界美声演唱的技巧基础.因此,本文拟通过梳理19世纪前的美声唱法及歌剧发展史,来还原阉伶在美声唱法起源、发展、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2.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在欧洲各国得以迅速的发展,而美声唱法是否能够有效的与中国本土音乐进行结合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融合融合的必要性,深入探析了美声唱法与中国本土音乐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美声唱法的基本特征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在五四运动前后传入我国。此后,我国的声乐工作者开始了解和研究美声唱法,并将其与我国的传统声乐艺术相结合。美声唱法在我国近百年的流传与发展中,对我国的声乐艺术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美声唱法的呼吸学习声乐,首先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源泉,良好的呼吸是正确表达歌曲音乐形象和感情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呼吸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美声唱法最早是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逐渐发展到中国,在中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随着世界声乐界的发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两种唱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之间的相通和相互借鉴之处也很多.逐渐涌现出大量的新型歌曲和新生歌者,使得我们声乐界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族声乐是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而来的,其表演形式及演唱技巧无不彰显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性。但是,自20世纪初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来,在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的相互影响、融合的进程中,民族声乐开启了发展的新阶段。如何科学、理性地看待美声唱法,使民族声乐在充分汲取其精华的同时,又能够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以便更加有效地展现民族声乐的独特魅力,从而对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我国民族声乐如何发扬民族性以走向世界作出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美声唱法是17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歌唱方法,推进了欧洲乃至世界声乐演唱方法的创新和声乐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本文从美声唱法五大学派的形成、成就和教学特点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美声唱法源自于17世纪的意大利,音色柔美变化多样,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十分广泛,带给人独特的听觉和视觉享受。因此,本文将以《我爱你,中国》为例,以美声唱法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分析咬字吐字在美声唱法中的重要作用。解释在演唱过程中出现声母发声不准、声调不平衡的原因,同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优化《我爱你,中国》的演唱,以有助于解决咬字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美声唱法发展的线索着手,对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和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析美声唱法在高校发展的现状,指出美声唱法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文章就美声唱法的发展提出思考,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的声乐艺术教育事业做出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在体裁与和声学方面的特点,阐述了它在近现代中国音乐史上的开创性意义;通过进一步探讨中国艺术歌曲与美声唱法的关系,以及它作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实践园地等问题,指出它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内容当中,有关美声唱法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声唱法是颇具传统性质的一种歌唱形式,17世界在意大利出现,成熟于18世纪,在歌唱当中运用一些混声区唱法是其最大的特点。在高校中,美声唱法被广大的师生群体所喜爱,美声唱法有其自身的规则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美声唱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笔者提出了对美声唱法声乐教学改革的建议.只有对美声唱法的借鉴和发达国家在音乐教育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我们不断的汲取精华、不断创新,才能使美声唱法影响下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更有生命力,并为观众所喜爱.  相似文献   

12.
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一直是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阶段,因此政治、文化、教育等工作都在快速的发展,声乐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的内容,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也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绩。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国的民族声乐逐渐加入了最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加快我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本文针对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声乐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声唱法在中国现阶段的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了美声唱法在中国所取得的成果,同时使其与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相比较,探析美声唱法在中国当今社会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其中美声唱法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艺术形式之一。美声唱法实际上和其他唱法形式有着一定的共同性,通过一种良好的美声唱法不仅仅能够充分的反应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一种音乐带来的乐趣和喜悦。除此之外,美声唱法更加具有魅力和多样性,在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不同情感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本文我们将围绕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的了解一下在当前社会中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在多元化发展中必须坚持遵循的各项基本原则,进一步提出促进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文化不断的被引进,众多音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在这股浪潮中散播到中国的大江南北,美声唱法就是在这个时期在中国展开了新的旅程。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戏曲腔调多样,诗词意境深远,美声唱法在具体"本土化"中,有众多难点和突破点,如今美声唱法在各大音乐院校都是以意大利语五个元音字母为发声基础、意大利语歌曲为演唱基础,而在语言文字的发音和吐字方面,中国与意大利语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歌词意境上的描绘。如何以"美声唱法"来演绎中国古代诗词艺术歌曲、白话诗词艺术歌曲等方面,值得深究。现以美声唱法在中国古代诗词、白话诗词等两个方面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本土化"经验进行总结,为有关美声唱法本土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与歌剧就是一对孪生姐妹,自从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开始萌芽美声唱法声乐艺术教育,随着歌剧的繁荣与发展,美声唱法声乐艺术教育便自成体系,进入学校教育或者艺术院团声乐专业教育。本文从美声唱法声乐艺术教育的起源、阶段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毋庸置疑,自引入我国以来,美声唱法对推动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与民族音乐文化呈现出交融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简要分析了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必要性,并从气息、吐字、风格、情感、表演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美声唱法民族化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进一步提升美声唱法民族化的运用水平,从而充分发挥美声唱法民族化在教学服务及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美声唱法是声乐艺术中的瑰宝.美声唱法成了中国声乐教学的蓝本.发展中国美声,有利于美声唱法的世界化,有利于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有利于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但是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歌唱语言的差异,声音至上意识,快饕文化的冲击都制约、障碍了美声在中国的发展.发展中国美声,要注意"美民"结合,加速美声的民族化;注重个性声音的发展,艺术歌曲的创作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强化市场意识,加强美声唱法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9.
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源于意大利,与欧洲音乐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发展至20世纪得到世界各国的音乐界认可,在音乐家研究美声唱法的同时,继而融入了自我认识、自我理解的理论。美声歌唱发声技巧属于特殊的技巧性歌唱方法,指高度熟练的歌唱技能,做好歌唱训练的基础性功课对于歌唱者才是尤为关键的,想要掌握和控制在歌唱中自如的唱出优美的乐曲,必须加强练习歌唱的发声方法和气息练习,再加上一些咬字技巧,在整体艺术氛围达到相对较高的听觉品质。  相似文献   

20.
系统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要大量演唱意大利17世纪至18世纪的古典艺术歌曲和古典咏叹调。而这个时期的声乐作品应该怎样把握和表现呢?本文从美声唱法的起源及其特点说起,结合笔者学习和演唱17世纪至18世纪意大利古典声乐曲的体会.主要从演唱中的“连贯问题”、“音量控制问题”和“歌唱情绪的把握问题”三个方面初步探讨了演唱17世纪至18世纪意大利古典声乐曲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