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峰 《学子》2014,(7):96-96
新课改背景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促进和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表演才能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通过体态律动,激活创新思维人类的音乐节奏感通常是在内心建立,一般情况下,通过身体以外的体态律动能够激活这种感觉。因此,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一听到“体态律动”就自然把它跟“达 尔克罗兹”联系到一起。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一 个重要部分。它是一种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是在听 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化为感受 和认知。本文笔者对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本六年级下册《转 圆圈》中的运用进行了尝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的音乐教学 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园园 《小学生》2022,(7):31-33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出现了一些变化,音乐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对于体态律动教学而言,是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方式,它能够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有效应用体态律动,为枯燥的音乐课堂注入了一份新鲜的活力,优化了课堂内容,给予学生独特的感受。本文分析了体态律动教学的价值作用和体态律动教学面临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给大家以借鉴。  相似文献   

4.
朱峰 《学子》2014,(14)
正新课改背景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促进和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表演才能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通过体态律动,激活创新思维人类的音乐节奏感通常是在内心建立,一般情况下,通过身体以外的体态律动能够激活这种感觉。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将身体动作融合音乐节奏,从而开展音乐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当前,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应当提高自身对音乐学科教学本质的认识,注重收集体态律动教学素材,丰富体态律动教学形式,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正>体态律动是以身体为乐器,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的实践活动,它对于培养学生节奏感、旋律感、感知音乐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身体自然的节奏韵律,通过律动可以将人耳听到的抽象音乐具象化。但体态律动与舞蹈不同,教学中不必刻意追求姿态的美感和整齐的动作,观赏性是次要的,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进一步掌握音乐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对体态律动教学特点的分析,阐述儿童音乐教学的律动设计和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7.
朱家欢 《学苑教育》2023,(15):32-33+36
与普通的动作不同,体态律动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是具有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肢体语言。体态律动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它能使音乐由抽象变为具象,从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效。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体态律动,同时,以体态律动为主要基础有序组织不同的教学模块,全面调动学生当前的学习情感,使每个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音乐本身的乐趣,彰显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尚美理念,运用达尔克罗兹所创的体态律动音乐教学理论,找寻尚美理念与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的契合点,从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深入音乐细节、多元创编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表现体态律动的动作美,感知体态律动的节奏美,彰显体态律动的神韵美,开创具有特色的音乐教学新路。  相似文献   

9.
<正>体态律动是个体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如下三种体态律动策略。1.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体态律动的舞蹈策略是指通过简单的、优美的舞蹈动作,配合音乐材料律动,进而达到体验音乐的目的。音乐和舞蹈往往是一个整体,通过舞蹈这个载体,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  相似文献   

10.
体态律动是以身体律动来表现音乐节奏的实践探索,在今世界上是影响最大的音乐教学法之一。体态律动由20世纪初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音乐教学诉诸于听觉、视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相结合,打开了体验音乐和表达音乐的新途径。在艺术院校舞蹈专业开展体态律动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敏锐的节奏反应能力,在获得音乐体验和表现音乐能力的同时,开发学生用身体节奏去表现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丰富身体表现力的空间,从而达到身体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洛兹(1860—1950)是瑞士音乐家兼教育家,他实验并建立了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与柯达依、奥尔夫齐名。 达尔克洛兹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用音乐唤起儿童音乐本能,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他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体态律动”、“节奏性视唱”、“即兴”。但是,他的精华部分,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则是“体态律动”教学法。在教学观察及实验中,他认为,要进行音乐的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体态律动”这一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在英国和美国被称为和谐地与音乐、律动配合的形体动作,在亚洲被称为达尔克洛兹节奏法,在我国习惯称之为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学,又叫节奏学、音乐律动、合乐运动等很多说法。但总的意思是相同的,就是用人的身体动作把音乐很好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蒋蕾 《科幻画报》2022,(5):25-26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借助体态动律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体态律动表现音乐的速度与力度,通过体态律动表现音乐的节拍与节奏,通过体态律动结合音乐欣赏与鉴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体态律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体态律动是一种教学方法,它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斯提出,是一种以听觉体验为基础的教学体系。体态律动从字面上可以认为是借助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在小学低年级教学过程中,体态律动能够真正引导学生们在听的基础上,运用身体各部分将听到的音乐进行完美的“二次表现”,这一过程是学生创造力表现的过程,是表演能力展现的过程。通过优美、潇洒、各具特色的姿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放松,全身心投入,这对于让课堂焕发活力,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突破“听”“唱”的学习方法,有效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感和乐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适当运用体态律动教学,能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使学生通过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因此,小学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体态律动的整合,使课程教学过程更加精彩,使学生沉浸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文章分析了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先生提出的.他认为:音乐本身是离不开律动的,并且律动和人的身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态律动将身体视为一种乐器,学生先聆听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做出相关联的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体态律动与新课导学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体态律动与音乐要素结合,轻松掌握知识;将体态律动与图形谱结合,深化音乐感悟;将体态律动与舞蹈结合,激发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17.
"体态律动"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已经十分的普遍了,音乐教师通常会以"体态律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来促进孩子对于音乐运动觉的培养。在世界著名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理论中将体态律动作为教学的重点。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的情感转化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将音乐  相似文献   

18.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打破了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主要强调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让音乐课堂有静有动,使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本文主要围绕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阐明了如何将体态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的观点与看法,以及现阶段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体态律动对优化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把握住体态律动在音乐课堂的融入原则,并能够依据学生音乐学习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体态律动形式,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打破了音乐教学的传统模式,主要强调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让音乐课堂有静有动,使音乐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本文主要围绕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用,阐明了如何将体态律动运用到音乐教学之中的观点与看法,以及现阶段体态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