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民乐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竹笛艺术在中国民间音乐的浸润下,不断获得新的演奏活力与创作潜力,为我国音乐艺术文化提供了大量优秀内容。本文就将从地域流派对竹笛艺术的影响,与南北两派音乐风格对竹笛艺术发展的影响这几个角度,分析中民间音乐与竹笛艺术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竹笛这一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2.
竹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流传的地域较广,品种繁多。它的发音委婉、动情。竹笛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是见证中国历史文化的乐器。在演奏中,竹笛的技巧被称为基本,表演者通过运用自己熟练的演奏技巧,将谱子中所表达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享受在其中。所以竹笛的技巧和音乐的情感在演奏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竹笛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北派竹笛艺术的领军人物冯子存先生,对笛子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为我们后辈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中国竹笛大师,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竹笛开拓者之一,为探寻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竹笛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物质载体,其改良是我国民族乐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笛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改良不但体现了该时期文化科技、音乐审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建国以来,受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竹笛改良的学术争议热点颇多,文章撷取了其中争议最大、业界讨论最多的三个方案,对其产生的原因、历史影响、得与失作学理层面上的反思,为中国竹笛未来的改良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地域的不同造就了音乐文化在不同空间的纷披灿烂,但要追溯其根源仍在同一片土地上。在此次中国东盟音乐周中,日本新古乐器三重奏团与詹永明老师的竹笛乐团在广西这片土地上与"根源"重逢。中国东盟音乐周赋予了音乐重逢的机会,展现了各自不同的特殊魅力,这不仅是音乐的盛宴更是音乐文化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6.
国家在场与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国家在场"是研究者必须要引起重视的核心内容,在长达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在场"一直是影响当代竹笛艺术发展、创新最为重要的力量。"国家在场"不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与推动力,使中国竹笛这一隐没在旧时民间的"叫花子"乐器成为中外国际音乐舞台中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乐器之一。同时还使演奏这些乐器的主人从民间乐手转变成国内外音乐界知名的演奏家、教授,这一系列的转变使当代中国竹笛艺术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因此深入分析国家在场对当代竹笛艺术发展所起的影响与作用,为其他民族器乐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案例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中国竹笛教学经历了由民间形态向学院形态的巨大转型,在老中青三代竹笛教育家的努力下,新时期竹笛艺术人才辈出,竹笛教学进入到一个全面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回顾专业竹笛教学体系建设的六十余年时光,评估、总结竹笛艺术各级教育模式中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新教学体系建构的设想,对于促进当代中国竹笛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竹笛艺术教学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教学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笛历史源远流长,从河南舞阳贾湖骨笛到如今传统的六孔笛,竹笛艺术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如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面对多元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易加义一生致力于竹笛作品创作、发展和教育传播,为竹笛艺术扎根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仅是著名的竹笛演奏家,还是一位笛乐作曲家、教育家,对竹笛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教育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其创作的《西域行》更是第一首十孔竹笛二重奏作品,为十孔笛的创新、发展以及普及推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竹笛作为我国音乐史上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乐器之一,内涵丰富,曲调优美,极具表现力。近现代以来,专业的音乐教育以西方乐教体系为主,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竹笛演奏方法、技术与技巧进行了改造,并结合新时代的音乐思想和审美观,通过竹笛演奏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表达方式。正是受到不同音乐观念的影响,人们以民族性和地域性为基础,不断创新和传承,使竹笛演奏成为一种彰显美学思想和文化观念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而竹笛仅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支被完整的保留和发展到了时至今日,以由单一的伴奏角色转变为可以登上世界舞台的音乐主角。近年来,竹笛独奏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很多笛曲都不断涌现出来,笛曲的演奏风格逐步形成,笛子技巧逐步丰富、完善。而在竹笛演奏中,夯实的基本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浅要谈谈我国竹笛的基本功练习。  相似文献   

11.
竹笛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器乐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这门艺术不但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审美底蕴,使竹笛艺术继续彰显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文化和精神。鉴于此,本文从建国后竹笛艺术的发展概况谈起,从创作和演奏两方面就其审美底蕴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竹笛不但是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赵松庭先生的话道出了中国竹笛的历史以及它的文化价值。本文对中国竹笛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做了概述,并对其主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尤其是20世纪以来,在艺术表演形式、形制、结构、流派、演奏风格、作品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钩沉与断想:当代(1949—2009)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的历程是民族器乐发展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当代中国竹笛表演艺术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竹笛艺术发展的初始期、文革期、繁荣期三个阶段的典型案例、主要特征及代表性艺术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竹笛发展的规律,为当代中国竹笛表演艺术未来的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竹笛不但是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赵松庭先生的话道出了中国竹笛的历史以及它的文化价值。本文对中国竹笛艺术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做了概述,并对其主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尤其是20世纪以来,在艺术表演形式、形制、结构、流派、演奏风格、作品创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竹笛的类别、演奏技巧、演奏风格三个方面对中国竹笛南、北两派的竹笛音乐进行了差异上的分析。探讨了南、北两派竹笛的演奏技法,风格融合的情况,得出了笛曲演奏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南、北两派竹笛风格的大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新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基本理念,并详细阐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传统音乐中,民族乐器是其得以呈现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器乐教学的民族化,既要多选择民歌和民间音乐作为教学曲目,同时也应尽可能多地介绍、使用民族乐器,让民族乐器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一、竹笛课堂教学的优势竹笛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竹笛不但是最古老的乐器,也是所有管乐器的鼻祖”。数千年来,经多民族、广地域地演化,中国竹笛在形制结构、吹奏方式和音阶序列上不断…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中后期竹笛独奏曲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本文所研究的作品《花泣》采用苏州弹评"丽调"中的黛玉葬花为背景,张维良先生在创作以及演奏此作品时多采用紧打慢唱、运腔等技巧,在创作过程中加入民族与西方音乐的精华,使这部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竹笛独奏曲融入了中西方音乐的特色,音乐风格更加丰富多变,运用民族素材与西方技法相结合,让民族器乐音乐越来越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竹笛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民俗音乐演奏中的必备乐器。竹笛艺术有着丰厚而独特的艺术魅力,长久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竹笛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得到普及,受到高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在新时期下,教育环境和文化艺术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高校的老师除了要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外,还应及时的对现阶段的竹笛教学方式予以审视,通过竹笛教学变革来使其更好的发展。本文结合了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演奏实践,就当前高校竹笛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竹笛是我国传统乐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演奏我国传统音乐,还能够诠释西方古典乐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同时,竹笛还具有方便携带、造价低廉、取材容易等特点,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所以,近年来竹笛教学日益受到了广大人们的重视。演奏竹笛需要将气息、指法、舌头和嘴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会涉及到人体的多个方面,具  相似文献   

20.
音乐艺术是人类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鲜明的性格特征与文化特色。中西方的音乐艺术由于受到不同的发展道路、文化历史、社会背景、文化趋向的影响,使得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音乐美学特征。也正因如此,中西方的音乐美学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本文笔者通过分析中西方音乐的美学特征,对比研究两者在美学特征以及文学思想上的差异,并提出了如何发展中国当代音乐美学的思路,在继承中国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要注意引用与借鉴西方音乐美学特征来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