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第7期(总第295期)刊登了薛彩云老师所撰写的章《春风拂面润物无声——听特级教师娄湘生的口语交际课(我爱福州)有感》,篇末留下编的思考:为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娄老师在课始对学生说“福州市教委希望我留在福州”。课毕,被学生精彩表现打动的娄老师给学生开了一个“空头支票”:“我留在福州了,而且就留在福州师范二附小。”——是否有“造假之嫌”?是否为本课的“破绽”?对此.不少读来信发表了个人意见。现选登两篇“针尖对麦芒”的章,希望能给大家以启迪。  相似文献   

2.
正羊民的书法篆刻作品数年前曾拜读过,那时虽然是在入古期,但却无不显示出他对艺术的灵性、笔画的驾驭、形式的把握、情趣的领会等,都很是到位。前两年据说他在湖南,山东、北京等地成功的举办了几次个展,想必其创作定有质的飞跃,能用佳构以示。这次他拿来了一些新近创作的书刻作品,他的书法,尤其是金文作品,灵动多变,动健流畅,于姿肆中见凝重,在法度中出新意,而篆刻作品,风格多样,既继承了秦汉印的稳健朴拙,又兼收了流派印的诸多审美元素,读罢,对近几年的长足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李羊民,生在黄土地,长在渭河畔,三秦大地的文化渊源,从小耳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调研课上 ,组织者别出心裁地要求开课者突破教学常规 ,尝试在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中开《祝福》一课 ,并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颇具新意的开课活动。上课结束后 ,评课的领导专家一致认为 :高一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并不亚于同时上这篇课文的高二学生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文艺创作上追求达心、适意,主张文章自一家,然而晚年却对和陶这一违反作家创作个性的作诗方法情有独钟。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从苏辙对苏轼和陶诗的评价中便可得到合理的解释。文章围绕《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栾城遗言》等文章,将苏辙之评价与苏轼之创作相互观照,相互印证,表明苏轼和陶之作其实暗合其创作个性与艺术主张,是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是一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的创作行为。  相似文献   

5.
赋体是我国传统文学中一种独特体裁,赋体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其文学特征和发展历史仍值得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赋体文学的一般特点及其演变;汉赋最高成就的代表司马相如;从前后《赤壁赋》看苏轼对赋体的传承与创新,他发展了赋体文学。  相似文献   

6.
苏轼作文, 非常重视“命意”。他: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或以浅近、生动、贴切的比喻来寄托, 引发出深刻的哲理; 或从一些分散零碎的事例里, 发现并挖掘出蕴含于其中的生活的必然; 或集叙事, 说理、抒情于一体, 思想深遂, 极具个性; 或信手写来, 不加涂饰, 平淡中包含着耐人寻味的深意。由于苏轼散文讲究命意, 而博得历代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8.
杨静 《辅导员》2011,(11):30
作文者不但要"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时,学会运用新思维,活用或突破常规,摆脱范文中思维模式的束缚,从真实的材料和深切的感受中提炼中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一种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思维品质,写出有个性特点和新意的文章来。一、"龟兔赛跑"别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一个事物  相似文献   

9.
作文难,指导作文更难,这是多年来语文教学中普遍的反映。正因为这样,近几年来,在教辅读物市场上,作文指导类书籍真可谓五花八门,品种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然而陕西师范大学 出版社的“新作文”品牌系列图书却能脱颖而出,在读者中赢得巨大反响,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10.
鲍雪华 《广西教育》2014,(41):43-44
正所谓以学定教,就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方案,最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整个阅读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应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的方式加深其阅读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由此,把  相似文献   

11.
名著阅读作业是检验整本书阅读的重要载体,可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着眼于作业的育人功能,从目标、样态、支架三个维度,设计名著阅读作业。具体设计中,教师可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统筹要点、凸显特质、发挥个性,设计情境类、主题类、组合类三类作业,全程驱动、横向关联、纵向进阶,并以概念、范例、量表三类支架,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力、提高迁移力、促进反思力,进而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当前高耗低效的困境,就必须遵循语文学习本身的规律,从关注词语、把握结构、迁移仿写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相对于那种拘守于一隅、孤立地处理教材的形式,拓展与延伸对学生思维广度、灵活程度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呢?我认为教师在精  相似文献   

14.
中学物理趣味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是依据物理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依据兴趣所依从的心理规律和中学物理的教学规律,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趣味物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事实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而,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捕捉和挖掘文章蕴含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有效地进行"语用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我结合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为了实现这一定位目标,在课程的设计中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因此,从课程的总目标与阶段目标,以及语文各阶段的内容与要求来看,  相似文献   

17.
伍义保 《学语文》2013,(6):8-8,17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之为“智慧之源”。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首要地位。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丰富知识,发展智力,塑造品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阅读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依据多年的一线课堂经验和体悟以及语文阅读教学的特有规律,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阅读学认为 ,阅读过程包括语言、心理、文化三个维度。首先 ,读者通过复杂的语言活动 ,把文本的外在语言转化为大脑的内部语言 ;同时 ,这一复杂的转化过程还伴随着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储备以提供必要的相关文化背景支持。所以 ,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字、词、句、篇)———理解(从形式到内容 ,再从内容到形式 ,也称在文章中“走来回”)———评价(个人看法或鉴赏)———创造(独到见解或新的发现)。这其中 ,阅读主体的感知、联想、想像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可…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以王荣生先生、李海林先生及其团队等为主提倡掀起的有关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入响应,也得到一线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的使用和语言风格都是可以捕捉的语用点,深入探究能提升学生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