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媒体融合国家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数字出版"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推动引导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大步伐迈进,成效突出.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学术期刊传播路径的变革.基于河北省高校期刊新媒体发展的调查情况,文章从内容生产和传播发行两方面总结河北省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差异化选择、合作化运营、"线上+线下"服务和协同创新人才的融合模式,以期突破河北省内学术期刊传播的困局,为高校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考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主流媒体以智库化转型的方式来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构建现代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合理性和未来潜力,并通过理解媒介场的变化,整体把握新型主流媒体在现代化治理体系之中的位置。媒体转向智库化发展,不仅为场域理论提供了中国个案经验,也借此过程获得政府资源和认可,重新塑造了新时代媒体的职业权威。  相似文献   

3.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当前,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与推进为刷新学术期刊传播提供新的路径.面对传统媒体的式微和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媒体融合恰如其分地突破了学术期刊传播的困局,为其注入全新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向而行的会师之路,学术期刊将以此为契机谱绘期刊传播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4.
赖尔曼 《东南传播》2021,(12):77-79
2020年6月微博掀起了一场"全民Mojito"歌曲翻唱活动,其中绝大多数作品聚焦政务工作和公共事业,主流话语以流行文化为载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从场域理论的视角回观这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流话语传播实践,场域的限制是主流话语表达与传播遭遇困境的原因之一,促使主流话语在寻求场域规则更新的道路上走向对流行文化场域的借用.需要警惕的是,场域借用的不当可能会导致场域变形,造成主流话语传播效果的弱化和对流行文化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由“第一媒体时代”进入了“第二媒体时代”,作为新闻理念的哲学基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在2007年新媒体发展的宏观背景下,通过对网络媒体视频网站这个场域个案分析了新媒体传播的理性与非理性竞争与博弈的图景,进而指出只有找出符合新媒体场域的博弈最优策略,才能促进新媒体的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迎来了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主的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创新新闻传播形式和内容,以促进电视新闻事业的更好发展。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的了解,简要分析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现处在的困境。结合热门新闻事件着重探讨传统电视新闻在新媒体冲击下走出困局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7.
丛挺  杜茂林 《出版广角》2021,(15):30-34
文章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出发,梳理学术场域和新媒体场域的逻辑和规则,并结合对传播力领先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析,揭示学术期刊场域与新媒体场域间的冲突性要素及二者融合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期刊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传播策略和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权玺 《青年记者》2016,(33):83-85
图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数字化传播,是新媒体环境下非遗传承所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尽管从应然性的角度而言,数字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围绕着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传承人的权益保护、非遗展演的场域变迁、非遗文化的技术复制、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的争论仍不绝于耳。也就是说,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始终受制于对其技术价值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晨曦 《东南传播》2014,(8):97-99
在新媒体[1]彻底颠覆传媒业态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正逐渐打破思维、行为的惯性,在运作模式和内容生产等方面主动适应新的行业格局。如何实现小型电视纪录片的最大生存可能?本文所分析的《今日体育档案》节目(至今仍在播出)在制作理念上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较大程度实现了电视节目的"跨域传播"。[2]所谓"跨域传播"是指在新媒体背景下,由于多种终端介质的存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者(媒体)对某一内容进行横跨式的生存和传播。笔者试图通过《今日体育档案》的实践与探索来说明: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局限于"跨地域"传播这种横向的广度,它更应具备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跨越,能在各种终端传播的纵深发展的可能。此外,小型电视纪录片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努力方向,或将是实现传者与受者对节目进程的"共同控制",[3]即:传者与受者双方均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传播的内容、方式、方向等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就是国际传播.传播决定了国家的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现代媒体成为国内公众参与外交的“新闻广场”;国际传播直接影响国家软实力;互联网等新媒体已成为公共外交竞技场;媒介素养是现代外交官的必备能力.因此,我国公共外交的理念,应进一步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立足点要从“以我为主”转向“以国外受众为主”,话语体系要从“中国官方语言”转向“国外受众语言”,传播方法要从“讲道理”转向“说故事”,主体要从“官办”走向“民办”,内容要从“政经利益”走向“文化交流”,传播模式要从“被动应付”走向“主动设置”.当前加强公共外交、提升中国影响力的对策建议是:整合“三外”力量、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巧妙借助境外媒体、重视国内舆论引导、妥处国内突发事件、用好新兴媒体平台、提升外交人员媒介素养、培养“民间大使”、建立效果评价体系、加强国际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青山 《传媒》2018,(8):24-27
笔者通过对集团旗下的《成都商报》和《每日经济新闻》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获得的成功,从侧面解读成都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据此提出"积极转变发展思路,继续打造强力品牌""制定和完善集团新媒体发展规划,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新媒体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等平台融合今后应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许博 《传媒》2022,(22):91-93
媒介场域深刻影响着戏曲艺术传播的结构、形态与特征。戏曲传播的发展历经了从地域空间向大众媒介场域、网络社交场域、智能虚拟场域的三度迁移,并呈现出“身体技术化”“受众社群化”“结构与权力去中心化”的三大特征。梳理戏曲传播的场域变迁历程并掌握其核心特征,有助于把握不同媒介生态下戏曲艺术高质量传播的路径与方法,以更好地实现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余岩波  赵熙敏  丁亮 《今传媒》2016,(5):133-134
媒体场域关涉到信息传播、议程设置、受众心理、技术应用等多维度因素,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媒体场域呈现的新特点、带来的新问题.关注新媒体场域引发的新现象,只是在表层关心儿童的成长,深层次的问题是肇始于现代技术的媒体,隐藏的更大危机则是西方文化以现代技术为先锋,在文化上的霸权和对其它文化的侵犯,在抵制技术统治文明滥觞的进程中,以儿童媒体素养的培育为抓手,培养具有理性批判能力和崇高人文精神的未来公民才是促进社会发展、增强国力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媒体积极探索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探索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努力把握新媒体传播特点,在融合新闻报道领域进行不断的尝试和创新。《人民日报》其下属的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积极响应顶层设计号召,加快媒体融合步伐,整合融媒体新闻资源,推出一系列具有影响力大、话题性强、传播效果好的融媒体新闻报道,提升融媒体新闻内容生产的创新力度。本文通过分析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近年所推出的有影响力的融媒体新闻报道,旨在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媒介技术应用以及新闻叙事三个角度对该产品的创新趋势进行总结,力图为未来的探索提供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期,在微博引发热议的"罗冠军事件"使"社会性死亡"成为高关注度词汇.在这一媒体事件中,普通网民为发泄私愤,利用公共传播平台解决私人问题,煽动公众情绪,进行公众审判,从而造成"被控诉者"的社会性死亡.网络公共传播在新媒体技术的驱动下,表现出公共场域的私域化转向.本文从社会学与哲学研究角度,考察"社会性死亡"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网络公共传播问题,在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此类事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道明 《传媒》2023,(24):76-79
高校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准确把握新媒体场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全新样态,正确审视与之相伴而生的现实挑战,积极采取协同多元主体、注入优质内容、更新话语表达、聚焦靶向发力等举措,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引领力、说服力、精准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4):11-26
中外新闻学最初都是人文学科的旁支,新闻学专业大多起源于文学专业,新闻学缺乏受人尊重的学科地位。经过一百多年的学科建设,新闻学逐渐摆脱了"新闻有学无学"、"新闻是学非学"等问题的困扰,逐渐发展成一门人文与社科交叉的学科。然而,新闻学总体上还是一门理论门槛低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不够聚焦,学术共同体达成的共识性理论不多。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权的分化使新闻传播逐渐向公共传播转变,新闻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均出现了重大变化。当前新闻学研究需要不断创新研究范式,努力规划新闻学的理论谱系,重建新闻学在学术场域中的地位。中国学者应该充分发挥"新闻学想象力",不断从民族场域、国家场域转向国际场域、世界场域,努力为全球新闻理论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理论。  相似文献   

18.
刘琴  卢妍 《当代传播》2013,(4):61-63
以词媒体为特色的"微文化"正重新构筑着传媒生态,随着以词媒体平台为核心的知识媒体联盟的成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产生了真正的互动和价值整合。本文关注到这一新兴传播载体独特的价值功能,从语场、语义、语境三个层面分析了词媒体对既有传播生态环境的异化表达,希望更多学者能关注规避异化的对策主张,以期推动词媒体发展,延续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与传播的研究中,无论从宏观层面分析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还是借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从微观层面考察具体场域中民族社区和日常生活的变迁。这些研究取向都要面对如下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这些研究中寻找到不同个案之间的关联,从而建立起民族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将民族传播的研究置于"媒介化社会"的语境下,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媒介化"、"日常语态"和"超越乡土",并阐述这三个基本分析概念的彼此关联。最后,文章提出民族传播研究的进路应该把握住"媒介在场"、"媒介逻辑"和"媒介意义"三层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6,(18):58-62
互联网媒体丰富、多元、即时的信息特点和便捷、精准、易得的获取特点,成为了主持人采编的理想场域,也赋予了主持人采编新的含义,即以互联网为平台发现信息、辨识信息、整合信息。主持人通过个性化采编,实现了互联网信息广播电视化传播,是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传播理念下,媒介与媒介融合、媒介与社会融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