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红 《考试周刊》2014,(67):123-124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归纳和分析能力,能针对具体案例情景和问题进行分析,阐明权力的监督机制及如何监督权力;学会辩证地观察和认识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监督意识,为推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知道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要求;理解依法行政的意义;明确政府要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3.
在行政改革和行政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形象受到越采越普遍的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形象成为衡量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标准.中央政府不断强调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能力。这在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按照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和完善社会管理的要求,努力树立政府新形象。  相似文献   

4.
王红 《西藏教育》2008,(8):43-44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开卷考试 政治学科开卷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考生能力上的要求提高而且试题灵活,有一定难度,普及知识面又广,因此开卷考试往往比闭卷考试的试题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推进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执政的切入点,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推进依法行政。本文在界定依法行政定义的基础上,阐明了其指导思想和目标及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并围绕推进依法行政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执政党依法领导、依法执政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强化公开透明观念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改革行政法制体制,强化行政执法及行政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活动课,使学生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及它的重大意义.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自搜集、整理、加工网络、报刊资料、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辨析是非的能力.觉悟目标: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祖国的民主、统一、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新高考模式下,大纲要求思想政治考试主要考察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以及分析、比较、归纳等基本能力,把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和世界意识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核渗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之中。这一要求说明政治考试越来越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落实。考查的知识点也更加具体,考查的方向也更加明确,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考试将更加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要落实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其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本人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精讲解、跟练习;善引导,多鼓励"的十八字策略推行渐进式教学法,以满足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中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税费时代的到来使农民从沉重的税费负担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政治参与成为可能.目前,农民主要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参与村民自治,政治参与意识普遍提高.这种提高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条件;民主制度与民主实践觉醒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利益主体多元化促使农民通过政治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然而,村民自治中农民政治参与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关注,如:农民的政治参与具有被动性、带有功利性、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偏多等.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课程现状及其建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德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政治参与能力.其目标体系一般包括五个方面: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目标.高校德育目标的这一定位,已经确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基本框架.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大学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该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和加强高校德育课程的建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着眼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政治实行了开卷考试.开卷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进行综合归纳的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对考生能力上的要求很高而且试题灵活,有一定难度,涉及知识面又广,因此开卷考试试题要比闭卷考的试题难度更大.如何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了所有政治教师的头等大事.笔者不妨谈一点小小的体会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2)能力目标:在环境污染和治理前后的对照中,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通过对环保基本原则的理解和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科渗透的综合运用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依法保护环  相似文献   

12.
《弹性》一课,我们把目标确定在通过探究有层次地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上。围绕这一目的谈三个问题: 一、强化参与意识,让全体学生切实参与教学过程。 《弹性》一课是训练和发展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典型课。我们研究这一课时,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学生参与与内在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是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所确立的法治政府的目标和任务,要真正实现和完成这一目标和任务,需要研究目前影响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原因,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决策的法律保障机制,使决策纳入法治化的轨道,最终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通过购房问题的参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意识,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参与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理解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能力目标:通过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思想觉悟目标:帮助学生认清当前国际形势,明辨政治是非,坚定自己拥护世界和平、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反对霸权主义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16.
农民在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政治参与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农民在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生成中“缺席”;农民教育观念陈旧,政策参与意识差;制度化参与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民政治参与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组织化程度低下,严重制约农民在基础教育政策中的参与质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政府官员的民主决策意识;提高农民对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政治参与意识:健全和完善农民政治参与制度体系,完善农民政治参与的运行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其政治参与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7.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学会试纸的正确使用深刻体会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生活的意义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理念、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课外阅读能力1.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学以致用,增强环保意识美育渗透:通过值的测定实验,向学生展示试纸的设计美,使用过程中的现象美教学重点溶液的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教学难点对酸溶液与酸性溶液的正确理解和区分教学过程见表1.4pHpH2pH34()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目的意图实验鉴别出示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溶液、溶液,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问题探究式教学能使政治教学与时代合拍共振。问题探究式教学就是指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在活动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问题探究式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政治课教学效率。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操作和要求有: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组织开展问题探究活动,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和评价,激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制图教学中,恰当地进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启发学生进行求同和求异思维、发散和收敛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辩证思维方法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认清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知道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深刻认识到我国的人口问题,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