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高中理科学习中,物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提高高三物理教学质量,也是当前广大物理教师重点的研究内容。在物理知识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建模能力,否则就无法对抽象的事物进行深入理解。因此在高三物理复习中,应当针对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进行培养,通过清晰的模型构建思维来加强学生的物理复习效率。本文针对高三物理复习中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进行探讨,希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通过一张《评估物理建模能力的测试卷》对高中理科班学生进行评测,分析学生物理建模能力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并从男女学生的智力、非智力两个方面因素入手,进行了智力的构成因素和水平、非智力的兴趣和性格等因素的性别差异分析,并针对女生在物理建模能力培养和物理学习中的困难,提出了一些提高女生物理学习效果、消除性别差异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物理建模能力,放在了的重要地位.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更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以“人船模型”为实例,分析如何在高三一轮复习教学中培养物理建模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建模解题本领.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高考物理试题具体案例,从理想化思维与物理模型的构建、等效替代法与物理"建模"、物理图像与"建模"、科学推理构建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迁移以及物理模型的适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建模能力。  相似文献   

5.
俞柯斌 《考试周刊》2023,(11):149-152
模型构建要素是科学思维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物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对对象、过程、条件模型构建案例的分析,提升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同时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模型素材,在习题课教学中强化建模教学,并注意物理模型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6.
模型建构与应用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方面,了解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发展现状是相关能力培养的基础.本测评研究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进行了维度及水平划分,开发了测评工具并采用Rasch测量模型进行优化.测评发现,高中样本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校的分布均存在差异.最后,在总结学生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学会科学思维,正确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物理模型的建构来促进物理概念的学习进阶,努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腾 《物理之友》2023,(5):51-53+56
物理建模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以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讨论“传送带模型”的学习进阶水平,更好地观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闫学利 《学苑教育》2022,(27):67-68+71
建模思想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把问题转化为模型的重要思想,将建模思想巧妙渗透于习题教学中,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习题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整体模型构建就是建模思想中的一个较为典型的运用,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基于此,本文在有效解读整体建模思想重要性的基础上,将结合例题,谈一谈整体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实用性,以期能培养建模思想,帮助学生把握问题实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物理建模教学结合,以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分析高中生模型建立能力,并以“自由落体运动”一课为例,运用Tracker和Phyphox两款软件简化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检验实验结果,对新课程标准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策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晓燕  陶洪 《物理教师》2003,24(12):1-32
在辨别技能、物理模型等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正确识别、建立物理模型、熟练使用模型方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物理素质的要求,对物理建模学习中学生的辨别技能作了理论探讨,阐明了在物理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辨别技能的必要性和对学生的建模学习中对培养学生物理辨别技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物理模型是典型的物理问题,是基础知识的高度概括。物理模型的教学,是将最基础最典型的物理知识、物理问题介绍给学生,并通过建立模型,将研究方法也展示给学生,在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以下从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谈谈建模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在物理建模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只有在教学中有意显化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强化方法建模意识,才能真正达到利用物理建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本文提炼了物理建模常用的学科思维方法,以期对发展学生的物理建模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周灿文 《成长》2020,(4):153-153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进行物理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如何提高和培养同学们的物理建模能力正在成为物理这一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众所周知,培育同学们的建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提高其思维能力,进而进一步的培养同学们学习物理这一课程的兴趣,让同学们对物理这一学科产生更大的热情。如何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物理建模能力,就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创新其教学方式,为培养同学们的物理建模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6.
解答物理问题时,最关键的一是要把研究对象视为适当的模型,二是要找出这些模型所遵循的规律.所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十分重要.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STS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教育中重视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更显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模型与建模:国际物理教育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物理教育研究者们建立了以物理建模为核心的物理教学理论体系.物理建模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探究教学理论,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物理建模教学认为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就是物理建模的过程,并把物理建模过程分为模型发展和模型运用两个阶段.我国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当借鉴物理建模教学,发展对"科学探究"连贯性,一致性的理解,加强"原始物理问题"与新课教学的整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模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解决物体碰撞问题几乎都是列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通过联立方程直接计算求解或者让学生记忆公式求解。文章从物体运动的图像出发,换一种物理角度来巧解动量守恒碰撞问题,不仅加深学生对图像和物理公式的理解,而且提高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物理课堂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物理模型的建构,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去理想化"的思维。去理想化是理想化建模的逆向过程,去理想化物理问题介于原始物理问题和理想化问题之间,层次性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教学完善都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数学思想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些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物理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