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常态教育是回归与超越的统一与融合,其主旨是探索育人模式。把育人异化为"育知""育分"的教育是非常态教育,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特征。而核心素养聚焦在立道上,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需要以目标模式、课程模式、管理模式来支撑。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保障型资助育人模式相比,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更侧重于精神帮扶、道德浸润和能力提升,着眼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目标、前提、核心和保障方面特色鲜明。但是,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在实践中还面临着内容、过程、效果等方面的诸多困境,亟需做好“加减乘除”,从资困帮扶、学生减负、学生赋能和政策程序等方面深化育人实践,构建集物质支持、精神熏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功能于一体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切实发挥高校资助育人资困助贫、立德树人的实效,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公平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三全育人”理论意涵、历史演进和实践进路的探讨,就是回答好“三全育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它充分彰显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契合共同体思想,又生动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精妙。“三全育人”伴随着党的育人政策深入推进,在高校的试点探索中,形成了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完善工作体系、以系统工程为抓手创新工作路径、以协同联动为根本汇聚工作合力、以学校优势为核心打造工作品牌等鲜明特征,为推动“三全育人”向纵深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校应当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以适应现代大学生发展需要.文章简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基本内涵,指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意义,并从树立协同育人观念、构筑协同育人平台、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创设协同育人环境几个方面,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  相似文献   

5.
6.
谈心谈话是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和主要途径,也是高校辅导员履行九大职责的基本素养和必备技能。现阶段,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工作时,在思想意识、谈话风格、谈话时机、谈话技能、谈话模型构建等方面都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或困难,需要从理论学习和案例解构、模拟演练和技能实践、实战操练和复盘反思、培训保障和制度规范等层面予以纾解,并从重视谈心谈话价值、提升谈心谈话素养、区分谈心谈话类型、构建谈心谈话模型、把握谈心谈话时机、遵循谈心谈话原则等方面生成谈心谈话智慧,做好谈心谈话的实施,最终能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缓解学生的心理困扰、提升学生的行动自觉、形成共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种好立德树人“责任田”。通过抓好课堂主渠道,把握关键节点、场域、阵地、载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价值引领生活化、素质养成场景化,构建铸魂育人“同心圆”。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国内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探索呈现出提速趋势,关于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学术研究和建设实践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等多方关注。通过校园书院建设和运行,积极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新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书院制育人模式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亟需从观念更新、朋辈教育、导生制、导师制、平台载体建设、学院和书院协同等方面入手,寻找可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育人模式变革。泉山区立足十年课改基础,以“素养为本,学为中心”为核心理念,以教学方式变革和课程资源优化为改革“双核”,以育人环境优化建设、育人主体能力提升为支持“双翼”,坚持项目引领、问题导向、协同联动,构建区域育人新模式,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德”是要“立树人之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人”是要培养做到“四个服务”、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宗旨、两个阵地、三个结合、四以育人”的“1234”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在充分理解立德树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坚持“八个统一”“三全育人”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行正人”,紧紧围绕“四个服务”,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杨洋 《林区教学》2022,(9):9-12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三全育人”工作面临着育人主体尚未形成合力、育人过程缺乏连续性、全方位育人未能实现协同联动等育人困境。因此,应在加强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衔接机制、协同联动育人载体打造全方位育人格局、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北京理工大学深入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围绕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学共育、志创融合目标,建构“四维协同”育人机制,健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课程思政为支撑、“大思政”育人为延展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首,着力红专并举的“红色育人路”的探索实践,对高校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融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着示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高校服务工作承担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十大育人体系”,高校不仅要不断提高服务工作质量,更要让服务育人融入其他育人体系中,形成协同育人系统,从而激发服务育人内驱力。高校可以通过构建从管理层到实践层全方位的服务工作路径,围绕学生“衣、食、住、行、娱”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有效满足学生群体的生活需求,通过深化多层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三全育人”的一项重要内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三全育人”的视域下探索“知遇相伴·五育护航”的育心润德心理育人模式,创建“知遇心港”心理服务品牌,广泛提升“阳光铺洒”育心传播效应,旨在解决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困境,创新心理育人工作路径,增强立德树人润德实效。  相似文献   

16.
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了新时代构建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策略,以提高高校课堂的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梦”“一起向未来”等标识性概念成果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素材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标识性概念在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立德树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创新话语体系、提升育人功能、推动媒介融合和担当时代使命的必然要求。高校要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严在平常,将标识性概念融入思政课堂,发挥育人作用;丰富校园文化,强化赓续传承;着力话语创新,重在激励引导;构建传播平台,着力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18.
高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文化、实践、网络”三维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髓,创新性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华礼仪与“五育”存在道德价值取向、秩序规范作用、内在文化属性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这为二者融合育人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前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尝试中华礼仪与“五育”融合育人工作的推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同时仍存在礼仪文化普及不足、教育建设内容不全、教育载体陈旧滞后等问题,据此文章将从构建礼仪文化环境、完善教育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信息素养培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薛林月 《教师》2020,(11):11-12
文章先对"三全育人"机制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在教学育人工作中,构建"三全育人"机制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全育人"机制的相关构建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