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文娟 《辅导员》2014,(12):52-53,55
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诸如此类的观点和话题,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但直至今日我们仍在很大程度上围着学生的分数打转转,拼尽全力去搏分数。很多老师在为分数而战的周而复始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对教育的美好憧憬;很多孩子因为考试受挫而郁郁寡欢、望"学"生畏。分数是否代表学生的能力?能否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在这场"我为考分狂"的全民迷失中,需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不以学生为本,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来设计,那么再美好的设想,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身心的疲惫和痛楚"。语文教育可解决心理问题。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是要担负起信仰教育的使命。教育学生爱自己,爱母亲,爱母校,爱故乡,爱国家。如果丢掉后面"四爱",只剩狭隘的一"爱",不是真正的人才。只有  相似文献   

4.
王文娟 《辅导员》2014,(8):52-53,55
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诸如此类的观点和话题,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但直至今日我们仍在很大程度上围着学生的分数打转转,拼尽全力去搏分数。很多老师在为分数而战的周而复始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对教育的美好憧憬;很多孩子因为考试受挫而郁郁寡欢、望“学”生畏。分数是否代表学生的能力?能否促进人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5,(3):31
《上海教育》:在2013年启动第二轮创新试验区行动时,杨浦提出了以"创智"为主题的课堂改革,它的构想源于何处?邵志勇:杨浦教育在这些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离不开校长和老师的辛勤付出。不过我们也清楚,这些成绩背后付出的成本与代价也比较大。我们的老师关心学生成长,也关心学业成绩,但是如果以分数遮蔽人的发展,把时间和精力完全放在分分必较上,就肯定没有研究学生心灵成长和思维发展的空间了。从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而言,进一步提高学业质量,杨浦可能到了高原区,靠加班加点既不应该也不科学。让老师能开动脑筋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想法,也是区域教育质量包括学业质量提升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顾润生:学校对培养具有"国家栋梁特质、学术大师潜质、君子情怀气质"学子的理解是什么?韩金山:我们认为,教育应该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成人在成才之先。教育如果仅仅关注学生的才智和才华,而忽视了对学生善良、正直、淳朴、担当等美好品质的培养,那成就的只是一个空心的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立身以立学为先。要想成才,就得从小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以后走向社会作奠基。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教育的初衷不一定要求学生非得考多高的分数,而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自主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它包含: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它是一种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思想态度。具体到教育上,就是要把学生最美好的价值通过教育体现出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就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要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我说:"郭老师,看得出来,你是真心喜欢我们的,你看我们的眼神就像‘葛朗台看金子’的眼神!"朱永新教授说:"我们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我们相信教育能够把人类带向美好,我们之所以用心去做教育,是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朝向美好的,生活在教育中,就是生活在美好中。"这些年,我一直在农村地区当老师、做教育,带着美好心灵,引领学生朝向美好心灵成长,给孩子播种了幸福,也成就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0.
学校生活对学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遗憾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应试导向,学生背负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导致学生普遍"厌学",也违背了人性化教育的基本准则。人性化教育以对人性的遵从为基础,以人的理想发展为追求目标,致力于将教育过程演绎成学生美好教育体验生成的过程,并能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1.
BBC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已经播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且不讨论节目本身,这里想谈一下由此节目引发的对教育的反思。从先进人才的培养这个本质上讲,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比英美,这不只是高等教育出了问题,因为从基础教育我们就开始偏离的教育的本质。我们的孩子分数高,并不代表基础教育做的好,恰恰暴露了我们基础教育的问题。基础教育不是死记硬背拿分数,学生也不应该是乖乖听话的流水线上的产品,基础教育应该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和个性,培养"智慧的学生"。教师更不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和命令者,打破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只有当我们消除教育中的功利主义,真正以人的发展为本做教育时,才能做好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寄语     
正"人生应该使事业成为幸福,使幸福成为事业"。小教事业是平凡而伟大的,其伟大蕴藏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人有一个平和阳光的心态,高远创新的追求,以慈母般的爱和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自己的教育梦想和幸福。"好学校就是为孩子们的一生奠基"。愿我们的老师用心去帮助每一个学生铺垫美好的人生,用心去  相似文献   

13.
郭思乐教授说: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学生的起点为起点,以学生的进度为进度,以学生的状态为状态,以学生的发展为发展。我们除了学生的发展价值,没有其他孤立的价值,我们的目标就是人的发展目标,教育质量就是人的发展质量,而不是分数多少。这就是在学校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的核心表现,教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归根结底是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14.
<正>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诚然,每一个孩子的人生,本应有无限种可能,而教育要做的,就是去鼓励、去激发、去引导。其实,真正美好的教育,就是为了让生命更加美好,就是无限地创造可能。教育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可以增长知识,形成品格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强 《辽宁教育》2012,(12):73-74
一、小学生学习的基本任务之一":学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该书向全世界教育机构发出警告: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并且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不是为了分数的学习,也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学会学习"。如果没有这种学习能力,即便是知识再多,也是固守一隅、一筹莫展,终将成为无力应变的"现代文盲"。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必须为学生负责。针对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生本教育实验已经进入第十个年头了.生本教育呈现出丰富的意义,它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有利于人的发展,可以直接地为教育创造成就;它可以促使人以改变教育行为的方法来发挥学习者的能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等,但是,我们认为,生本教育的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它取代了“以形补形,以考养考“的教育方式,它通过生本带来的巨大学习能量,使“以学养考“成为可能,也就是说,指出了为了应付高考和中考,学校在日常教学阶段,不必用这种师本的、频考的方式,而可以用生本的、正常学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是施教者对受教者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品质,并表现出积极道德行为的过程。而在急功近利的"分数第一"的教育思维下,社会普遍追求用现时的"冷冰冰的高分数"换取学生将来的美好生活,德育很多时候只是表面上被重视,看起来美好,却没有育出很好的"德"来,教育的"分数悲歌"不时上演。作为开启学生心灵世界、服务学生精神成长的德育,应该可以更美好。  相似文献   

18.
李霞 《黑河教育》2013,(3):11-11
一所学校的发展,永远不会离开"育人"的宗旨。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的变化,正是在"人"字上,我们的教育也开始认识到了"以人为本",以个体的生命为本,以每个个体的生存、成长和发展为本。学生要得到适宜的成长,首先是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这就是教育的公正和公平。当前,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都处在亟待转型的时期,为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科  相似文献   

19.
记者:前不久,在各大媒体上看到您的一篇文章:《文化:未来国家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您在文章中说:"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您所说的"文化教育"如何界定? 范秋明:"文化教育"是相对知识教育、功利教育、应试教育而言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主要以传承知识为主,基本上是一种功利的教育、浮躁的教育、苍白的教育.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在不同的文章中都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传授一门知识已不足以改变学生的命运,生命真正缺乏的不是一门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也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一个民族如若丢掉文化,迟早会走向没落.而教育要担负起引领和支撑建设文化强国的重任,就必须从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知识教育走向文化教育,走向尊重人、发现人、成就人,从而成就整个民族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动,学校应成为心灵和心灵相互滋润、互动生长的地方。北京市玉渊潭中学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为办学宗旨,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灵保养。探索多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借助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教师发展专业、保养心灵。助力专业发展,提升职业成就研究显示,教师如果缺乏相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