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当下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全国各地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民族学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岩鹰拳的基本概况、传承谱系脉络进行梳理,了解其传承内容及传承价值。研究结果:岩鹰拳与其他拳种不同,归属于杂技与竞技类,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主要传承路径是以政府立法为保障、家族传承为核心、媒体传承为载体、校园传承为推广、资金筹集为支撑等方式进行保护,并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使其成为民族精神推进现代社会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2.
敦煌拳是由原甘肃武协主席、著名武术家王得功先生创研。对当代武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武术文化却逐渐走向边缘化。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来研究敦煌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敦煌权的保护,要以传承为基础,发展为前提,要与时俱进,力求在保护中传承发展,不断进步,更好地发展敦煌拳。  相似文献   

3.
以武穴岳家拳为个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荆楚民俗体育传承特性、传承危机及保护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武穴岳家拳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武术价值、健身价值。制约发展的因素: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现代竞技体育冲击;传承人青黄不接;理论研究偏窄等。建议:建立体育非遗资源库;加强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度;把握时代机遇,注重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武术教学融合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非遗”知识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学生不了解“非遗”保护的目的意义;传承范围窄,仅局限在武术系;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鲜有与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协会、俱乐部等学生团体;在传承过程中重技术传习,轻文化传承。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广州体院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生活,同时为岭南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勃兴于人们对现代性危机的警觉和对后现代状况的反思。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与访谈,认识到"蔡李佛"的命名独特,武学思想先进,拳术科学实用,包含浓郁东方文化特色。分析蔡李佛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即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对蔡李佛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充分借用"影视轰动"效应和媒介来扩大其影响力;通过学术和文化交流展示蔡李佛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承办一系列武术比赛提升其自身的品牌和知名度。提出蔡李佛拳在传承中需要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6.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福建地术拳的传承发展的历史、现状及传承模式和传承路径进行梳理和归纳。研究发现福建地术拳并非单纯沿用传统的自然传承模式,而是在近一个世纪的传承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条“以政宣武,以商养武,以武助商”的具有自我特色的传承模式和“六进”的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峨眉地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进行了分析。峨眉地域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内涵,为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与视野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峨眉武术技术传承的特殊性与身体技术的文化传承方式,彰显了非物质文化要素的特点。峨眉地域武术的发展更多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保护与发展,因此,在文化语境中去推动峨眉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利益与实效有机结合,是今后峨眉地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文以相关政策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为研究背景,采用实地观摩法等研究方法,对王家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研究。对王家拳的历史源流等做了详细了解,旨在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四川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作用性和其发展性,以及四川地方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困境和传承途径。研究结果:出现了传承人的认定缺失以及断层的问题;民族体育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和自我保护意识太弱的问题;项目参与层次单一,参加的多为中老年人等问题。研究建议:要完善人才保护机制,广泛吸收优秀的外来人才,同时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效衔接,创编新的规则和套路;科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快体育强国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以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上海手狮舞为例对城市化发展背景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前的上海手狮舞发展中存在着传承人队伍不稳定;手狮技艺面临失传;手狮舞本土边缘化;改编过度等问题。并提出以下对策:发展本土传人,保障传承队伍的稳定性;重视手狮编扎技艺的传承;发挥手狮舞的健身功能;适度创新,确保手狮舞的原真性;加强对外传播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概念分析,以陕西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案例,结合以往民俗学、民间文化、传统文化对体育文化研究的成果基础,分析了我国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思考和对策:(1)应克服反文化、伪民俗等现象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产生的消极影响,结合实际特定因素,保留体育的本质属性;(2)应冷静对待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非理性思想,把握其根本目的 及问题核心;(3)保护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政策跟进;(4)在保护工作中应杜绝盲目跟风、并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1.
岭南地区北依南岭,南傍南海,加上南岭万山叠嶂,使岭南地区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孕育于其中的岭南文化形成了迥异于岭北中原大地的文化特质,发源于此的南派拳系在中国武术中也独树一帜,称之岭南武术文化。文章通过对岭南武术形成的主要因素来阐述岭南文化及它的地域特征对南派武术在形成和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杭州市西溪湿地龙舟赛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民俗体育赛事对旅游休闲业的影响与作用,研究表明民俗体育赛事对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收益,提升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塑造旅游品牌和促进旅游休闲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对西溪龙舟赛事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长江师范学院的武术文化在课堂中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开展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得出高校武术文化主要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课堂,对大学生的精神的塑造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提出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加强武术文化对大学生精神建设的理论研究,从而改变目前武术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论体育文化产业的传播与开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诠释体育文化产业内涵的基础上,从传播学的角度和中国自身特点出发,通过对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阐明了体育文化产业与传播的关系,提出用传播学手段来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推动其尽早地进入成熟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区域性农业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区域性农业院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地方特色不鲜明等不足,具体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滞后、制度文化不完善、精神文化没有地方特色等方面。并对建设具有区域性农业院校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投资的经济效益是人们在体育投资这一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与所得的体育成果之间的比例。它与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体育的经济收入在含义上是不同的,不应把它们等同起来。体育投资经济效益在投入与产出的内容,发挥作用的实现形式和见效时间等方面,与物质生产投资经济效益有所不同,因此,它不能通过税收、利润、利息率等指标,用“投资回收期”来进行评价。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应根据体育事业的特殊性和体育投资经济效益的特点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等,对浙江省高校体育院系的体育资源现状及社区体育健身服务现状等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高校体育院系要充分发挥体育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区体育健身服务,更好地为社区体育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个案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华东理工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建设为个案,从运动项目设置、“一条龙”培训模式、管理体制、教练责队伍建设、运动员素质培养、校企结合等方面阐述乒乓球俱乐部建设对高校“体教结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