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6年的一篇高考作文《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在网上流传,这既是一篇满分作文,更像是一篇声讨母亲的檄文。考生以一种非常不满,甚至是指责、愤怒的心情,对母亲一直以来的严格要求发出"控诉"。——编者每一个生命都无需比较莫笑梅从我牙牙学语起,你便开始拿我和别的小孩比较,从中你得到了快乐和满足。从我上小学以来,你便习惯拿我的成绩与别人论成败,为此你收获了自豪和荣光。  相似文献   

2.
<正>从我牙牙学语起,你便开始拿我和别的小孩比较,从中你得到了快乐和满足。从我上小学以来,你便习惯拿我的成绩与别人论成败,为此你收获了自豪和荣光。我曾劝你不要比,因为成绩优秀不代表一切,可你充耳不闻,认定我是你今生最得意的作品,是你最大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宋清平 《高中生》2013,(6):52-52
林医生:我很苦恼。这种苦恼来自我与母亲的恶劣关系。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处处看我不顺眼。在她的眼里,我似乎一无是处。昨天吃晚饭时,我刚夹了几片肉,我妈就骂道:"总是吃肉,一点蔬菜都不吃,你瞧瞧你那满脸痘。"谁都知道长痘与雄性激素分泌旺盛有关,她却硬说是我不吃蔬菜所致。林医生你说说,她这不是明摆着看我不顺眼嘛。平时她还喜欢拿我跟别人比,  相似文献   

4.
"母亲哟,你像月亮,散发着皎洁的光,我们像迷途的羔羊,依偎在您的身旁……"每当这首歌在耳畔响起,我便潸然泪下……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母亲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因为我总是和妈妈"对着干"。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妈妈每天清晨都要出门干活儿。我呢,总是早早地起床做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情怀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书上说,每一个女生都是折翼的天使,所以就有了天使的避风港湾——母亲的情怀。曾记得:多少次你我漫步在香园小径中,多少次缠绵于你温暖的怀抱中,仰起头,便瞧见你的温柔。儿时不懂事的我最爱趴在你的肩头,你用那白皙的双手哄我入睡……学习上的压力,成绩上的不理想,让多愁善感的我变得焦躁不安。64分的试卷在我曾经自信的天空中打了一个惊雷。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选择     
"一个新的生命,一定会从所有的事情中领略到生命的美好,而一个旧有的生命,会充满了担忧和对已经形成的品质的恐惧,这就是儿童与成人的不同。"书店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惊叹着那个笔筒里插着的假玫瑰花。女孩说:"每一枝我都喜欢。"她母亲的声音从书架后传来:"我是不会给你买的,叫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的习作总是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不断完善的创造过程,犹如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所以,我们应该也必须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婴儿那般对待小学生的习作。每一篇习作都是不一样的,犹如每个儿童;每一篇习作又都需要呵护和完善,犹如每个儿童都是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对一篇篇习作之所以存在不同的看法,是因为考查的角度和评价的  相似文献   

8.
7月3日 晴 每一个角落,每一片乐土,每一片天空,都将是你我的舞台,每一次的进步与成长,终会让我们明白自己也是生活的主角。"来,过来背一下英语课文。"忐忑的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是祸躲不过啊。"老师,我没背……"有些胆怯,却又有些嚣张,"你以为英语学得好就可以不背?""可是,别人都……"我话未说完,便被打断,"社会可以分为两类人,  相似文献   

9.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母亲也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0.
张永新 《家长》2014,(1):36-36
正孩子,你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礼物,从你降生那天起,你的每一次啼哭,每一个微笑,每一句呼喊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看着你每长高一厘米、体重增加一点点,我们都由衷地欣喜;看你每喝光一瓶奶,吃完一碗饭,我们都甘之如饴;看你长出每一颗牙齿,迈出蹒跚的一步,抑或在睡梦中甜甜的呓语,我们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像每个母亲一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女  相似文献   

11.
无惧失败     
姚明 《良师》2011,(10):16-17
前一阵,国内每6周就有一本关于我的新书出版。我曾看过一本,它把我写成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好像我是神而不是人。事实上,我失败过许多次。人人都喜欢谈论成功,但我认为从失败中获取的经验更为宝贵。我不知道美国球迷怎么想,但在中国,当你得了30分,球迷就想让你得40分;当你拿了40分,他们就要你拿50分。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与爱     
虽然预知死期是我喜欢的一种生命结束的方式,可是我仍然拒绝死亡。在这世上有三个与我个人死亡牢牢相连的生命,那便是父亲、母亲,还有荷西,如果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在世上还活着一日,我便不可以死,连神也不能将我拿去,因为我不肯,而神也明白……失去荷西后的一个深夜里,我与父母  相似文献   

13.
做人     
佚名  兰可 《课外阅读》2006,(4):14-14
母亲住进医院,我去守护她。很多人来看望母亲,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补品。每一个人来,母亲都说:“你有心来探望我这把老骨头,我就很感激了,怎么能再让你破费?快把东西带回去给小孩吃。”那些人自然不会把东西带回去。母亲叫我把东西硬塞回他们的怀里,可他们鬼机灵地把东西扔在桌上就跑了。母亲吃不了那么多水果和补品,就叫我也吃,一边看我吃,一边问:“好吃吗?”我说:“好吃。”过了两天,表哥来看望母亲时,手里空空的,没有水果,也没有补品,可是临走时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放在母亲的枕头边。母亲赶紧拿起来,要还给表哥。表哥转身就走。母亲把钱递…  相似文献   

14.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与此相对应的,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5.
幽默     
《教师博览》2010,(10):32-32
爱不爱我 我去某小学操场打球,听到一名低年级女生问一名低年级男生:"你到底爱不爱我?"男生无奈道:"我妈一天给我三块钱,两块五都让你拿去买零食了.你说我爱不爱你?”  相似文献   

16.
雨儿     
【路子对你说】读作家古剑先生的博客,有一篇介绍龙应台女士新书《目送》的短文,说这本书"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与母亲的亲近与疏离、朋友的牵挂……每一篇散文都很感人。作者的文章都取片段的组合,简明干净而有跳跃感"。辗转一个多月,终于买到这本在台湾出版的散文集,急切捧读,发现第二篇《雨儿》是我曾从报纸上看到并存储于电脑的,这次推荐给大家。作者的母亲因患病而失忆,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认得,叫"女儿"只能模糊发音为"雨儿"。按照传统的写法,许多人会写母亲患病的前因后果,回忆  相似文献   

17.
因为有你     
2013年2月23日晴下课间隙,楼道里热气腾腾,人多嘴杂,嘈杂声此起彼伏。母亲打来电话,拐弯抹角地问我:"你中午忙吗?"我忙问母亲有啥事。"也没啥事,就是看你能回家一趟么?我想让你回来吃饭。"一上午三节课,我就是插翅也难逃啊!"家里来人了?""没有。"跑十几里路就为吃个饭?我皱皱眉头,拒绝得干脆利索:"不去,等星期六我去看你。"母亲的声音低下来:"我就是炸油糕,想让你回来吃饭。""可是,我有三节课,十二点才下班呢!""不急,我把啥都弄好,你放学回来吃就行。"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读过一篇《我这一辈子》的小文章:“我12岁的时候,从母亲的钱包里拿了两毛钱买冰淇淋。母亲拿皮带要打我,爷爷袒护我说,‘别打他,他还是孩子,不懂事,长大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到邻居家串门儿,无意中遇上了几位年轻的父母正在聊各自的孩子。一位母亲说:"我女儿性格太孤僻,进幼儿园都一年了,仍然不合群,常常一个人搂着一堆玩具在一边玩。"另一位母亲说:"你孩子还小,我姑娘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也没见他交几个好朋友。"站在一旁扯着孩子手的爸爸插话说:"他们都是小姑娘,怕羞。我儿子与他姑家孩子,每到一起玩不上几分钟就吵起来。你争我夺的,互不相让。"家长们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孩子学习挺好,却轻视那些能力不如自己的同学。有的说,孩子太任性,对老师不尊重,常与老师顶嘴……他们的一言一语都包容着对子女的忧虑和期盼。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爱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总觉得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到了归队的时候。我要离开温暖的家,辗转几地回到新疆去值勤了。临行前的一个晚上,母亲在一旁为我整理行囊,不一会,便装了鼓鼓囊囊的一大包东西。我心里不禁一阵发愁——这么多东西怎么带得动啊?我一边翻检着背包,一边不以为然地笑着,因为里边除了必要的东西之外,可有可无、可带可不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对母亲说:“‘千里行军不带针’,出远门,不需要拿那么多东西的,否则路上不累个半死才怪呢!”于是,我把母亲装进去的东西又一件件地拿了出来。我怕伤妈妈的心,每拿出一件物品,都要简单地向她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