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牛顿第一定律作为动力学的基础,分两次出现在初、高中的物理教学中,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却不尽人意,这与当前高中阶段轻视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教学有很大关系。本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策略与设计作了探讨,为改变上述现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或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刻,学生真正理解并不容易.所以,教学中应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进行突破,并透过现象、真正深刻地触及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再者,应安排学生小组内的探究性学习,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学生本身这一重要的学习资源. 1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并能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一些相关自然现象。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魏永涧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Z1)
通过回顾历史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加深对惯性概念的理解。正确认识物体运动跟力的关系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定律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教学(定律本身),还要特别强调得出定律所运用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个定律,它贯穿着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物理知识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学生存在的固有的错误的认知上分析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遇到的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0.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从三维教学目标出发,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施教,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观点,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本文作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如何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1.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学、工程热力学、大学化学等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针对学生对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确定该定律中物理量正负号及其数值正负号的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对该定律的掌握和理解得到了很大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1任务分析和设计理念
本节是在介绍完有关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后,对它的成像规律作进一步探究,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得出成像的规律,为以后解释照相机与眼睛,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其实验探究过程及成像规律,也是中考学学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改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丹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6)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是自动化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许多后续专业课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多而且更新发展快,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再加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迫切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全面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法学教育具有职业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的双重特点,因此法学教学必须兼顾这两个特点,既要注意对学生法学理论素养的培养,又要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法学教学方式的改进,通行的考试方式也应随之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新授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且在后续学习中巩固了这一定律。复习课中我设计了一组习题,让学生体会:物理前辈不仅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奇特的思维方法———极端法。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达到知识的掌握、方法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的目的。例1牛顿第一定律是英国科学家总结了、等人的研究成果从而概括出来的一条重要物理定律,关于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的结论比的结论更完善,其突出特点是指出了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线。例2我们周围的物体要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牛… 相似文献
17.
杜民蓉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1):36-37
《电大英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要是教师面面俱到,只能“Bite off morethan one can chew“.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好的教学,从听、说着手,启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好英语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1 教材分析
"学当小医生"是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4章"健康的生活"中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二级主题"医药常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当小医生为主题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式和分组教学的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