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新闻的基本形式西方新闻的基本形式是“倒金字塔”结构,即根据所报道事实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最重要的事实位于新闻稿之首。这种形式不仅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便于编辑稿件,制作标题。发稿时,一旦传递工具(如电话、传真机)发生故障,最重要的新闻仍可传回编辑部。在“倒金字塔”新闻中,导语是最重要的。导语完成之后,报道的其余部分便可以顺序成章了。按传统的观点,一篇新闻的导语还应该包括五个“w”,  相似文献   

2.
(1)体育报道体育报道种类很多,最简单的是单纯报道比赛结果。这种报道要包括比分、比赛转折点、主力队员,以及比赛中表现最突出的个人。随着电视的发展,观众已能从电视中看到比赛结果,但他们又想了解电视上看不到的细节,西方报纸体育报道的要点如下: 阶段比分,最终比分,各队名称,比赛项目,比赛范围,比赛地点,比赛转折点,胜方情况,比赛战术,体育明星,是否破单项记录;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的公开评议,客观因素(气候、观众人数);队员有否受伤;比赛统计数字;比赛持续时间等。西方报纸还特别强调如果记者不是体育专家,  相似文献   

3.
导语写作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一条消息写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息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导语写作在消息写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在消息中所占空间很小,要在"弹丸"之地上跳舞,跳好舞,难度很大.写好导语,需要科学的新闻意识,新闻意识对写好导语的意义在于,运用新闻意识,在遵循导语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导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古典诗词名句进入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中国古典诗词闪烁着美的光辉,用它来作新闻标题,或充当其他新闻要素,既可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又可以增强新闻的审美情趣和宣传效果,使读者得到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古典诗词名句用于新闻写作,可产生多种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惊人的变化。老百姓常用“获得第二次解放”来概括“文革”前后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写作语言随之变化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小姐”、“先生”等词,50年代中后期逐渐在内地的社会生活和新闻传媒中消失了。“文革”中,“小姐“是给封资修者专用的,在“小姐”前还常常加个“臭”;“先生”则多特指爱国民主人士,或者带有一定的讥讽意义。毛泽东在1949年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中说:“……从  相似文献   

6.
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来研究人的行为,以及产生人类各种行为的原因的一门科学.行为科学认为,人类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产生于一定的动机,这种动机又是人类本身内在的、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的结果.如果采取的行动能够满足当时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消失了,而另一个"需要"又可能出现.于是,人们就会采取新的  相似文献   

7.
8.
西方新闻写作中的跨越跳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坚 《当代传播》2006,(3):101-102
西方新闻的行文节奏风格善于跨越跳跃,即按照新闻事件的内在联系(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来行文。与中国传统的“三段式”新闻相比,西方新闻大多段落短且多分段,段与段之间,看似互不关联,实则上下衔接,紧密连贯,段与段之问跳跃极快,跨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记者在写作新闻时,不仅要及时准确地报道事实,而且要向读者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它的意义和影响。这后一个任务,主要是用交代新闻背景的方法来完成。 西方记者在新闻写作中运用背景材料,有着较  相似文献   

10.
西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历来十分注意插入必要的背景材料,并且注意将背景材料与新闻报道巧妙地结合成一体,报道因此生色不少,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如《纽约时报》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报道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消息时,其导语是:"埃及与以色列两国领导人今夜在以色列国土上会晤,这两个国家在二十年内打过了四次仗."这后一句话一下子就把萨达特访以的非同寻常突出了.在这篇报道中这种简洁而又说明问题的背景介绍很多,下面再举几个例子:"下午八时零三分,埃及总统萨达特抵达木古里安国际机场,成为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中东历史上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领导人.""……萨达特问阿利尔·沙龙是否在场,听说他在,萨达特便与他热烈握手.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丹尼尔在其《特写写作技巧》中这样写到:“特写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有时也带有主观性的文章,旨在给读者以精神享受,并使他们对某件事、某种情况或对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有所了解。”这段话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能算是对特写下的定义,但它却对特写的风格特色作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概括。西方新闻界习惯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把特写归属为除了消息和评论之外的所有新闻文体。 西方记者向来非常注重新闻特写写作。一来,为  相似文献   

12.
一些优秀的西方新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细腻、实感性强的特点,这主要在于记者注意了对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观察与描写,注意了描写有关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细节。他们勿需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便能使文章写得引人入胜。 重视现场描写,成为西方新闻写作的一条重要规律。美国新闻学教授曼切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认为,平铺直叙的叙述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状况,表现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会使人身历其境。由此,西方记者在写作中很注意在现场气氛的渲染、细节的选择与描写上下功夫。在作人物的现场描写方面,他们运用了  相似文献   

13.
特写,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一种体裁。它有两种类型:一是文艺特写,二是新闻特写。这两种特写常常容易搞混,要是搞混了,就会真假不辨,犯失实的错误。因为,文艺特写属于文学体裁,可以虚构;新闻报道不能采用这种体裁;新闻特写这种体裁要求完全真实,它们是新闻报道中一支轻骑兵,运用较多。  相似文献   

14.
(二)对会议新闻的表达在下笔写会议新闻之前,先明确一下报道思想和稿件的主题,这对准确而深刻地表达会议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会议活动虽然是会议新闻写作的基础,但会议新闻并不是会议简报和总结的复制品,这就要求每篇会议新闻都应有一个鲜明的报道思想和主题作指导.实践告诉我们,这个报道思想和主题不是凭记者或通讯员的主观想象,随心所欲定下来的.一般是从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前形势出发,由会议本身提炼出来的,既要抓住会议的特点,又要反映会议的本质.特别是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团体召开的贯彻  相似文献   

15.
多做准备,充分酝酿,积足势能,一气呵成.这四句话就是创造写作良好心理状态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二) 通讯特写,往往反映事物的全过程,篇幅可以长一些,时效性虽然也很重要,但没有新闻特写要求那么严格,只要抓住了新闻由头,多少年以前的事都可以写进去,它与新闻性的报告文学有时并无严格的区别。通讯特写适合于写人物和事件,要有细节,寓理于情,该简练的地方惜墨如金,该细腻的地方泼墨如水。这种体裁写起来比较自由,可以写景,可以柔情,  相似文献   

17.
18.
(三)会议新闻要改革会议新闻虽然是报纸、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经常刊登和播发的一类新闻,而且报道量比较大。但长期以来,读者对有些会议新闻写作并不满意,认为它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毛病:名单一大堆,讲话一大篇,左一个“会议认为”,又一个“会议指出”,往往中心思想不突出,表述的形式又是老一套,大会小会形成“千会一面,千篇一律”。一般说,对这洋的会议新闻,读者是望而生厌的。因此,努力探讨会议新闻的改革,以适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提高宣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五要把读者带到”专访”现场专访是在一定环境、地点进行的,专访对象的活动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地点。一般说,记者对专访对的环境和地点是有所选择的,对专访对象活动环境和地点也足留心观察和发现的。选择的要求是有助于烘托和表达专访对象的职业、爱好、品德、思想和事迹,有助于阐明和深化专访的主  相似文献   

20.
善于动静转换和结合也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写作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说记者工作是一个“动”的职业,大体上是不错的。他的工作内容天天在动,总是去追求“新”和“闻”;他的工作地点也是在“动”的,东奔西跑,忽上忽下;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在“动”的,有时可有帝王般的享受,有时要过叫化子的生活;他的时间上的要求也是在“动”的,有时急如星火,有时可悠哉悠哉;有时在嘈杂的现场要“立马可待”,有时可“躲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