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四点感悟1.关于“情境的创设”《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不管是计算课、概念课、应用题课还是实践活动课,都有一个“情境的创设”。上课一开始往往呈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为此,不少教师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地去创设一个“情境”,当然,一个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地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 ,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里明确指出教学应从问题情境开始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 ,心理及生理特征 ,遵循“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原理 ,本人认为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入新的学习内容 ,或者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参与探究的必然选择 .如何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笔者在教学…  相似文献   

3.
1.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学习的“诱导剂”俗话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教学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一般而言,好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要求:①问题要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②问题要有难度.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挑”,满足学生的成功感.③问题要有量度.  相似文献   

4.
一、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1.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发展的原动力。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 ,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 ,从而主动学习。设疑布难 ,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巧设悬念 ,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 ;创设情境 ,使学生自然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教学“圆的周长”时 ,我创设了两只小动物各自沿着正方形和圆形的操场跑一圈 ,猜一猜 ,谁先到达终点的情境 ,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之中开始了对怎样求圆的周长的探索。教学“正比例”时 ,教师可把学生领到操场 ,给学生提出一个…  相似文献   

5.
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课堂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正确、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学习作出评价,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主轴、课堂的主人”的新思想、新理念。要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激活主体参与意识.情景创设包括问题情境创设和体验情境创设。其次要教给学生学法.促使学生学会探究。最后要参与积极性评价调控,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情境,即情景、境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适当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而且能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有所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学有所思.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上“2、20、200”,然后提问“:谁能在每个数后面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新奇,200总比20和2大,怎能用等号连起来?学生陷入深思.最后他们得出了“2元=20角=200分“”2米=20分米=200厘米”等结果.此时教师顺势又提出一个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们一听思维更加活跃,都争先恐后地说“:2元和2.0元、2.00元相等.”教师继续追问“:2、2.0、2.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相等?”并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能...  相似文献   

7.
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意识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开始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知识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尝试参与探索知识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各种器官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然课的所谓“四环节”教学就是:首先从实践中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认识活动获得问题的结论,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概括结论——实际应用”四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是自然“四环节”教学的起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观察、实验、谈话、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9.
所谓"自主探究",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则以一种"导演"的身份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应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人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课堂上是否能够鼓舞学生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卜取决于教师在新课导人时创设的情境.  相似文献   

10.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环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和教法,着眼于诱导,着力于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障”布“疑”,创设情境,设置悬念,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  相似文献   

12.
林云香 《教师》2014,(34):80-80
1.创设情境,生动活泼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应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学习状态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为教学的成功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3.
最佳学习情境,是运用情境与创设情境的和谐统一、互相映衬的最佳组合的情境整体。如何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一、“语言”创设情境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注重教学语言的技巧性,能使课堂轻松、活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地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人地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沐浴在情感世界中,能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海水盐度和温度”时,可以这样开始引入:“同学们想去旅游吗?”“我今天就带领同学们去神游一趟。”激起学生的注意后,请学生看…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呢?一、创设教学情境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学习,思路才开阔,思维才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有趣的图形”一课,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时,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类似的图形,学生兴趣很高,都想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发现,如中秋节的月亮是圆形,瓶盖的面是圆形,筛子是圆形,…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结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产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是简单地直接给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出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选择和创设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创设起点,在情境中引出学习任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自觉融入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理念的转变。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知识,但也因此出现了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教学现象。教师刻意用情境包装教学,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小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让学生先乐,激起创造思维火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运用新颖有趣的方法,使学生趣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也就是让学生先乐一下。如教“圆的认识”时,有位教师开始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着回答:“圆形。”老师又问:“为什么造成圆形呢?难  相似文献   

18.
我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教研员问教师:“在教多位数乘一位数时,您考虑最多的是什么?”答“:考虑最多的是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再问:“那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呢?”答:“还是创设情境.”但应者已寥寥,再问:“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呢?”此时已无人应答……由此可见,教学情境已经深入到教师的心灵深处,到了每逢教学必设情境的地步.我们姑且不论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但至少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肯定有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不管怎样,对教学实践来说,教师在设计情境时一定要讲究一个“精”字.数学教学情境只有做到了“精”,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一、精心预设一位参加过省级优质课比赛的教师在上“七巧板”这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首先——教师开门见山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叫七巧.”接着,课件显示用七巧板拼成的非常漂亮的两个艺术字“七巧”.学生一个个都睁大眼睛盯着屏幕.随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七巧漂亮吗?”教师原以为所有的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漂亮”(因为经过无数次的试教,学生都是这么回答的),结果这个班有几个古灵精怪的小调皮却大声说:“不漂亮!“”一点都不漂亮!”这可懵住...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则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如何积极调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意识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参与意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乐知者”,教师必须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的方法有: 1.运用语言渲染。有些感情浓郁的课文,教师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渲染课文情境,可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激起他们的参与意识。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可以这样开讲:“同  相似文献   

20.
想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则需要教师通过“搭设舞台”、创设情境、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这些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提供了正确导向,真正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形式,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