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乃是一种交往活动,体育教学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身心交流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行为。传统的主体性体育教学,导致师生关系趋于交往的"单向度",难以达成交往过程中的互识与共识。为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倡导主体间性可以改善体育教学氛围与价值取向,从而使主体的人性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理论从交往对话的角度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研究面临的困境,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有关主体间性的教育学价值为高校体育交往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由此提出了由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法组成的体育课堂交往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任杰 《体育教学》2005,(3):18-19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关于主体性教育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再到双主体,人们试图通过方法论的层面,解决教育的时代价值取向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对主体性理论的全面、科学、完整地理解以及对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存在形态的全面把握;忽略或夸大了小学教育对象生活、成长经历与规律,以及知识、经验积累发展的程度;忽略了体育学科教育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教育对单子式的主客体取向的主体片面教育起到求源返真的作用,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必然和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选择。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师生主体性融合、和谐师生关系和学生人格自由发展等方面的缺失折射出体育教学的主体间性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对课改的虚假认同,班级授课制度的弊端,课程价值取向的扭曲等。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主体间性的要做到:体育课程改革向"教师立场"转变,走向交往式教学,树立现代化的体育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脉络和范式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随着人性观的嬗变、知识观的转型和学习观的转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从"外在客体式"到"内在主体式"再到"交互主体式"的范式转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结合并超越理智取向(外在客体式),走向反思—实践取向(内在主体式)和生态取向(交互主体式)的主体性发展道路,"内在主体式"与"交互主体式"应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翼共生共长。体育教师应通过反思、合作等主体实践活动,成为重建体育教学生活、改进体育教育实践的自觉主体。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花样轮滑课程中实施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考核评价办法进行研究。教学实验表明,主体间性的考核评价办法注重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目标和手段的多样化,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结果等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花样轮滑课中主体间性的考核评价办法优于传统的教师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视野下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交往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是影响残疾人运动员竞技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残疾人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是在主客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下,形成了教练中心论和运动员中心论,二者都不利于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和竞技水平的发挥.残疾人运动员训练过程的实质是教练员和残疾人运动员之间的相互指导学习,其核心和关键是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建构.以主体间性做为哲学基础,通过对话构建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的主体间交往关系,这对于提高和发挥残疾人运动员和教练员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行素质教青,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5,(6):31-33
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从武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出发,针对高校武术教学中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缺失的现象,提出了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应注意师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合作交流,师生探索创新等解决武术教学中师生个体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统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在处理不同主体间的交流与对话方面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构建起中西体育的主体间性理论非常必要.本文结合武术申请进入奥运会、以及武术后续发展等问题,对确立中西体育主体间性理论的意义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谢晨 《少年体育训练》2013,(2):106-106,77
1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概念和内涵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就是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通过"教"与"学"2种行为而形成的关系体系,其不仅仅指的是体育任课教师与学生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方式的一种体现,也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人际交往特征和教学管理特征等的具体表现,是是否能够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相互认识、理解、情感的亲近与信赖的关系,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对于教学运行、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有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及影响。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其特有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特点,形成了开放性和师生交感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这就给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师生关系带来一定的难度,以至于产生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教学理论成果的转化存在着2种形态:理论形态间的转化和理论——观念——实践的转化。这2种转化并不能自发地完成,需要人的参与,即必须通过包括教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等转化主体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施来实现2种形态的转化。所以,关注并分析转化主体在转化过程中的主体状态,对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理论的转化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组织制度等原因,高校体育教学交往呈现出交往单边化、形式简单化、载体与机制不可超越等现状.因此,为了建构高校体育教学自觉的教学交往,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上应转向"人的生成";制度建设上应注重柔性管理,创设人性化的制度环境;师生中应共同营造思想自由的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生命哲学的解读,辨析了体育的生命意义,并将体育教学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身体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教学的延伸性影响,焕发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的体育课中,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是个被忽略的环节。为了完成教学要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要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人格,把对学生的"爱"贯穿于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体育教学中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从建立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改善师生关系的重要技巧及有效途径、调整师生关系的有效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对策,以期在体育教学中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欲求。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有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时代,体育赛事传播渠道多元、传播环境突变,使体育解说员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发生革命性颠覆。通过观察法、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以互联网转播机构为主的赛事解说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时代的体育赛事传播,与广播电视时代在传播方向、内容、载体、目的上发生显著改变,受众化身为用户,解说员与用户的互动关系由主客二元转变为主体间性。研究认为,基于当前全新的传播环境,体育赛事解说员应重新定位自身与用户的关系,关注用户的主体性价值,加强与用户的全面连接和对话,与用户“共创”解说内容。转播机构则应积极构建观赛场景,优化生产方式和运营模式,推动用户、解说员和自身的多元主体交互,为“共创解说”提供沉浸式舞台。  相似文献   

20.
从和谐理论谈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成莲 《体育科技》2006,27(3):10-12
从和谐的基本理论入手,阐述高校体育教育构建和谐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理念、目标和原则及其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