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天利 《教师》2008,(4):112-113
最近。我好几次参加了长沙市小学数学学会组织的“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数学课堂的数学味”的专题活动,我开始思索,什么是数学味,我也努力追求着数学课堂特有的“味”儿。如何让课堂充盈数学味呢,下面我谈几点肤浅的看法,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班级举行的数学活动课上,李小丽说:“我和我爸同龄.”顿时引起轰堂大笑,三岁的小孩也不会相信,可是她却说出了理由: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不少课,有许多感想。很多课,精彩不够、有效不足,当然也有一些课大放异彩,轻负高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都在追求有效教学,为什么同样追求下的课堂会有这么大的差别?有效教学的基础是什么?我细究其根源,乃是教师对数学的理解到位,即教师的"理解数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正"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多地取决于对数学的心灵感悟,这才是接近数学、走进数学、研究数学和发现数学真理的不竭动力源泉。"(黄光荣语)我的心灵感悟是——数学是一种智慧,数学教育追求智慧的生长。小学数学的教学应是一种智慧的生长,"智慧数学"是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的凝练表述和理论主张,"智慧数学"课堂是学生智慧生长的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5.
崔洪勇 《新疆教育》2013,(10):107-107
“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一直是我从教多年所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由于数学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数学的学习往往是枯燥的,机械的,很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厌倦。怎样使数学摆脱枯燥这条“旧尾巴”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快快乐乐地学呢?这是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过的问题。在此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黄红成 《江苏教育》2022,(86):62-65
<正>作为教师,即便平凡,也会有各自的理想与追求。有了理想与追求,就容易生发教育情怀,就可能收获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作为教师,我有缘与数学相遇,当以数学作为自己的追求,诚以数学育人。我与“想象数学”经历了寻觅、偶遇、相识、相知甚至“相恋”的过程,其中有初为人师的“朦胧”,有“初生牛犊”的践行,也有追寻理想的坚毅……学科思考:对“想象数学”,众里寻她职业记忆从毕业季开始。1998年6月,我  相似文献   

7.
数学,唱响了人类追求科学的愿望。我爱数学,更爱他那种朴实的精神。数学并不复杂,也不困难,只要抓住方法,数学就会隐中有升。语文课本中不是有“三味书屋”吗?数学也同样有“三味”。它们是:学习数学有趣味;探讨问题有新味;不断练习有韵味。这个意思是说,在学习数学时要培养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立体式”讲授的理由根据我的实践、思考与体会,我在给本科生讲授《线性规划》等课程时,采用了“复习、讲授、例题、练习”循环式教学方法。达种教学法的特点是:不追求对学科全貌的认识,不追求从总体上掌握学科现状与动向,不追求学科的广度与深度,而特别注重对课程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循环式的目的,在于力求使本科学生在这种反复中较牢固地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研究生就不能仅局  相似文献   

9.
罗敏 《生活教育》2014,(14):80-81
正行走在"数学教学"的日子里,让我的生命更加激扬,精彩十足。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智慧的火花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我的心灵。品味着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让我若有所思,在不断地反思总结、破旧立新的过程中,我对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理解: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开辟出属于他们的"快乐数学"之路。一、把发现的空间"留"给孩子数学追求它的整体性,也强调着人文性。最具人文性的地方可以说是每个单元的感受部分,也就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数学归纳法”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实质,大多数同学不能十分透彻地理解。我对有关归纳假设的四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对象是高三年级的98位同学,问题来源:菲施拜因的论文。 下面我就归纳列举了赞同或否定这四个问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复读理由:高考失手,在第一次高考的数学考场上决定复读复读结果:如愿以偿决定复读是考完数学就计划好的事,以至于考文综的时候竟然睡着了。从此,我成为高三班主任嘴里在高考考场上睡觉的"大神"级笑料。然而,当高四与我正式遭遇后,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2.
人们热议数学的"生活味儿",始于十年前的新课程改革,那一阵,"数学回归生活"运动可谓轰轰烈烈。几年后,人们又开始反思、审视甚至抨击过度的"生活味儿",理由是数学就是数学,就应该有浓浓的数学味儿。于是"去情境化"姿态昂然步入舆论主流。不难看出,这是数  相似文献   

13.
3年来,笔者一直在一线上进行着课改的思考和实践。如果说课改刚开始时我是以一种迎接解放的心态来欢呼数学生活化的话,那么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对“生活中的数学”的命题开始警觉起来。我越来越感受到: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无论是从理念的倡导、教材的编排,还是公开课的展示,都有一种过于追求“现实”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末,我曾在一所小学教高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我带的四 (4)班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平均分高出 (2)(3)两班 10多分,与数学教研组长带的 (1)班成绩相当。成绩出来后, (2)(3)两班的数学老师十分激动,要求校长把四年级 4个班打乱,重新编班。重新编班的理由是: (2)(3)两班生源质量差、学生“笨”,老师累死也枉然。其实重新编班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入学时 4个班就是按成绩搭配编好的,不存在谁好谁坏。他们言之凿凿,主要是因为我是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成绩不应该比他们好。我知道他们的心思,但为了…  相似文献   

15.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理性思考、大力提倡高效教学的今天,我认为,计算课只有追求“扎实”,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数学之所以比一切其它科学受到尊重,一个理由是因为他的命题是绝对可靠和无可争辩的,而其它的科学经常处于被新发现的事实推翻的危险。….数学之所以有高声誉,另一个理由就是数学使得自然科学实现定理化,给予自然科学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在中学数学中,数学问题的严密性非常重要,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解题被推翻。思维的严密性表现为思维过程服从于严格的逻辑规则,考察问题时严格、准确,进行运算和推理时精确无误。  相似文献   

17.
一、数学教学不要一味追求情境,须通过“数学化”来进行 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呈现着可喜的变化,教师在设计数学课教学内容的引入时,考虑最多的是从生活情境引进,其主要理念是“数学回归生活”,追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部分教师过度的追求标新立异,于是乎出现“非数学因素”冲斥数学课堂,虚、闹、杂、偏现象泛滥,使数学课堂失去数学的本真,学生思维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18.
杨军 《考试周刊》2011,(85):71-72
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又增强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数学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美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传统的美学被局限于艺术领域,仅仅认为文学艺术上的创造才是以美为目标。其实,数学领域的创造活动一直深受审美艺术的影响。追求美是数学工作者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揭示数学的美,那么我们就不只是在进行数学的专业教育,同时也是在进行审美教育,用数学的美熏陶学生的思想,从而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4,(A1):47-48
"积极参与"表现出的是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是乐学、好学;而"有效参与"追求的是知识的真正获取与能力的真正提升,是会学、学好。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追求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20.
如今,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数学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红火的“生活化”景象。但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景象背后的一些不良因素:如“生活味”浓得有时甚至超过了“数学味”:将数学作为单纯的生活叠加,致使数学教学走入了极端“生活化”的误区:把生活化作为数学课的单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安排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教学,就肤浅地认为是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面对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任由学生凭借其生活经验。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而忽略了要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只关注其现实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