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汉画像石是汉代形成的一种雕刻艺术,多置于墓中。其题材内容丰富,有现实生活,历史故事,有神话传说,自然景象。其雕刻技法多样,有平面阴线雕、剔地平面雕、浅平面阴线雕、凹面雕、透雕、圆雕等。徐州是汉画像石出土集中地之一。其汉画像石艺术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汉代文献中多是人物传记文章,对具体的武术活动未做详细描述.汉画像石中存在武术图像,但是通过这些图像研究武术技艺还处于提及阶段.运用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对汉画像石中武术动作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汉画像石中所表现的武术内容的手法、身法、步型、步法、头部的具体动作细节,为今后的武术研究和发展提供借鉴,也期望为中国武术界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文物史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出土的汉画像石进行研究,发现山东古代体育的面貌在汉画像石中有丰富的资料和非常具体的体现,在汉画像石中反映山东体育活动图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军事练武为内容的射箭、狩猎和武艺;另一类是以娱乐活动为内容的舞蹈、蹴鞠、杂技和角抵戏.  相似文献   

4.
唐新 《收藏》2010,(11):100-105
汉代画像石是特殊的绘画艺术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显著的地域特征。我国目前已发现汉画像石刻1万多块,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阳、山东、皖北、川渝等几大区域,其中,南阳是出土汉画像石最多的区域之一,并建有全国唯一一座汉画像石刻博物馆,收藏汉画像石2000余块。南阳现已成为以汉画像的发掘、收藏、研究为一体的汉画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5.
汉代的文化、体育面貌,除了史籍文字记载之外,大量的汉画像石中也有丰富的资料。河南的南阳地区,山东的临沂地区,江苏的徐州地区,都是汉代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遗留下来的汉画像石也比较多。在汉画像石中反映体育活动的图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军事练武为内容的射箭、狩猎。一类是以娱乐活动为内容的舞蹈、蹴鞠、杂技、角低戏。  相似文献   

6.
画像石是汉代独有的艺术样式。文章从汉画像石题材所蕴含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所蕴含的美感,探讨了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从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分析了汉画像石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汉代史料中多是人物传记性文献,对其时代射艺的记载均不详细;但是汉画像石的文物资料中有很多有关射艺的图像资料,是研究汉代射艺的重要实物资料。目前对有关射艺汉画像石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运用历史资料调查研究法,对有关射艺的汉画像石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射艺汉画像石的数量、种类、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信依据,同时也为中国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8.
任道斌 《收藏》2012,(11):111-113
江苏徐州《楼阁享宴图》汉画像石拓片 两汉时期的王公贵族、地主豪强,往往家饶资产,田连阡陌,养士之风亦颇盛行,宾客幕僚常常座无虚席,如淮南王、梁孝王等皆是,此在《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中有所记载,而且在汉画像石中亦有形象的表现。陋室所藏徐州出土的《楼阁享宴图》就是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9.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州的汉画像石内容丰富,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题材。在造型上充满了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夸张,构图布局紧密充盈,在技法上做到了绘画艺术与雕刻艺术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南阳,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发掘汉代画像石墓40余座,收集各类画像石3000余块。建于1937年的南阳汉画像馆不仅搜、藏画像石,还将发掘的汉画像石墓迁至馆内复原陈列。南阳汉画像石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舞乐百戏、天文图像、珍禽异兽等。画像采用浅浮雕加施阴线的技法,在汉代  相似文献   

11.
汉代人们善于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感通过歌舞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汉代歌舞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汉画像石、汉俑中的图像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汉画像石、汉俑图像内容极其丰富,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击剑比武、庖厨宴饮、舞乐百戏、车骑出行、耕种纺织、珍禽异兽等,包含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其中描写音乐文化生活的乐舞、百戏的内容占较大比例,这充分反映出音乐活动在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对研究汉代经济文化生活和音乐的起源、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陕北汉画像石中体育活动的种类、内容、发展特征的探析,了解我国古代体育运动在汉代发展的实际意义.结论:陕北地区汉代画像石表现的体育活动种类丰富而广泛,反映了汉代陕北地区经济、体育与文化繁荣发展的信息;陕北地区汉代画像石中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保健性、竞技性,形象化、具体化、多样化地表现了汉代体育活动发展的特征;陕北汉画石像博物馆的建立,为现代人了解古代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直观的平台;我们必须对汉代画像石中的体育活动加以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东汉时期,南阳是南北文化、科技发展的交汇地,多种文化因子的碰撞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汉画像石刻是其典型的文化特征。汉代崇尚厚葬的理念孕育了汉画像石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汉代画像石中的蹴鞠图史料进行了探讨以展现汉代蹴鞠的具体情况.对收集到的24块汉画像石文物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了蹴鞠汉画像石在山东、江苏、陕西、河南、浙江这5省的9县市分布,纠正了一些学者对蹴鞠汉画像石内容的错误判断.以蹴鞠用具的不同为基点将汉画像石中蹴鞠分为使用大鼓蹴鞠,长袖舞蹴鞠,特定用具的难度技能蹴鞠3类,其方向动作有向下的踏鞠动作,向上的蹴鞠和膝盖上顶鞠动作,水平的蹴鞠动作,向后的脚踵蹴鞠动作4类.还通过汉画像石探讨了蹴鞠流行年代、场所、动作难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任道斌 《收藏》2012,(21):111-113
江苏徐州《楼阁享宴图》汉画像石拓片两汉时期的王公贵族、地主豪强,往往家饶资产,田连阡陌,养士之风亦颇盛行,宾客幕僚常常座无虚席,如淮南王、梁孝王等皆是,此在《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中有所记载,而且在汉画像石中亦有形象的表现。陋室所藏徐州出土的《楼阁享宴图》就是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石(砖)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为我们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社会文化、风俗等各个方面,其中再现了汉代健身比武的  相似文献   

17.
李志强 《武当》2006,(5):42-44
《太平经》产生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道教经书,被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奉为教典。太平道即以此经而得名。从张角创教至布教八州,至黄巾起义的整个过程看,《太平经》在教名、布道手段、组织方式、起义口号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汉末的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 在八州之一的徐州,以汉画像石为特征的厚葬之风盛行。而汉画像石的内容是汉代社会风貌的真实反  相似文献   

18.
何静 《体育师友》2003,(5):28-29
幼儿基本体操活动是以幼儿为对象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大众健身操之一。幼儿基本体操是以全面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为前提,根据幼儿年龄阶段生长发育、生理、心理特点,把适合幼儿形体结构的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艺术体操、舞蹈、韵律操和技巧动作融  相似文献   

19.
3月16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1999-2《汉画像石》邮票,全套6种。 汉画像石是汉代墓室四壁、石椁四周和祠堂墙面、门楣上的石刻画。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画面描绘的生产、生活内容十分广泛,有农业生产、手工作坊、社会  相似文献   

20.
陈文利 《收藏》2009,(5):102-103
汉画像石主要用于两汉时期的墓室、祠堂、石阙等建筑的建造与装饰,是我国古代主要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内容广泛、题材丰富的汉画像石生动形象地记录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研究汉代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提供了直观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