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写作创造进程中,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各自的特点,只有在相互关系中才能确证。同时它们在写作活动中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写作的这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情感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主体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客体的“主观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情感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且显示出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写作是“物——意——”的转化。写作反映客观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往往是写作主体主观精神的倾注和投射。两方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们把这种交流叫做“移情”。由于情感的“移人”,客体事物会因此而发生神奇的变化。由于“移情”的结果,主体自身也可能在反射力的作用下,产生连锁反应,生发出新的思绪和情感来。这时,主体就有可能与客体融为一体,妙合无垠。主体还可能被异化、幻化到对象之中,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两忘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写作活动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基本面。客观面可细分为写作客体和写作受体两个方面。主观面包括写作主体和写作文本两个方面。四个层面构成写作交流信息基本范围 ,也是写作基础理论建构的基础和土壤。  相似文献   

4.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物一意一物”’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个基本规律在写作活动基本规律中表现为:“物←→意←→文”之间互逆互动无限循环的矛盾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既突出了写作基本规律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一般实践基本规律的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写作客体与写作主体是一对相对的范畴。写作客体滋养写作主体,写作主体反映写作客体;在写作客体被写作主体观照、写作主体观照写作客体的过程中,两者有时可以趋于融合,有时仍然保持距离;进行写作活动,写作客体总要成为写作主体的凭借,写作主体又得受到写作客体的制约。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需要积丰识卓,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现代活动理论认为,每个活动需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共同体、规则与分工等六大要素。作为Web3.0标志性产物的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信道移动化、传播裂变化、主体去中心化和交互适度化等主要特征。通过把微博的五个主要特征和现代活动理论的六大要素相对比,设计了一个基于微博平台的大学英语写作模式,并把它应用于具体的大学英语写作实践之中,达到了预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提出“五体化一律”这一写作规律的新观点,认为写作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写作的主体、客体、载体、媒体、受体等五个因素,围绕“写作目的”这一核心,互相作用而构成。任何文章或著作的成功写作,都必须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这一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广告文案写作与文学写作虽然有诸多的内在联系,但两者的差异性也是值得关注的。从写作目的性、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传播原则与方式、文学表现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整合和链化。本对这个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全面描述了“观察与感受”“联想与想象”“立意与选材”“布局与结构”“表达与语言”“修改与润色”等写作心理行为活动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写作从主体建构来讲是主体个性精神的贯注会通,从把握客体对象来说,是主体心物交融为核心,从行文流程看是思维的有序与语言的有序的融合交汇的实质。从写作的可持续发展观来看,必须把传统写作观和现代写作科学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切近写作本质的写作本体意识,并用之于写作教育,才能把写作研究与教育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从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素质”培养,到专业性较强的以“人文通识教育”为主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再到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性思维与研究能力”的具备与提高的教学模式,是专业《英语写作》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专业《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环境下的写作教学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环境下的写作教学,需要对写作的本质、对象、价值等重新加以审视,落实学生写作实践的主体地位,从社会进步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变革教学方式,进行多维度立体式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访谈调查一名英语写作大赛获奖学生平时的英语学习过程,并分析了其受试的三篇参赛作文。研究结果发现:受试词汇语法学习过程和写作练习过程分别表现出2项和5项特征,这些特征对受试英语写作的词汇运用、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产生了影响,受试在写作竞赛上取得的成绩可以从学习过程的角度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4.
观察是作者凭借感官知觉自然和社会现象以获取写作材料的过程。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时全面细致,抓住被观察对象的特点,五官并用,将情感融入观察的全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颖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6):182-183
探讨如何把精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与英语写作结合起来,从词、句、篇章结构三方面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篇中分析课文的词汇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系统地理解词汇,增加表达式词汇。关注语篇中的同义关系句,指导学生以多种句式、多种角度阐释同一主题,抓住语篇的主谓发展,了解作者话题框架的建立、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的"女性写作"异彩纷呈,不同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不管是三、四十年代的丁玲、苏青颇有反响与争议的创作,还是八、九十年代引人注目的私人化写作,女作家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归自身的身体与心灵的女性书写策略,突出了女性的主体生命意识,其实质是对男性话语权的挑战,体现出女性为建构自身话语权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开始的生态写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此前的几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如"五四"时期的"人"性写作,1930-1940年代的阶级性写作,1950-1960年代的政党性写作和"文革"时期的领袖——集团性写作,其思维模式和表现视阈都没有跳出"人与社会"的樊篱;此后以"人与自然"为反思和表现对象的生态写作,与前几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比较,是一次最富有新质、最没有重复性和最具有开拓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18.
人民法院的裁判书具有双重性,它以法律精神为实质,以写作理念为指导,制作裁判书既要依照事实与法律,做到符合格式、主题明确,又要恰当选材、注意行章法。裁判书种类繁多,制作任务重,必须具体分析裁判书的性质与制作原则,探讨制作规律,以求更好地运用于制作实践,进一步提高制作裁判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