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中考体育加试热潮中存在的弊端,文章对近年来我国中考体育加试中问题进行总结,得出: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中考体育加试冲击了体育教学,“突击式”备考不利于学生身体正常发育。针对出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改进中考体育加试。让体育加试能更好地为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中考试题起着“导向”和“加速”的作用.为打破封闭的僵化的教学模式,设置了开放性试题,它的出现是对传统命题和教学挑战。它既有利于学生展示创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正是有了开放性试题,因而构建了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能力,形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批判,勇于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分类讨论问题是中考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谈“分类”色变.“分”与“不分”成为数学教学,特别是毕业班复习中教师关注的热点.下面我们不妨先分析几个题目.  相似文献   

4.
毕未名 《文教资料》2011,(33):178-179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在教学实践中重视不够。必须在发现学生的个性品质,爱护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学习天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努力,使英语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和应用语言.而且承担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梁玉华 《考试周刊》2009,(48):131-132
“英语难学”是高中生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在初中英语较好的学生,甚至在中考中英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经过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学英语也有畏难情绪.英语成绩呈下降趋势。这是英语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不少高中英语教师强烈呼吁中考命题要体现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对初中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希望以此对初中英语教学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6.
于克明 《物理教师》2000,21(1):30-31
众所周知,提倡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笔者认为,“参加考试”和“提高素质”不能完全对立起来,而应当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除了使家长、教师、社会转变观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之外,将升学考试命题同素质教育的宗旨统一起来,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仅就“中考”物理命题的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有人认为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应当“以本为本”,即物理教学和考核不能脱离书本,并把“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作为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省市的中考命题几…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一切从学生出发”,立足于“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初中数学中“面积等分线”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的立足点之一.教学中,构图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问题的分析又具有思维跨度,因此是近年各地中考的热点.笔者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问题化学习”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教学构想、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一并呈现,与大家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教”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的主动性;片面地认为教授学生知识是第一位的.而没有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江泽民书记在教育问题谈话中关于人才素质、教育方向的精辟论述.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学段,学会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几何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不仅是几何学习所必需的基本功,也是中考所必备的应试技能.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却普遍存在重“直”(直线、线段等)轻“曲”(圆、圆弧等)的辅助线添加现象.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存在眷“先天性”的缺陷,也使原本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带来学生怕几何、中考成绩不理想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特从各地的中考试题中遴选几例,对辅助圆的添加策略与方法作一系统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启发式教学是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启发式”无疑是我们应当更好地加以运用的重要教学方式.但平时听到有的数学教师反映学生“启而不发”,我认为其实质在于教师本身“启不得法”.我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如下要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便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能否提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要学生没有问题了,教学也就达到了它的目的,自己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没有问题了”恰恰是教育的失败.这不仅是观念问题,也是化学的现实问题.所以“问题教学”也就成为了当前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定律,也是近几年中考必考和热点之一.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用此定律解决化学问题,既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又能使学生解题过程清晰明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及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现将如何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的技巧规律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以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评价教学.新的教学理念让探究性实验试题在中考试题中应运而生.探究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主要通过“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这一过程体现.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十几年教学实践,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出了阐释.  相似文献   

16.
质疑—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开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兴高 《物理教师》2000,21(1):11-13
物理教学中的质疑,主要是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从实验的理论解释、从理论的逻辑推理等方面提出问题,或从似乎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使之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本文旨在阐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情境,通过设置疑问、揭示矛盾,把学生始终处在质疑的思维状态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发展创意思维能力.1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层次1.1“模仿”质疑 模仿提问阶段是质疑的初级阶段,学生对于听课中不懂的地方,不会做的习题,敢于问同学和老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初…  相似文献   

17.
沈小娟 《语文天地》2009,(12):56-57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近年来.各地语文中考结果表明.课外文言文阅读似乎已成了“中考杀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张颜颜 《考试周刊》2011,(61):52-52
启发性教学贯穿着课堂教学的始终。如能灵活应用这一教学原则,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抓住重点、难点,“少而精”,起到“点播”作用。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思考空间。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应用.还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这一原则,运用自己的智慧,赋予它灵活性和创造性,那么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随之进发、闪耀。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中考试题与课本内容巧妙结合,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挖掘题目中蕴涵的教育价值.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课本中“渔”的方法和技巧.为此,笔者围绕“黄金分割点”进行折纸探究活动的教学分析,以期对中考数学复习课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依据新课标及当前初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论述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并对中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