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现代潮州学是国际汉学巨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提出来的。饶先生是一个热心于乡土文化的大师,早年在编纂《潮州艺文志》时,对潮汕地方文献、历史人物、人文思想颇感兴趣,尔后在他整个学术生涯中一往深情地耕耘在乡邦文化的园地之中。1989年至1993年,他相继发表了《潮人文化的传统和发扬》、《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及潮汕历史文献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演讲摘要》、《潮州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何以要建立潮州学》等文,正式倡导要发扬潮人文化传统,建立潮州学。并提出研究潮州学不应限于潮州一隅,要着眼于大潮汕文化,“研究雍正以前的潮州历史,梅州、大埔都应该包括在内,这说明客家学根本是潮州学内涵的一部  相似文献   

2.
潮学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州学作为一门新学科,自饶宗颐先生登高一呼,潮人学者八方应和,如今星炳云灿,蒸蒸然了。我是潮人,近几年来为创作长篇小说《潮人》数度还乡,我曾经从韩江下游上溯,经梅州至五华,又从琴江下梅江到三河,寻遗踪,访野老,看赛神,观野台子戏,对韩江母亲河进行了一个月的考察;我也曾在汕头和潮州进行了一系列的访问与座谈,并且阅读了数以百计的有关潮汕文史著作和文艺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先前  相似文献   

3.
唐代文学家韩愈短暂的贬潮经历对潮州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潮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构建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韩愈在潮的作为已被夸张、神化成一个个神话,而筑建这一个个神话的则是成为文化象征的韩愈和作为独特群体的潮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丁度浩 《文教资料》2009,(20):71-73
本文纵观潮汕历史,从儒家文化和海洋文化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潮人文化特性的形成、发展,以及其时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随着族群意识日益增强,潮人开始留心研究地方文化。潮籍学生尝试撰写《潮州文学史》,进行"潮州"文化的建构。然而,建构之初,在潮人内部便存在不同声音。尽管此一时期的文化建构活动在规模、深度及持续时间上均有限,但此一历史事件所呈现出来的若干面相,对今天的区域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银环 《广东教育》2009,(11):24-24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潮汕儿女,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家乡的悠久文化传统,而现在不少队员却对潮汕文化并不了解或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了一次以“浸染潮味.培育新潮人”为主题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十四日,韩愈因上<论佛骨表>,被贬广东潮州,在潮时间,实不足8个月.但这却是他一生的重要阶段.因为他为潮人办了几件实事,深得潮人景仰;亦因他刚正不阿、实心为民的品格及文化伟人的深邃内含和光辉形象,深深影响了潮人的思想和潮汕的地域文化.因此,这段短暂的历史,就成为中国唐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浓墨重彩之笔,成为研究"韩学"的重要课题,至今为潮人与学界重视.然其间尚有不少具体问题仍有争议,值得进一步考察辩正.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潮汕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但又不同于以地域为绝对特征的如齐鲁文化、荆楚文化等地方文化。潮汕文化由遍布海内外的潮人——本土1000多万,世界各地又1000多万创造出来,经过长期传播与发展,及与海洋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地方文化丰富了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内容。潮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潮汕地区的缩影,为本土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提供了新资源,带来了新方向。文章主要从潮汕文化融入本土高职院校心理育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阐述,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心理育人实践,提升心理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粤之东,南海之滨,山川秀美的潮汕平原,孕育着一代代自强不息的潮汕人。潮汕文化承中原传统文化之文脉,纳海详开放文化之精华,融汇于本地沃土之中。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富有特色。历史上潮人不仅因为刻苦耐劳,重义守信,  相似文献   

11.
潮客关系简论--以潮汕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客家学和潮州学、客家族群和潮州族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以潮汕地区的例子,从民间信仰、饮食习俗、建筑文化等方面,探讨两个族群文化混融的现象。指出,作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特质,在族群分立的边缘区域,并非清晰易辨,反而是混融不清的。  相似文献   

12.
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州善堂的存在,潮州善堂香火随着潮人的出洋谋生而传播到东南亚各国、港澳台地区和美国等,海外潮人以此作联系纽带,大力弘扬潮州文化,为侨居地和桑梓大做善事,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3.
方言歌谣是一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之歌,歌谣内容与该地老百姓的生活、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潮汕方言歌谣的十二月歌叙说了潮汕岁时节令风俗和农时习俗,物产歌反映了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潮汕方言歌谣从主题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折射了潮人文化心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4.
朱江 《学习之友》2008,(3):58-60
潮人精神是潮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劳作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社会意识,是潮人世代相传而又共同信奉的价值理念,是潮汕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潮人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理念,使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第一载体。研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应尽可能把讲闽南语的族群纳入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及纳入该经济区的邻省有关地区看来,在属于闽南语系的族群中,有开展本区域学科研究且与闽南文化有关的地方学,主要是闽南的泉州学、粤东的潮州学和浙南的温州学。加强泉州学、潮州学、温州学协作研究,有助于拓展闽南文化生态研究的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16.
潮州地区地名存在许多异读现象,它们既反映着历史痕迹,又蕴含着方言印记.对潮州地区三县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潮语中地名异读现象,可将原因归纳为文白异读、古音遗存、约定俗成、雅字替换等四个方面.潮州地区的地名异读既有共性又有特性,且并不是只受单一因素而决定,这反映了潮州地区古朴的语言文化、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7.
郭启宏的长篇小说《潮人》的出版在当前林林总总的长篇小说中其内容形式都应该是较为独特的一部,在以潮汕为题材的小说中或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部史笔诗心的力作。它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以一颗潮人的心浸润了潮汕文化、潮汕风俗,再站在中原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潮人的生命形态,然后从小说人物形象生动的刻划中,准确而深刻揭示潮人的精神的崇高,这种精神的崇高之美正是本文探索借以管窥的豹之一斑。 一  相似文献   

18.
潮州音乐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世世代代的海内外潮人共同创造、传承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民族文化.然而,因受地理环境、历史、经济、和数千年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排他性特征.现代潮州音乐艺术已无法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在渐渐被人民群众所淡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如何不断推进这门艺术学科的发展,以培养更多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潮州民族音乐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佛教从南朝刘宋年间传入潮汕,1500多年来历朝历代的基本面貌虽有不同,但对潮汕文化的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教传入潮汕后,逐渐适应本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并积极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与社会经济、道德、习俗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构筑,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塑造了特质鲜明的潮汕文化。从潜藏的思想观念到触目可见的文化事相,潮汕文化无不透露出众多的佛教元素,诸如饮食文化中的素食、建筑文化中的寺塔建筑、方言文化中的佛教俗语、民间艺术中的潮州佛乐、礼仪文化中的佛化葬俗、节俗文化中的佛教节日以及组织文化的善堂等,就是其中荦荦大者。  相似文献   

20.
潮汕是近代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在20世纪30年代,潮汕社会近代化达到了颠峰,其中的重要原因和启示就是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文化内部结构与层次发展的协调性,实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外部生态平衡。海外的潮州商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