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性与综合性的交融: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本兴起的一种道德教育论。它主张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强调通过以道德课为中心,使道德课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进而还有家庭、社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性),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以主体性和综合性为思想内核的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为进行动态的、立体的道德教育的构想开壁了一种可能,值得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终身道德学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道德学习是一个人在其人生历程中,通过人生问题的历史性解决,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准则,实现自我的道德超越,追求真正人生价值实现和人格完善的学习历程。终身道德学习可通过制度性成人教育的道德教育、社区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教育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3.
道德自觉即人们对自身道德的自知之明,是生活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自觉反思、不断提高自身道德认识和道德责任,并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意志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自觉是道德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育道德自我、促进道德自律、提高道德理想等功能。因此,应通过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借鉴先进道德经验、创造良好道德氛围等方式,提高公民的道德自觉意识,推动社会道德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道德教育的时代课题.具有自主性、开放性、选择性,生成性等本质特征。哲学,个体道德发生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探究性道德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则为探究性道德学习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道德学习作为道德教育的时代课题,具有自主性、开放性、选择性、生成性等本质特征。哲学、个体道德发生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探究性道德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和道德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则为探究性道德学习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的过程,探究性道德学习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探究性道德学习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探究性道德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调查探究,表达交流、评价反思,课外延伸、实践探究。探究性道德学习方法主要有事例研究法、问题讨论法和社会调查法。  相似文献   

7.
探究性道德学习:一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培养”到“学习”的转变.顺应这一发展变革的趋势,当代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倡导探究性道德学习,以促进学生德性素质和道德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道德产生于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并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使学生德性发展表现出主体特征,既符合道德的实践本质,也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德育实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的过程,探究性道德学习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和新模式。探究性道德学习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方法体系。探究性道德学习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调查探究,表达交流、评价反思,课外延伸、实践探究。探究性道德学习方法主要有事例研究法、问题讨论法和社会调查法。  相似文献   

10.
北师大石中英教授的“狼来了”道德故事价值模式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传统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道德学习研究的缺失。道德学习是个体对道德的接受 ,即个体把外在于主体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学习成为时代命题的原因是道德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作用 ,现代教育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定和对以往“德育眼中无学生”的超越。构建以道德学习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要处理好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道德学习和社会性成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玲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Z1):45-46
道德学习应该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联系青年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个个具有真实性的道德体验情境,引发青年自主探究,在实践中激发情感体验,是青年道德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过程(不仅指狭义的教育过程,还指德育的学习过程)未能深层干预学生行为背后的"价值范式",是导致学校德育实践中"知行脱节"、德育实效低下等诸多"顽症"的深层原因之一。实现"双环式道德学习"是其重要的一种解决路径。所谓双环式道德学习,是基于行为后果及行为矫正之间单环学习基础之上,再触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范式",从而实现第二环深度道德学习的德性生成过程。实现双环式道德学习的重要基石是触及并完善学生行为背后的"价值范式",根本法则是以"情意"之融合体为切入口,核心诉求是促使自然生命状态向精神生命状态提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我学习逐步养成和提高的。影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而学校道德教育对其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关注大学生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整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教育策略是当今高校德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王溶冰 《湖北教育》2003,(16):58-59
2002年12月,笔者参加“中国青年优秀教师访日代表团”,对日本的小学教育进行了考察。在日本,我们通过讨论交流、参观学校和听课等多种方式,了解到日本小学在开展综合学习方面的一些情况,感到他们的综合学习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综合学习注意培养每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正经历着从道德“培养论”转向道德“学习论”的过程,探究性道德学习正是缘此而提出的一种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思维。探究性道德学习彰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本体价值,突出了道德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实现了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构建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做中学”、促进发展,在新课改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为该理念构建了体验式学习圈理论模型,提供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体验式学习圈理论应用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加深认知,深化情感认识,落实行动,可以促进该理论的实践,根据学习经验选择活动主题、在实际活动中达成个性体验、加强反思形成抽象概念、更新情境检验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教学方式由"教"向"学"的转变,华士实小根据学校课程设计思想与学校文化传统提出结伴式学习的教学主张。结伴式学习把学习者基于需要而相互结伴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突出学习体验的普遍与深刻,指向学习者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从时间、空间、结伴对象三个层面突破传统教学的禁锢,探寻对传统教学的改善与再造。  相似文献   

20.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博士在《德育其实并不枯燥》一文中提到:“道德学习这个词相对于道德教育而言,更强调人是可以学习道德的,并且人是可以自主地学习道德的。”不难得到,道德学习突出的是人有自主地学习道德的倾向。与人一同出生的东西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的道德学习的潜能”。儿童强烈的道德智能期待最重要的两个平台——尊重和公正。道德学习至少与三种因素相关联,即自我成长的内驱力、时空影响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因素至少包括:学校教育(包括来自老师的、同学的、课程学习的等)的影响、家庭教育(包括来自父母的等)的影响和其他社会上(包括与外界的接触、媒体的作用等)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