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报的成功”上海最早的晚报,是《字林沪报》(字林报中文版)所办的《夜报》。因缺少销路,不久停刊。之后,又陆续出版过以下晚报(报名后括号内注明创刊或起讫时间):《上海晚报》(1898)、《晚钟报》(1912)、《上海夜报》(1924)、《中国晚报》(1921—1928,创办人沈卓吾)、《东南晚报》(1924)、《江南夜报》(1924)、《申江晚报》(1925)、《东南夜报》(1926)、《中南晚报》(1925—1927,经理蒋裕泉,主笔高尔松、高尔柏)、《上海晚报》(1926—1928)、《江南晚报》(1927,  相似文献   

2.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报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报纸争芳竞艳,报苑秀色一片。《西安晚报》就是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出墙红杏。 《西安晚报》的前身是1953年7月1日创刊的《西安日报》。虽几经更名,但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中共西安市委的机关报。40多年来,在市委直接领导下,报纸发行量由当年日均8000份提高到日均20万份左右,年印数由不足150万张增加到9210多万张,当年的铅印四开小报已被胶印对开大报所代替。 1994年,随着《西安日报》复刊,《西安晚报》成为中共西安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城市晚报,报道方针、内容、版面安排、栏目设置等都做了调整。 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办报方针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都市特点,面向群众,走入家庭,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移风移俗,丰富生活,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体,尽量满足社会各阶层读者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追踪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积  相似文献   

3.
6月26日下午,青岛晚报编辑匡志刚正在写着即将重新启动的“晚报记者在社区”活动的主题报告,这时,一位读者打来电话说:“现在非典过去了,各行各业的活动都重新开展起来了,你们的记者进社区活动是不是也该再搞起来了……”听到这里,作为一个做了10多年读者接待工作的老记者、老编辑,深深为之感动,“晚报记者在社区”活动确实实现了报纸与实际、与生活、与读者的贴近,广大读者已经对它产生了浓厚情谊。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青岛晚报》作为青岛市民十分喜爱的一张生活类报纸,从总编辑到部主任、到编辑记者都在思索着一个问题———编辑部该怎…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5,(5)
秦牧与《西安晚报》副刊文/@@张月赓编者按:由于新闻价值含有“知名度”这个因素,报人追逐名人新闻似乎成了一条定则。报人与名人的交道中,有奇闻钱事,有哲言壑语,刊发出来,总会给人以玩味与感奋。为此,《报刊之友》开辟“报人与名人”栏目,现以《一个记者与冰...  相似文献   

5.
贾静静 《今传媒》2016,(5):82-83
《西安晚报》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控制下出版的一家报纸,主要内容有全国战事要闻、地方新闻和副刊,由于处在抗日战事的特殊阶段,这就决定了战事报道必然成为《西安晚报》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着力点,而对于抗日战争的宣传也必然成为《西安晚报》的一个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核心缘于新闻源的竞争。众所皆知,没有好的新闻线索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凭编采人员怎样用心,也很难办出一份好报纸。《西安晚报》历经50多载风雨历程,一直肩负着西部主流媒体的重任,伴随着新闻源争夺日趋激烈化的现状,我们及时推出了24小时新闻热线,为《西安晚报》更加  相似文献   

7.
贾静静 《今传媒》2016,(10):72-73
广告是折射现实社会生活的一面三菱镜,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社会文化现象。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安晚报》的广告,浓缩了当时的西安社会生活。透过这些不同种类的广告,可以看到,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西安市民的社会生活方式都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地市级晚报的国际新闻版考验的是编辑的功夫,对于面貌千篇一律的通讯社稿件,能吸引受众眼球的几乎全靠编辑的巧手和努力了。拿最近载誉而归的《西安晚报》来说,塑造其主流媒体形象,用公信力打造“西安新闻第一选择”,提高其国际新闻编排水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西安晚报》  相似文献   

9.
高晓瑜 《今传媒》2006,(9):59-60
有人说,电视是天上飞的,越全球化越好;报纸是地上跑的,越地方化越好。在大众传播转向小众化、分众化的今天,国内晚报的核心受众群基本都定位于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层次的市民,受众的地域性特征十分突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其信息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也会  相似文献   

10.
刘林  康乐 《新闻传播》2006,(8):50-51
在《新晚报》忙碌的平台上,如果你问到张蕊,很多人都会指着一个忙碌的身影告诉你:“喏,就是打扮得最漂亮的那个!”,我应该比较细致地说一下眼前的张蕊,她有一种让人值得欣赏的美:披肩的长发,很随意地挽了起来,着装也很简洁,一身红色套装,透露着职业的干练,脸庞小巧且精致,薄施粉黛,眼神通透,一笑会出来两个不明显的小酒窝,双手很舒服地搁在桌上,修长而白皙。  相似文献   

11.
报纸既是社会的宣传者,又是社会的组织者。如何发挥报纸的社会组织作用?我们报社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策划和组织了20多个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活动,提高了编采人员的社会组织能力和读者的参与度,促进了报纸质量的提高,扩大了报纸发行,带动了广告开发,提高了整个报社的知名度,使报社的无形资产进一步得到了积累和增值。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6,(3)
盼望“周末”──评《西安晚报·周末专刊》文/黄治顺老早就想写点文字,对《西安晚报·周末专刊》(以下简称“周末”)评头品足一番,总想不出个理想的题目来.这个题目,纯属偶然得之,虽寡淡无味,却也表达了笔者的心意。“周末”已创刊三年有余,每期我都从头到尾地...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5,(4)
刘荣惠评《西安晚报》“外向型城市·西安人”专栏这专栏过去我断断续续看过几间,今天一口气读完,感到《西安晚报》办的这个专栏,对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更新观念,很有意义。不仅是对西安市,对全省亦有普通性。观念问题,是影响我省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颖科 《今传媒》2009,(12):59-60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已形成全球性的历史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网络经济、信息传播等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奥运之年,襄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际,《襄樊晚报》于2008年6月9日又一次改版,以国际流行的黄金报型“瘦报”全新亮相,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性化的风格和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6.
陈颖 《新闻知识》2012,(6):14+11
所谓时评,讲究的是及时评论,一般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声评议。对于纸媒而言,则一般在新闻见报的同时刊发评论,有时还要在新闻的引文后缀上相关报道的版面,以方便读者对应新闻阅读。但时评是不是越快越好呢?也不尽然。以笔者编辑西安晚报《今日时评》版面的经验来看,时评稿件的选择,虽然要追求及时性,但更应避免上假新闻的当,做出乌龙评论;或者在新闻事实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浮光掠影地评议,抓不住问题的实质。这里,首先探讨一个时评的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郭霞 《东南传播》2012,(5):119-120
对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这个可预见性的新闻事件来说,每家报纸都会事先进行策划,有不少报纸也为此设置了"建党90周年"这个专版,笔者以西安的《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为例,探讨西安报纸关于"建党90周年"专题的编辑手法运用。  相似文献   

18.
李星 《东南传播》2011,(12):65-66
今年“锋芝”问题的曝光,迅速抢占了各大媒体娱乐版的头条,其家长里短等众多纷繁杂乱的关系也由媒体不断地梳理成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尝试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西安晚报》和《羊城晚报》娱乐版关于“锋芝”事件的报道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娱乐新闻报道内容、图片选择等问题同质化现象严重,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娱乐新闻的价值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9.
刘力 《新闻世界》2013,(7):14-15
【摘要】怎样走出民生新闻报道的新路,适应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大环境,《皖江晚报》几年来在民生报道上不断探索,采取的“三连”做法,即:连线——拓宽渠道,延伸触角;连心——政府用心,大众关心;连续——长葆新鲜,脉络清晰,为纸媒提升品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