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欧洲政治联合的进程中,民族主义始终是一个制约因素。它具体体现在欧洲一些民众对民族和民族国家最大利益的追求、对移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及对本国民族语言的高度敏感和忧虑。民族主义及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表明,要想建立一个广泛的欧洲政治共同体及超民族的欧洲,就必须消除以追求民族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民族主义意识,并在欧洲普通民众中实现一种普遍的欧洲认同。  相似文献   

2.
日耳曼民族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在后来日耳曼人掀起的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日耳曼民族逐渐强盛起来,他们塑造的日耳曼民族精神对中世纪及近代欧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存在着的特殊的妇女情结,体现了日耳曼文化的一种特质,是我们理解日耳曼文化的一种特殊视角。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并被赋予政治色彩,想象为拥有主权.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建构不可避免,并且与民族认同的建构模式有相似之处,它推动了一体化的进程,朝着超国家组织的目标前进着.但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却越来越陷入困境之中,并成为欧洲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正确认识民族主义与欧洲一体化的联系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戴高乐欧洲联合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战后轰轰烈烈启动的欧洲联合进程,在20世纪60年代取得了种种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一切是与戴高乐关于欧洲联合的构想及其实践分不开的。戴高乐关于欧洲联合的构想具有三层含义;多国家的欧洲联合、法国领导下的独立的欧洲以及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学是经过印第安本土文化与欧洲移民多元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整合,在欧洲政治哲学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多元性文学。民族的多元性必然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因此,服务于政治认同的早期政论文学,是美国民族及其文学发展的开端,也是其文化全球化的产物。追根溯源,早期印第安文学传统应该名正言顺地被划归为美国文学的起始期。事实上,直到北美革命时期,才显示出欧洲文学传统进军北美的强劲势头,而首当其冲的是欧洲政治哲学对北美殖民地革命时期政论文学的影响。正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具有多元开放的性质,才助使美国文学沿着全球化的轨迹持续发展下去,进而形成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繁荣景象并产生了当今美国文化殖民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6.
龚丽娟 《梧州学院学报》2011,21(3):42-46,104
民族艺术的生态美育功能彰显了它自由和谐的生态美育目标,及其系统实现的生态规程,将生态审美人与艺术化绿色世界统合一体的本质作为基础,将自由化生态审美人与和谐状生态系统耦合对生的机制作为过程,并将生态系统自由和谐的超循环整生作为最高理想,最终生成自由和谐的民族整体素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超循环整生。  相似文献   

7.
国家民族主义是以国家为载体,代表或体现、维护国家利益为至高原则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国家民族主义与民主、自由相连,以实利为基础,以国家为载体,具有外倾性和排外性,体现并维护族群利益与扩大利益而表现出扩张与侵略的矛盾特征。欧洲各国强烈的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及其实践正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战后对欧洲彻底衰落的反思,导致了欧洲区域政治上对国家民族主义的超越,即超国家治理。首先,超国家治理是建立在具有普世性的自由和民主之上的,以生命个体之自存与延续得到普遍尊重为基本内涵,族群的血缘、地域、文化同质性认同理念被扬弃;其次民族国家的固守族群个体实利模式被打破,创建起具有普适性的利益协调机构来实现生命个体的实利追求。欧洲一体化的政治实践说明,人类社会在政治上超越民族国家之藩篱是可能的,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和机构设置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钢琴发源于欧洲,但纵观钢琴演奏艺术发展史,钢琴演奏艺术的历次跃升都与广泛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和智慧紧密相连。21世纪的钢琴界在新时期应汲取新的文化养料,实现钢琴演奏艺术的更大提高。中国道家哲学美学中合乎规律又超规律的审美理想、超功利性的审美态度、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对提升钢琴演奏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有益。  相似文献   

9.
建立单一市场是推动欧洲一体化的核心理念。从经济一体化向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一体化的延伸,诞生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研究区的战略构想。人员流动是"双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先议题。通过持续推进学生、教师、行政人员以及研究人员的跨国流动,激活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研究区的人力资源活力。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流动战略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孙益 《教育学报》2008,4(2):26-32
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一词中“民族(nation)”观念的形成,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中独特的组织结构“民族团”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世纪大学在“nation”观念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民族团”组织在中世纪大学中的普及和发展,“nation”一词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和深化,从一个有着贬损含义的外来人的群体转变成为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观念、共同文化、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的团体。这样的组织结构不但影响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也在整个欧洲产生了政治上的影响力,既加速了中世纪大学国家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觉醒,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把声乐划分为三种唱法,即欧洲传统唱法(中国称它为美声唱法)、中国民族唱法、欧美流行唱法(中国称它为通俗唱法)。有些人至今认为,只有欧洲传统美声才是科学的,其他唱法都不科学,甚至提出:中国民族歌唱演员、  相似文献   

12.
哈贝马斯《公民身份和民族认同》一文,集中表达了哈贝马斯对民族国家理论问题的理解,哈贝马斯对欧洲民族国家演变中自身内在矛盾,以及在东欧剧变、欧共体的成长发展、欧洲移民潮这些重大事件中欧洲民族国家自身所暴露的一系列矛盾作了深刻的、概念上的剖析。在对欧洲民族国家问题的思考中贯穿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在对资本主义民主寻找规范论证中也推进了其交往理论。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述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作用,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使欧洲基督教意识形态成功地实现了从中古向近代的过渡,二是实现了政治、经济权力的大转变,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成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是为控工欧洲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缘政治、国家格局与国家对外战略的相关性不言而喻,而对联邦德国的影响尤为显著。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基于此认识,选择了欧洲联合战略,这不仅直接反映了联邦德国政府对欧洲事务的态度,而且体现了对国家利益的深远考虑。对联邦德国而言,阿登纳欧洲联合战略既是一种策略的选择,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同时,它实现了主动与被动、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不仅对德国,而且对欧洲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斗争是一种历史斗争。在世界近代史领域内,我们重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近代民族斗争历史的了解不能就此却步。如果我们从全球角度来考察近代历史,自然能看到,民族斗争同样是欧洲近代史的主要潮流之一。过去我们在世界史科研和教学中,也曾分别涉及爱尔兰、西班牙、德意志和波兰的民族问题,但很少将民族运动视为欧洲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分析,阐明它在欧洲具有普遍性。民族斗争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反封建斗争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将民族斗争作为欧洲近代史的主要潮流之一加以申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想。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民族文化传承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试着将生命教育融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当中去,通过二者的结合,找到一条民族文化传承的新道路,让民族文化传承在新时代换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辨析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历史反思与体系重构的意义,构想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的新体系,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科学化和健康化,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欧洲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同一性和欧盟历史发展的关系。探讨欧洲文化认同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历史渊源和前景发展。欧洲民族理论构建的历史根源现实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抓住机遇,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欧洲从1999年开启了博洛尼亚进程,致力于在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而其中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想、提出、发展和完善过程,以及《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标准与准则》的内容、原则和实施过程,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博洛尼亚进程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重大举措的博洛尼亚进程,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建构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旨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兼容性,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重塑欧洲高等教育的辉煌.1999年6月,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提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具体构想、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其后,经过历次会议特别是5次部长峰会的评估和改革,逐步形成"学位体系建设、质量保证、学位互认、促进流动、联合学位、终身学习、社会维度和机会均等、提升就业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等新的行动目标,并在学制改革、质量保证、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的伦敦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化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区".从<索邦宣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到EHEA的形成规模,从当初的4个发起国到现在的46个成员国,博洛尼亚进程走过了10年,其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日益完善,原则广受认同,且一直处于发展、改革和完善之中,致力于协调进程在各国实施进度的差异、保持进程趋同化发展中的多样性、寻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区域性合作和竞争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