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糸,甲骨文作,小篆作,丝的象形。《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徐锴系传:“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段玉裁注:“细丝日糸。”《管子·轻重丁》:“君以织籍籍于系。未为系……”戴望校:“安井衡云:系当为糸。五忽为糸,十糸为丝。”凡糸之属皆从糸,糸部之字多与丝麻绳索有关,今择其要而略说之。  相似文献   

2.
糸,甲骨文作,小篆作,丝的象形。《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徐锴系传:"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段玉裁注:"细丝曰糸。"《管子·轻重丁》:"君以织籍籍于系。未为系……"戴望校:"安井衡云:系当为糸。五忽为糸,十糸为丝。"凡糸之属皆从糸,糸部之字多与丝麻绳索有关,今择其要而略说之。按词的类别意义,糸部字大  相似文献   

3.
<正>(73) 緥:从糸,保声=从糸,从保,保亦声 《说文》:“緥,小儿衣也。”而“保”即“緥”的古文。又《中华大字典》云:“緥……古多假借保、葆字。” (74) 緟:从糸,重声=从糸,从重,重亦声 《说文》:“緟,增益也。”段注:“增益之曰緟,经传假重为之。”王筠《说文句读》:“緟者,重之分别文。” (75) 縒:从糸,差声=从糸,从差,差亦声  相似文献   

4.
“[每糸]”字为“从每.从糸”的会意字.其形体义为女性头发用丝绳盛饰之状.以此本义作为词义系统引申系列的起始点。“马髦饰”是名词性引申义.而“多也.盛也”则是形容词性引申义。《说文》认为“[每糸]”是“从糸.每声”的形声字,不确。  相似文献   

5.
铺:象声词,吹气声。元本《诈妮子》三折“紫花儿”曲;“呼的关上笼门,铺的吹灭残灯。”《元剧俗语方言例释》里,把“铺的”解释为“忽的”。这样解释恐怕是需得商榷的。四川方言中,常常把“铺”这个字音作为吹气的象声词来使用。如说“你铺的一口就将灯吹  相似文献   

6.
《氓》第三章后四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课本注释说:“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说得过去;女子沉溺在爱情里,那就说不过去了。”把“说”理解为“说得过去”。闻一多先生认为这里的“说”通“脱”(转引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这个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个咸亨酒店,这“咸亨”一词,课本既没有注明出处,也没有解释含义。我想对此作一简要的注释和说明,以供教学参考。《易·坤》:“品物咸亨。”这便是“咸亨”一词的出处。《说文》:“咸,皆也”;《玉篇》:“咸,悉也”。可见“咸”是程度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都”。《正韵》:“亨,音哼,通也”;《辞海》:“亨,通达顺利”。这样,副词“咸”同形容词“亨”合起来,构成一个  相似文献   

9.
先说“臣”。臣见《说文·臣部》:“臣,牵也。”近人杨树达在《臣牵解》里解释说:“臣之所以受义于牵者,盖臣本俘虏之称……囚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郑玄注《礼记》也说:“臣,谓囚俘。”孔颖达疏:“臣,谓征伐所获民虏者也。”最初,在战争中捉到的俘虏都被杀掉,到后来,战俘不再被杀戮,而成了会说话的工具——奴隶。郑玄注《周礼》说:“臣妾,男女贫贱之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一人一姓的家天下,对于王  相似文献   

10.
嘉庆《上海县志》在“沿革”及其注中,将古代华亭县东北的华亭海定为“盐场名也”。此说为前志所无,而于后则颇有影响。其实这乃是一种误解。查看《元丰九域志》中关于华亭的志文云:“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一十三乡,青龙一镇;一盐监,浦东、袁部、青墩之盐场;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从此原文看,说华亭海名称为盐场,只能是嘉庆志作者读错了断句,他把“三盐场”与“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联起来了的缘故。这一说法系出自吴贵芳所著《淞故漫淡》一书。作者对此说还另有些佐证文字。  相似文献   

11.
成语“戛然而止”往往被误写成“嘎然而止”。“戛”,读jiá,本义指一种杀头的兵器,引伸义为敲击或弹奏。“戛然”在古文里有两个含义:一是形容嘹亮的鸟声,如苏轼《后赤壁赋》就有“戛然长鸣”一语;一是指声音突然停止,如清代李绿园著《歧路灯》第十回:“那些看戏的轰然一笑,几乎屋瓦皆震,忽的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为什么“戛然”一词会有这样几乎相反的两个含义呢?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阐释《书经·益稷》篇,曾有这样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叔向贺贫》一文里有这样一句:“……,其宫不备其宗嚣。”《古文观止》里的《叔向贺贫》这句为:“……其官不备其宗器。”1986年5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的中国农书机械出版社出版的刘允声等人合编的《古文译注》里的《叔向贺贫》也是:“……其官不备其宗器”,请问这里究竟是“宫”还是“官”?!  相似文献   

13.
释“惶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这首《过零丁洋》诗,表达了他以身许国,大义凛然的气概,一向为世人传诵。但句中的“惶恐”却不作恐惧解,而是惭愧之意。这是宋元人的口语。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载:有一教官据错误版本《易》出题:“乾为金,坤亦为金何也?”考生觉得可疑,拿官本《易》来查对,原来是“坤为釜”。教官惶恐,乃谢曰:“某当罚!”这“惶恐”也是惭愧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讲“通假字”,讲“古今字”,其目的都是为了训释字义,以读通古籍。它们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很难严格区分。过去的训诂学家认为今字在《说文》里没有的,是古今字,借字与本字在《说文》里都有的,是通假字。这是不可靠的,如“悦”字《说文》里没有,段玉裁认为“说悦,古今字。”其实《孟子》里就有了“悦”字,如《孟子梁惠王下》:“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这怎么解释呢?  相似文献   

15.
联、连二字,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此说是否成立姑且不论,不少异形词和联、连不分有关则是事实。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连贯、联贯、联接、连接、连绵、联绵,联翩、连翩,都有两种词形。“联”是会意字,义为“连”。繁体字写作“聯”,左边是“耳”,右边是“丝”。《说文》的解释是:“从耳,耳连于颊;从丝,丝连不绝也。”有人觉得这一说法牵强附会,尤其是“耳连于颊”,在字形上没有着落。《汉语大字典》所引林义光的《文源》另有一说:“凡器物如鼎爵盘壶之属多有耳,欲联缀之,则以绳贯其耳。”这倒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正> 邵则遂同志《用训诂方法辨析同义词一文》,其所以能提出“‘会’字是‘人的相合’”的观点,是基于这样一种结论,即:引《说文》“会,合也,从△曾省,曾,益也”引《说文》“△,三合也,从人一,象三合之形”,然后将“△”所表示的“从人一”,代入到“会”所表示的“从△曾省”去,于是这就有了“会”是表“人的相合”的结论。很明显,这种用“代入”释“会”,看来也在“用训诂”,引《说文》,其实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7.
李白《蜀道难》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一句,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说:“胁息,鼻不敢出气,唯有两胁暗暗地运动,用以换气。”这个注解沿袭《通鉴》注解“胁息者,屏气鼻不敢息,唯两胁潜动以舒息耳”,把“胁息”之“胁”理解为“两胁”之“胁”,字的读音和意义都有失误。“两胁”之“胁”,读xie。《说文》:“胁,两膀也。”《释名·释形体》:“胁,挟也。在两旁臂所挟也。”  相似文献   

18.
人们通常都说“头破血流”,成语辞典里也收了这一词条.可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描写那位老妇人被人力车工人车把子带倒时却用了“头破血出”一词。一字之易,极有道理!有人说,“头破血出”是名绍兴上话,是个优秀的方言成语,这有《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倪大白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为证。除《一件小事》外,鲁迅还在《呐喊·端午节》中写过:“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教员们因为向政府去索欠薪,在新华门前烂泥里被国军打得头破血出之后,倒居然也发了一点薪水。”其实,“头破血出”古已有之。曹雪芹和《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寄闲情,淑女拿情书”中已用过了。那是小霸王薛蟠用碗砸了张三之后,张三娘在县官面前所说的:“我的青天老爷:小的就唬死了!跑到那里,看见儿子头破血出的躺在地下喘气儿……”这又似乎与绍兴方言无关。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俞平伯先生说:“别枝,另一枝。词意谓鹊因月明,惊飞不定,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别’乃形容词,若作动词,释为离别之别,意虽亦相近,即与下文‘半夜’不对偶。”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云:“明月句:月光惊醒了树上的乌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此用其意。别枝,另一枝,斜枝。”胡云翼《宋词选》与此说相  相似文献   

20.
曾经听到一位老师在讲授《论语》时,把“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解释为反省三件事,把“三思而后行”的“三思”解释为思考三次,这其实是不确切的。在汉语里,“三”有实数和虚数两种意义:实数指确定的自然数,也就是二加一所得之数;虚数则泛指多数或者多次。清代著名学者汪中写有《释三九》一文,从古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论证此事,早已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