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社会的新经济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实现相应的变革。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借鉴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培养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适应信息社会,进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变革与信息社会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令。  相似文献   

2.
共生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中学校教育技术的运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学校中的教育技术以“优化”思想为核心,体现的是一种“精炼”范式,信息社会中的学校教育技术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将由“精炼”范式转变为“共生”范式。“共生”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技术性共生:虚拟与现实的共生;2.社会性共生:人与媒体的共生;3.文化性共生:多元信息的共生。实现共生的策略是“和而不同”,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则必须依赖两种措施,其一在观念上必须培养社会成员的一种“尊重”意识,其二在技术层面上必须以“维护”取代“开发”成为首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正在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也在引起教育的嬗变,一种新的形态的教育——信息化教育正在形成和发展。教育的许多基本概念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准备应对这些变革。  相似文献   

4.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给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工作者在印接信息社会发展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要看清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信息时代中,社会热点问题较多,社会各界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将该类问题引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来,这不仅能够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会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现实语境。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一方面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内容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要纠正诸如定位不明确、与教学结合不紧密、缺乏长期规划等一些认识误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必须建设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信息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学军 《教育探索》2000,(11):79-80
在信息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改变教育生产的落后方式,用信息技术武装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高速公路所包含的各项先进技术成果,诸如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给教育的手段、方式、条件、教学效果乃至教育的主体、客体和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的化和新的拓展。  一、变化  高新技术的发展,从已经显现的迹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由于信息环境的改变,也引起了教育过程的一些特定变化。现概述如下:  1受正式教育者年龄范围拓宽。这是由于知识和信息快速增加而导致各行…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不以竞争现有资源为出发点、立足探索未知、倡导精英教育和超前教育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战略——先行教育的概念,分析了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行教育模式和信息社会中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景,论述了基于大数据及控制理论建立基于智能控制的教育创新发展平台的设计和评价准则。该研究旨在超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思维、可以应对未来挑战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面向信息社会的创造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信息社会里,每个公民是否适应社会变迁和科技、经济竞争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公民个体的创造性品质。公民的创造性品质形成的过程中,创造性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创造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实际产品,又能使学生精神境界升华,提高精神素养。  一、创造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创造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  科教兴国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广的要求,国要“兴”,教应“新”。教的“新”从何而来?只能从创造教育中来。创造教育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是对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信息社会的特征、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影响的分析,提出了信息社会中的教育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微观高等教育思想对高校课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思想是影响高等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入分析这种影响,对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思想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微观高等教育思想包括学校观、办学观、人才观、知识观、认识观、课程观、教学观与学习观、教师观与学生观、以及质量观等九个范畴。章分析和研究高等教育思想的这些范畴对高等学校课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IT)以及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与研究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信息化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管理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现今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上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展现了多方面的显著优点,形成协作型与服务型相结合的开放式管理模式(T型模式),因而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继而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学生学习成果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质量也始终是衡量学生学习的最终落脚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各方日益重视对高校办学质量的问责。在这种问责背景下,高校不得不通过教育质量评估的方式向政府及社会大众提交答复。学生学习成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应对外界问责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 ,它将会使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师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效率、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关注人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我国高校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重物不重人”的偏差是与这一目标相悖的。针对这个问题,高校教育信息化应该强调以人为本,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教师、管理者的发展,并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它将使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教师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效率,教育规模、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试论融入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的背景下,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被看成是达到诸多新期望的手段, 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现教育终身化和建立学习化社会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也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量, 并且出现越来越融入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趋势; 作为学校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接点和桥梁的高等教育要主动变革, 积极应对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带来的挑战, 并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建立学习化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非职业舞蹈教育作为高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殊的目的和意义。普通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和组织舞蹈社团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非职业舞蹈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素质。  相似文献   

19.
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及当代教育的特点,大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他们步入社会有着重要意义,要从直接实践途径和间接实践途径入手,改进和完善各种实践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国外高等教育消费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公共服务品向可市场购买品(tradablegood)转变,高等教育产业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潜力巨大的投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