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做好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高校教育服务职能,已成为众多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南大学在校研究生为样本,对研究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优化研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研究生择业教育、帮助研究生顺利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依据。中南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985、211”综合性重点大学,其调查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为其他同类型高校研究生择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既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家庭、地区、生活环境、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本文运用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理论,通过分析家庭因素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影响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途径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直接反应了学生就业后服务社会需求质量,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改革意义重大。通过对重庆某高校的学术型硕士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深入分析在校培养各因素对研究生毕业后职业发展状况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校培养因素可包括实训实践、课程教学、挑战性研究、成效关注和职业导向五项因子,并且这五类在校培养因素分别对反映职业发展状况的收入、职称、职位、职业发展前景、社会贡献度等指标具有影响。最后,笔者基于此,提出"提高培养质量,提升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生培养改革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自行设计的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从毕业生择业结果、择业途径、择业意向及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等方面,对广州市属高校2010届毕业生择业行为及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持续扩招,高校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国际金融危机等对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研究生就业择业产生一定影响.文章论述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研究生的就业择业现状,分析了部分研究生错误的就业择业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当前就业择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对大学生、高校甚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对就业制度的骤然变换,大学生们到底怎么看待?1999年4月,笔者对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择业及分配政策变化问题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返回率81%,其中有效卷403份,占99.1%。调查内容包括影响就业因素、学习成绩、求职面试的态度,所学专业,学校的推荐,学校的声誉,家庭指导与社会关系,是否党员、学生干部、学生在校期间获奖情况、知识结构、外语、计算机水平、综合素质等基本因素,及是否愿意自主择业、有何见解及建议?关于具体择业的方向?就业问题上的要求与愿望?对学校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研究生心理压力问卷的形式,对广西9个高校的360名研究生进行测查,探讨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现状和特点,以及它们及其各维度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婚恋状况、培养方式的不同水平上的情况及差异,为研究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学业、就业、经济、爱情婚姻、人际关系、身心健康、成就需要等七个方面,其中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生心理压力主要受性别、专业、就读大学的层次、培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硕士研究生就业不仅关系到硕士研究生的自身未来事业发展,而且影响到国家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的长远规划。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择业观念,以及人事制度与硕士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部分不相适应,给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硕士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是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用人单位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等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就业市场本科学历不能占有绝对优势的时候.有更多的学子又拿起了书本准备攀登硕士学历高峰.但三年的努力、无数的付出,能否开创一番广阔天地?研究生就业如他们想象的一帆风顺吗?研究生就业状况如何?在校研究生怎样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这是准备考研、正在读研和即将毕业的研究生的困惑。究竟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如何呢?一些高校的统计数据也许能给他们答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文科、理科、工科三大类,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和择业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我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流不动"的问题。本研究对在籍研究生开展择业观念调查,并对近5年毕业研究生基层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女生就业心态不如男生良好,就业心理和思想压力大;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到基层就业,但是女生意向到基层就业的比例偏低;基层地区吸引力偏低,且和学历呈负相关;女生除基于个人理想信念和注重个人成长发展外,更看重基层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近5年毕业研究生女生基层就业人数和基层就业率低于男生。面对女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基层就业问题,从国家政策、高校、家庭和女研究生就业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硕士研究生就业观是影响研究生就业选择的关键因素。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对34名硕士研究生展开面对面访谈,采用NVivo12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三级编码,从就业期待、就业评价和就业认知三方面分析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现状,构建生成硕士研究生就业观结构模型,并给出了新时代如何加强就业观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时下硕士研究生就业遭遇尴尬,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够科学合理。高校应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美国先进的培养经验,完善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使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以缓解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更为严峻。就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就业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我国各大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帮助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的一个核心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阐述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为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提出若干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凸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从深层次探讨和研究硕士研究生的择业心理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对其不良择业心理提出有效建议,从而建立以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支持系统的干预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Third year undergraduate and fourth year honours students in a large university economics department were surveyed for this study with a view to some resolution of how honours participation rates might be improved (and hence the pool of potential postgraduates enlarged) when goo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re available to three‐year graduates. Reasons why students choose to do or not to do an honours year a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ir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circumstantial factors, previous assessment, course structure and perceptions of market demand for honours graduates, opportunity costs and career paths. The results draw attention to ways in which more students might be attracted to the honours stream, the honours year and beyond.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federal bodies must share this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部分部属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进行的就业意向调查显示,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的因素有择业的清晰度、就业成功信心度、考虑就业的时间、学校的就业指导以及就业渠道的选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自身应降低就业期望,促使就业意向选择更加理性,减少功利性,增强就业的针对性,将有助于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四川省五所高校491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女研究生在经济困扰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女研究生在就业和经济困扰上有显著差异;男女研究生在婚恋和经济困扰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研究生在解决遇到的困扰时较多地使用自我解决和寻求外界帮助等积极策略,但有极少数人使用消极策略.女研究生的困扰问题应引起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视,高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育对策,促进女研究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入学年龄日益年轻化、社会竞争加剧及政策经济等因素,使研究生面临的学业、就业、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研究生心理健康及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从研究生危机事件的典型案例出发,剖析研究生群体压力源的产生,并针对这些研究生自杀案例暴露出的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不足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