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陶行知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一位高产的诗人。在陶行知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寄托着诗人开启民智的伟大理想,蕴藏着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现象。通过对陶行知诗歌的归纳和分析,明确了陶行知秉持教育性、战斗性、大众性的诗歌创作理论;同时通过大量的语言事实,揭示了陶行知诗歌语言的原生性和艺术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段奇 《家教世界》2013,(7X):244-245
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细腻、精致、绮丽和唯美,仿佛是人们惊诧的目光里绽开的一朵瑰丽的奇葩。与其说这是一部电视连续剧,不如说它更像一篇诗化的传奇,一首唯美的乐章。①李少红这位由第五代电影转入电视剧制作的导演,承袭了第五代艺术电影制作的风格,注重美感的追求。她的电视剧作品在构建美,在追求"唯美主义"中,直接切入的是人生的本真意义,挖掘人性的深层内蕴。跟时下那些热闹而仍未脱粗糙、粗俗的电视剧制作相比,李少红以唯美诗化的电视语言,走了另一条出精品的道路。本文试从一个电视剧爱好者的角度,对《大明宫词》唯美诗化的语言作一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言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兴盛于明末清初.《菜根谭》作为清言中的代表作,由明代洪应明所作.自其出版之日起,就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因此,对其英译本进行研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探讨《菜根谭》英译本中诗化语言的再现,以期阐明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似乎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无法调和的两个极端,在人类学理论中,这二者就表现为“结构”与“能动性”的对立,由此引发了许多学术争论。为了寻找这二者的契合点,以便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辩证关系,布迪厄著《实践理论大纲》一书,使用并发展了“惯习”“场域”“实践”和“能动者”等术语,建立起了一套实践理论。萨林斯也是实践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著《历史之岛》提出了实践的变化会以一个不同的方式带来系统变迁的模式,从而把二者还原成认知问题、既有的认知图式和偶然发生的事件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提出了“并接结构”等概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诗歌鉴赏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学生在高考中的薄弱环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中国的优秀的古典诗歌都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的产物。情、景是构成诗歌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讲,要想让他们走近古典诗歌,不断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就必须理清古典诗歌中景和情的关系,《沁园春·长沙》虽是一首新诗,但是集中体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景和情在结构安排和内容选择上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引进并建立社会语言学以来,在社会语言以语言问题,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语言应用与语言规范,语言接触与语言交际,语言与文化,语言变异,领域语言,濒危语言,双语双方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于王维与华兹华斯的诗歌语料分析,从图形/背景理论的"空间关系"和"时间事件"角度分析两者所代表的汉英诗歌语言,发现汉语诗歌多通过"空间关系"体现图形与背景,而英文诗歌不仅使用"空间关系",而且运用"时间事件"加以体现。本文认为这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及英语的时间性特质息息相关,这也体现了汉语的空间性思维及英语的时间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神奇的极光》是一篇科学说明,章通过形象的描述、通俗的比喻和准确的概括,使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读喜爱。高中语新教材对该的语言进行了大胆的修改.使之变得更加准确、简明。将修改后的《神奇的极光》与旧教材中的原相比.  相似文献   

9.
明显受到中国诗歌影响的意象派是美国新诗运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派别,它对美国现代诗乃至20世纪世界诗坛产生了特殊的影响。意象派对中国古典诗歌所作的借鉴,可谓有得亦有失。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作为意象派的代表作,在意象的创造、处理方面深得中国古诗之奥妙,是一首著名的意境诗。由于意象派更看重意象本身,对意象的象征、暗示、比喻作用处理得非常隐蔽,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到诗作的深度和境界。  相似文献   

10.
曾惠兰 《考试周刊》2011,(48):54-54
作者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案例为例,认为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该以诵读为主,让孩子在读中理解、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应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孩子挖掘出字里行间的情感.感悟诗的意境,使孩子读懂诗,爱上诗。  相似文献   

11.
林白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她深谙文学的情感性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她让她的诗情弥漫在散文的字里行间中,因而其散文也具有了打动人心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林庚先生毕生创作并潜心研究中国诗歌,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中国诗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的节奏音组和半逗律的理论创见,丰富了对于中国诗歌民族形式的理性认知,并为格律新诗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石;他在楚辞、唐诗和诗歌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开创了中国诗学研究的新局面;他人格精神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下中国诗界也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师道乃元代颇有成就的大学者,在学术史、思想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且于文学亦有造诣.<吴礼部诗话>比较集中地表述了吴师道的论诗主张,而此书自元代便有散佚,后世流传不广.本文考述<吴礼部诗话>的流传及版本情况,进而论述了吴氏的诗学主张.吴氏以理学名家,且又深晓文情,论诗文,崇气节,尚立意,注意篇章建构、组织经营,强调实际经历对创作、鉴赏的重要性,皆能从大处着眼;而谈论诗艺,亦能细大不捐,皆有一己之体味,非率尔之言,值得珍视.在论诗及辞、论辞及事之时,特别留意于文献辑存,为厉鹗编纂<宋诗纪事>所珍重,辑录遗佚,多有补益.是书在元代诗话史上,有着比较鲜明的理论色彩和独特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贺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提出了"知行不分先后"、"知行永远在一起"、"知行平行"等观点.贺麟的新"知行合一"观,对当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大钦现存诗歌共有248篇,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从中可窥见作者的由仕而隐的心路历程。他的田园诗,往往通过对农村景物的描写表达归隐的心情;咏怀诗表达的是仕与隐的矛盾心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写景诗则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相似文献   

16.
“朦胧后”诗派诗人们有很自觉的诗歌语言意识,他们的诗歌创作实验展示了雅克布森所说的诗性语言的功能,他们的探索是对艺术语言表现能力的探索,但其创作实验在语言方面也存在三个谬误:1、能指泛化,2、语言粗鄙,3、残缺,扭曲,滥用空白等极端行为。这导致了人们对这个诗派存在价值的怀疑,尽管这批诗人们时时有独到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林则徐在流戍的过程中,因为环境的变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所以写出大量异于以前的诗篇。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赠别唱和诗、写景抒情诗、竹枝词。这些诗有着多姿的风格,突出的艺术成就,炽热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真诚热爱,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些流戍诗既是他诗集中的杰作,也奠定他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全语言教学的教育观有其厚实的理论基础,并与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诸多见解契合,全语言教学理念所付诸实践的具体做法乃是验证全语言教学的重要指标,使其成为教育革新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思潮.对于全语言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可以说是对语言、学习、课程、教学四者重新思考的教育哲学观点,所以,对于全语言教学的认识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9.
林逋的隐逸是内心的归隐,是心灵的自由和淡泊,而不是割断与世事的一切联系。他的酬唱赠答诗和送别诗数量颇多,几占其诗作总量的一半。这些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悠然自得的生命本真状态、待人的热情与真诚,以及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