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对于盲人并不陌生,但对于盲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却不甚了解。毕飞宇的《推拿》为我们推开了一扇窗,我们透过它可以去了解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们,他们和健全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也有纠结和快乐。  相似文献   

2.
付春霞 《文教资料》2011,(22):19-20
关注盲人的小说少之又少,《推拿》会让读者发现一个有着不一样思维方式的心灵世界。盲人永远也看不见阳光,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们只能靠自己的耳朵、鼻子、手去感受世界。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了不仅仅属于他们的悲喜人生。虽然这个群体是小众的,但这部小说是令人尊敬的。  相似文献   

3.
从毕飞宇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首部描写盲人的小说《推拿》去探索一个未知世界。通过对小说人物命运感知,剖析残疾人另类存在方式以及真实心理,包括他们的心酸困苦,爱恨情仇,以及他们如何突破黑暗这个生命最大的障碍,证明生命存在价值,获得一个内心真正光明。并通过他们的生命姿态与我们正常人相通之处,展示其警醒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在当代文坛有着重要的地位。毕飞宇深谙张力因素在文学文本中的特殊作用,在《推拿》中完满地呈现出三组显著的艺术张力:盲人的自食其力与健全人的企图不劳而获形成巨大张力,体现作家对盲人真诚的讴歌赞美以及对健全人的批判;叙事结构上日常现实与虚幻想象形成的张力贯穿小说始终,推动故事的发展;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同情与残疾人对自身尊严的极力维护形成的艺术张力体现作家深度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一线教师是学生小说阅读的领路人,对小说的阅读应有更为专业的姿态。笔者阅读了毕飞宇的《小说课》,认为他为小说文本化的解读提供了两条新的路径和策略:一是以鉴赏者的姿态读小说,即不忽视形式上的建构;二是以创作者的姿态读小说,即推敲作者的写作思维。这种策略及方法,如能被一线语文老师和学生真正掌握,并形成解读能力时,语文素养的提升,便不再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6.
7.
毕飞宇长篇小说《推拿》以盲人为创作视角,反映现实社会的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在盲人与自我关系中,叙述着个体生命的异化之痛;在盲人与健全人关系的异化中,闪射出二元对立的叙事张力;在盲人与主流社会关系的异化中,呈现出整体对个体的心理施压与尊严践踏。《推拿》中的异化现象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性开掘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8.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以盲人生活为表现对象,就其主题而言,富有多重意蕴。书写了特殊群体的生活,塑造了群体形象;演绎文学的永恒主题,写盲人的爱情;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叙述中渗透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由此而生的悲剧感。  相似文献   

9.
《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毕飞宇在《推拿》中以很小的切口入手,以一个推拿店里一群盲人的生活为中心,去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并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作者站在盲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世界,进而细微彻底地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而真实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本文以《推拿》中的一群坚强乐观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她们进行比较分析,让我们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盲女们的多彩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推荐理由·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本,作家王安忆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应该说小说是大部分学生最爱读的一种文学体裁,但传统小说教学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四大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已成了小说教学的公式。这种公式般的教学已远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需要。作  相似文献   

11.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可以说是他小说创作生涯中的一次冒险.作家以深入人物的生理与心理的描绘来体现处于社会底层的盲人推拿师的生活.毕飞宇欲意让读者看到盲人推拿师的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并非令读者关注其"盲目"的本身.从这部作品中,人们勘探到了盲人不为人知的曲折生活及其在"黑暗"的世界中依旧拥有光明的心灵美特质,从而洞穿了正常人对盲人的某些自以为是的认知偏见.  相似文献   

12.
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大家,心里真的很高兴。因为我本人对这篇文章有很深的感情。惟一抱歉的是,由于过了许多年,文章的作者我已经渐渐淡忘,绞尽脑汁回忆了很长时间都无济于事,我想这也无大碍,起码,文章还在,不是吗?  相似文献   

13.
《轻轻推开一扇窗》是一首现代的中国艺术歌由,最开始是运用民族唱法演唱,在新的观念下,运用了民歌羹唱的演绎方法来演唱,本文就是针对民歌莫唱来分析和理解《轻轻推开一扇窗》这首歌曲的。这首歌曲线条柔和,感情丰富,由浅入深的将歌由情赢带八人心,这首作品也成为了声乐演唱中对情感把握和演唱技巧历练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青衣》中的主人公筱燕秋因在“奔月”中钸演“嫦娥”而一炮走红,自此她便生活在艺术的幻想之中,无论是时间的流逝、人生际遇的变换亦或是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的步伐都没有挽留住那心高气傲、不愿苟于俗世、不知悔恨为何物的“嫦娥”.于是她走了,飞了,带着存活于自己心中的那唯一的理想,执着而无奈.本文主要从《青衣》中的各种人物关系的角度来阐述主人公筱燕秋的命运及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推拿》荣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之后,很多人专注于研究其盲人形象、研究其作品主题,并深入探索其内涵,却鲜有人研究其作品表现张力背后的基础及"动力机"——语言。论文着力探讨毕飞宇在《推拿》中语言艺术与叙事文本的联系,并探析作者是如何透过字词活跃读者的想象力,完成使读者认识盲人,了解盲人,与盲人一起"生活"的文学活动的。  相似文献   

16.
毕飞宇不是一个专断的作家,他是经验的书写者与诉说者,他的小说始终弥散着一种开放的气韵.在发散开来的艺术空间里,表达着一个主题——认知的阻隔与生命的局限.甚至可以说,这是毕飞宇小说创作始终如一的母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分析了小说《推拿》中盲人推拿师形象的自我意识,主要从心理学上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论述了作品中盲人形象借由时间的"分水岭"所建立的充分的自我认知、以强烈的自尊心为主要特征的自我体验以及在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中实现自我的调节和完善。作品对盲人自我意识的深入挖掘和充分表现,使得盲人形象及其自我意识有一种深刻的普遍性。读者在盲人的困境中看到了人类普遍面临的"自我存在"的困境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理解的障碍,又从盲人的自尊自强中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人自我拯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最近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推拿》,是毕飞宇的一本关于盲人的长篇小说。毕飞宇本人不是盲人,但他年轻时的特殊经历,使他与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写出来的盲人活灵活现。通过《推拿》,能让人们了解盲人的内心世界、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与健全人的不同之处;能让人们在保护盲人自尊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理解和帮助:更能让人读出背后的各种人性来。  相似文献   

19.
以少年小说与动物小说创作著称的儿童文学作家金曾豪,拗不过乡土江南的蛊惑,情不自禁地以《蓝调江南》表达了对自己儿时江南的喜爱。金曾豪在这部作品里倾注了一以贯之的感悟力和灵气,为读者构建起一个以“蓝调”为指称的充满情味和况味、宁静而和谐的诗意江南。推开那扇“蓝调江南”的木格子窗,读者便会明白那个金曾豪念想的少时水乡小镇是如何铺就了他柔软而完整的性灵,并被那样一种美好的人性、淳朴的乡情、宁静的意境所打动。  相似文献   

20.
《玉米》系列小说敏锐地揭示了女性复杂的生存景观,是毕飞宇悲悯情感的贯注。文章从毕飞宇小说中女性生存突围的困窘出发,从无常命运遭际下的生存疼痛、极权话语下自我价值建构的艰辛、女性群体内部的畸形争斗这三个层面对此论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