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第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马琳直拍横打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直拍横打技术在比赛中使用频率低且得分少,是传统直板打法的辅助进攻手段.其作用主要以拉下旋球起板抢攻为主,在判断清楚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直拍横打接发球抢攻,效果良好.(2)在传统直板打法中直拍横打与推挡可以并存,但配合到一起交替使用的前景不容乐观,在训练中,应该充分考虑直拍横打与推挡存在一定信息干扰的客观因素,有选择的进行组合训练.(3)直拍横打与正手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组合到一起配合使用,正手与横打顺利的结合是直拍横打技术成功的嫁接到传统直板打法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运动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传统的直拍左推右攻打法反手缺乏进攻能力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在此背景下,通过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创造了直拍横打打法,攻克了反手不善进攻的技术难题,使得直拍打法在国际大赛中再放异彩.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当今世界顶尖直板运动员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直拍横打打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合理的对策,以丰富乒乓球理论,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乒乓球"直拍正胶"与"直拍反胶"打法对球的速度和旋转之间的实验比较,阐明了直板反胶相对于直板正胶在快攻方面更具有优势,对我国直板反胶打法在速度与旋转的稳定性与威胁性上是一种丰富和完善,并为"直拍反胶快攻"打法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是我国的两位直拍运动员马琳和王皓的对决,马琳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直板快攻型打法,王皓采用的是直板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结果是马琳以4:1战胜王皓.依据三段统计法将本次比赛按发抢段、接发段和相持段进行得失分的统计,并且将所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找出马琳、王皓本场比赛中技战术上存在的差距,试图能为他们将来在技战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皓,吉林长春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现役运动员.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师从薛瑞昆;1999年升入国家一队,逐步成长为主力队员,同年夺得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作为直拍横打的第一人,王皓的技术动作具有鲜明特点,从开始练习乒乓球时候就放弃了直拍的反手推挡,用横打技术代替推挡.右手直握球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技术全面,稳中带凶,正手抢拉,作为直板选手,他的反手直拍横打技术堪称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乒乓男队马琳、王皓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访谈、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直拍快攻打法在技术、体能、心理、战略战术方面的优势;找出了直拍快攻打法急需解决的问题;探讨了直拍快攻打法今后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在经历了器材、规则等大幅度的革新、变动之后,直拍快攻打法仍可生存,并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直拍进攻型打法作为我国乒乓球的传统打法,在我国乒乓球发展史上创造过无数辉煌,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对直拍进攻型打法的历史、现状以及马琳、王皓在奥运会和世乒赛上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直拍进攻型打法是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是我国的传统打法,在中国乒乓球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创新,直拍打法似乎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整体显得相对落后。从事该打法的运动员越来越少,有一种逐渐淡出乒坛的迹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详细阐述了该打法历史渊源及技术现状,探讨了直拍打法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白洁  程虹  张琳 《考试周刊》2008,(19):137-138
直拍横打即直拍反面进攻技术,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独创的一项反面击球技术,此项技术拓宽了直拍打法的球路.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直拍横打的技术特征,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的直拍横打技术的教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的传统直拍打法在不断的向前发展,在世界乒坛保持着先进的地位。在2004年卡塔尔多哈举办的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的直拍打法再次站在了世界的最高点。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将成为大多数直拍青少年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我国乒乓球青少年直拍横打技术训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军 《中国教师》2009,(Z1):270-27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等方法研究我国优秀直拍打法运动员前四板技术的步法特征,直拍打法运动员要想攀登世界乒坛的顶峰必须有出色的步法,通过对世界优秀直拍打法的代表人物马琳与王皓前四板技术对应步法的研究,为今后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淼 《华章》2012,(17)
乒乓球不同类型打法技术组合的模型,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完善.我国最早是在七十年代初期形成的,主要的组合有:直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组合;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组合;横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组合等.要想提高训练水平,应该加强对技术组合分析和不断探索,在前人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为基层业余或专业训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黄廉 《考试周刊》2013,(79):117-118
直拍横打指直拍运动员使用球拍反面的覆盖物击球。特点是能增强拍面控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前臂的力量。与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这种打法的反手技术(如拉、抽、弹、拨、挑等)更丰富多样,极大地提高了反手位的进攻能力,大大提高了直拍运动员在反手受压制情况下的转防守为进攻的能力,改变了直拍运动员在反手进攻上一直处于劣势的局面。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足见这项运动在我国受欢迎的程度。作为传统优势项目,中国的乒乓球技术现在越来越趋向普及化、平民化和大众化,一直站在世界乒坛顶端的中国乒乓球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和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直拍横打作为直拍新发展成熟的技术,其发展的趋势势必对直拍运动员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以王皓为代表的直拍两面拉打法逐渐成为直拍选手的主流打法,研究其在重要赛事中的技战术表现意义重大,也逐步受到重视。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法和三段指标法对王皓在第28、29两届奥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王皓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和相持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两届奥运比赛中王皓得分率和失分率最高的阶段在相持段,其次是发球抢攻段,再次是接发球抢攻段。(2)直拍横打的确弥补了直拍选手在相持段的反手劣势,但是直拍横打并不是最主要的得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直拍结合弧圈打法方面,其反手位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提高。采用直拍横拉弧圈球技术能够有效的弥补这种技术难题,被视作进可攻、退可守的技术手段。本文对直拍横拉弧圈球技术在乒乓球比赛中的应用,以及直拍横打与传统的直拍反手正面攻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不同打法类型的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和运动年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其高低顺序为:削球类打法>横拍两面弧圈打法>直拍类打法>横拍弧圈快攻组合类打法.削球打法运动员年龄主要在25~38岁区间,没有20岁以下运动员,后备人才出现断层现象;横拍弧圈快攻组合类打法年龄明显偏小且主要集中在21~24岁,人数较多,打法类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7.
横拍扇面攻打法以其奇特、凶狠的技术打法令人耳目一新,对付反手位弧圈球、半高球优于直拍反手和传统横拍反手攻球,更能发挥手臂功能,发力更充分,因而击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一、研究背景及现状随着我国乒乓球爱好者越来越多,横板打法在民间逐渐兴盛,直横对决在中国出现了空前的竞争状态。现在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大部分都选择横握:一是我国国家队运动员大多使用横拍,大家的从众心理强。二是直拍没有横板握拍舒服,因为长时间直握拍对手指会有一定的伤害,打球的时间越长对手指的摩擦度越大。三是业余的乒乓球爱好者的基本步伐普遍不好,横板能使自己的防护范围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自身的缺点。四是横板的反手位相对于直板来说  相似文献   

19.
横拍扇面攻打法以其奇特、凶狠的技术打法令人耳目一新,对付反手位弧圈球、半高球优于直拍反手和传统横拍反手攻球,更能发挥手臂功能,发力更充分,因而击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乒乓球弧快类打法运动员在国际大型比赛中的比赛视频进行组合技术运用统计学研究分析.研究证明,发球后抢拉和抢冲、接发球控制后转为抢拉、搓中转拉冲等组合技术是直板弧快打法中最常用的组合技术.发球后抢拉和抢冲、反手拉转正手拉冲、搓中转拉冲等组合技术在横板弧快打法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