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锐评     
正困惑中的"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201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公平感调查报告目前发布,多数公众积极评价近3年来教育公平的改善状况,但仍有26.7%的公众对彻底治理"择校热"缺乏信心,24.3%的公众不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燕赵都市报》3月20日)  相似文献   

2.
一在一次学习培训时,一位老师向专家发问:"为什么当前的家庭教育讲座都是说给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听的,从来没有民工的份?"专家一时语塞。我敬佩该老师的怜悯情怀和敏锐的洞察力。谁最需要依靠教育来改变命运?是挣扎在底层的人们。谁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来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是他们。可偏偏,社会对他们的教育支援更加苛刻。他们越来越难以借助教育来改变命运,何止学校教育拼不过他人,连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落后。越赤贫的人,越无力通过教育改变人生轨迹,于是,他们对教育的态度愈加  相似文献   

3.
<正>一在一次学习培训时,一位老师向专家发问:"为什么当前的家庭教育讲座都是说给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听的,从来没有民工的份?"专家一时语塞。我敬佩该老师的怜悯情怀和敏锐的洞察力。谁最需要依靠教育来改变命运?是挣扎在底层的人们。谁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来管教自己的孩子?也是他们。偏偏社会对他们的教育支援条件更加苛刻。他们越来越难以借助教育来改变命运,何止学校教育拼不过他人,连家庭教育也越来越落后。  相似文献   

4.
杜时忠等在《探索与争鸣》第7期撰文指出.中国社会长期涌动着一种渴望教育改变命运的激情。这些人将教育视为把握和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而顶礼膜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崇拜。社会上流行的对教育的迷信和崇拜,按照传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问题.我的第一个观点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引领未来”。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禾煦  瑞雪 《今日教育》2004,(10):5-7
这是一段光辉的历程,直辖7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早已和城市的腾飞紧密联系,一个主题穿越时空,坚定而鲜明——社稷昌隆,系于教育;重庆振兴,系于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人才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全国16个城市的2000位公众做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显示:“住房”、“就业”、“教育”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成为今年最受公众关心的”两会”热点。其中对“教育”包括如何治理教育乱收费、打击教育腐败等问题的关注度达到58%。  相似文献   

8.
7岁的孩子把《百家姓》背得滚瓜烂熟,是神童还是扼杀创造力的"被神童"?十几年的学习,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一场考试中拿个好分数,教育的目的是否已经被扭曲?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人,"读书改变命运"更像一场输不起的赌博。"起跑线竞争"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赌博"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在中国广为流传、最令家长感到焦虑的话。在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的第一集《起跑线上》中,教育专家说,"起跑线竞争"正在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潮流的反面。如今跨过"起跑线"看教育,教育更像一  相似文献   

9.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拼爹"等现象,使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产生怀疑,并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学术界对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教育既可能促进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也可能与社会流动无关,还可能加固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观照我国现实,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地位获得过程中的代际传承、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不对应等因素,都弱化了教育促进底层升迁性社会流动的功能。底层百姓面对困境而放弃教育的做法并不可取,但要改变现状,必须同时改变教育与社会。  相似文献   

10.
教育还能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找工作"拼爹"等现象,使人们对"教育改变命运"产生怀疑,并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学术界对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教育既可能促进低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也可能与社会流动无关,还可能加固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观照我国现实,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地位获得过程中的代际传承、教育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不对应等因素,都弱化了教育促进底层升迁性社会流动的功能。底层百姓面对困境而放弃教育的做法并不可取,但要改变现状,必须同时改变教育与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王建军 《考试周刊》2013,(13):188-189
一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公平是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理想。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弱势群体,这些在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都处于弱势的人群,其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势必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论题。以我园为例,2012年秋季共有852名幼儿,但弱势群体的子女却达208人,占幼儿总数的25.84%,他们因家境贫困、家庭变故、单亲家庭、身体残疾而处于弱势。通过召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变命运。统计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1.2亿,其中多为农民工,他们的学龄子女高达700万人。外来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理应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3.
教育公平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有了教育公平,社会弱势群体才有可能与社会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才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分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人生不是百米冲刺式短跑,而是马拉松式中长跑,起跑稍慢并不能对最终成就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能在起跑线上抢先,或者最起码能与别人同时起跑,谁又愿意在起跑的时候就落于人后呢?经过长期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扎根于社会意识中,公众普遍认同教育是人生最初起跑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城市家长打破头择校,农村家长一门心  相似文献   

15.
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结束了长达10年的无序教育状态,它标志着一个新教育时代的开启,"高考(知识)改变命运",这口号曾经那么响亮地激荡了一代代人的心灵……三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高考在越来越吸引公众眼球、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同时,它曾经的"功用"有没有变化?还是那么能动地"主宰"人们的命运吗?这里,以十年为一个阶梯,我们精心选取了考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三位中学教师来进行访谈,让我们共同从他们当初的高考经历、当时的高考选择以及对高考的一些"感悟",来品味这三十而立的高考。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一直都是教育界的核心问题,而影响社会和谐的农村教育公平问题更是教育工作的重头戏,今年两会期间,农村教育公平的相关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讨论的中心。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大,占据全国人口的80%,处于最突出位置的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民更希望后代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改变地位。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政策的失误等问题,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公平陷入尴尬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师》2013,(14):5-5
编者按:随着公众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教师教育问题往往被推上各种话题的风口浪尖。在出现大量教育问题、教育事故之后,公众的目光总会直接聚焦在教师方面,并寻求可行对策。因此,教师在今日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职责。这不禁引人发问:教师是拯救社会、拯救教育和拯救青少年的"灵丹妙药"吗?教师这个职业从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种种责任与义务吗?中国历  相似文献   

18.
《福乐智慧》是十一世纪我国西域喀拉汗朝巴拉萨衮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优素甫用回鹘文写成的一部理性思考的哲理长诗。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尤其是蕴含了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如人通过教育才能掌握"知识和智慧",有了"知识和智慧"才能达到"道德品质高尚"的境界,而"道德品质高尚"的境界是每个人"应有的德性",通过掌握知识改变命运及改变社会等,是一部以"人的生活哲学"或"人的教育学说"为主题的作品,堪称维吾尔族教育史上百科全书式的经典道德教育著作。  相似文献   

19.
大众高等教育下出现了不少教育失败者,他们中既有可见的毕业即失业者,也有不可见的"过度教育者"。教育失败的深层根源之一在于教育筛选的制度逻辑:教育宣称促进向上流动,实则已将弱势群体排斥;教育看似开放,人人可得,实则优势群体垄断了稀缺机会。作为一种位置性商品的教育文凭,是社会地位竞争的重要依据。教育失败者的出现及其遭遇即为上述逻辑运行和强化的产物。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幻象与诉求下,教育失败实为现代教育的病症,教育公平也遭受着拷问。教育的本质并不在于改变人的社会地位,好的教育应该使人立身做人,不受命运摆布。  相似文献   

20.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40):23
找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在6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公众观念的原因。公众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以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向公众宣传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是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途径。二是资源的原因。幼儿教育人力资源缺乏,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对学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