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阿莫那会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我认为阅读的愿望即是阅读期待,它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阅读期待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决定着阅读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下面我就"阅读期待"作一点探讨。一、"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决定学  相似文献   

2.
专业课学习之于研究生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才能学懂、学透、学深专业课呢?由于学科特点迥异,文科和理工科方向的研究生各有"八仙过海"的身手,但是,有一必备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屠龙计"——阅读原著,这也是取得科研全面丰收的"法宝"之一,是研究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课。我是学传播理论方向的,谨以我的传播学英文原著阅读"简史"为例,以彰原著阅读之于研究生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和阅读本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其实只有3件事: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方法。这篇文章先谈阅读习惯,有些家长的问题可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当然,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老师可以用少量的时间完成对孩子的阅读兴趣的激发,但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的、日常的事儿,需要家长多加关注。曾经有家长咨询我,能不能长期(至少5年)带他们家孩子读书,协助他养成阅读习惯,说实话,这我真做不到: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这种对"陪伴"  相似文献   

4.
2012年8月15日,2012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隆重开幕。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上海市长韩正在开幕式贺信中所说:"读书塑造城市的精神和气质,决定市民的素质和修养";二是著名作家王安忆在"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上所说:"对我来说,阅读那么自然而然,我有些可怜不会阅读的人。"……"没有任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它能开阔视野、丰富积淀、愉悦心灵。阅读不是平面的,而是由"选书""阅读""阅读反应""阅读分享"连成的一个循环圈,阅读总是开始于选一本书,又回归于选书。以轮转阅读分享实践为纽带,从选一选阅读书目我做主、做一做阅读卡片我设计、写一写阅读感受我体验、说一说阅读分享我快乐四个方面对轮转阅读进行总结,旨在让学生爱上阅读,用有温度的文字分享自己的阅读快乐。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明确要求学生九年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可见课外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增长学生课外常识的手段已经受到新课程的重视也逐渐成为新时期的要求。教师有责任让学生爱上阅读,也有义务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并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享受阅读,品味阅读。有人说"自主阅读就是开拓精神空间"。那么,自主阅读是什么呢?仅仅课堂上学习的课文肯定不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要开阔视野、汲取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让他们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  相似文献   

7.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  相似文献   

8.
朱一霞 《教师》2013,(7):83-83
作为语文老师,最为烦恼的应该是"学生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和"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2012年11月,我有幸参加由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高效阅读"总课题组李胜利老师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及其关于"阅读策略"的课题研究报告,让我大有"小舟撑出柳阴来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极为复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选文的解读规约着语文课程的实施。教师对选文的解读与阅读教学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一是无"我"的阅读;二是全"我"的阅读;三是融"我"的阅读。这三种关系表明了教师与语文课程的三种关系。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考察,可以深入认识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陈:有人说,要想教师成为阅读者,校长首先自己必须是阅读者。我想就此分享一下您的阅读经历和深刻的阅读体验,对于教师阅读和学生阅读您有怎样的一些建议呢?张:在我记忆里,小学初中从来未见过课外书籍,就连报纸也未多见过。在我的脑海里,上学时发的课本就是"书"的全部。那时侯,我的认识是,读书就是把课本学好。让我忘不了的是,因为读书少,我在高考中语文吃了亏。语文成绩的提高,关键决定于平时的阅读,尤其是小时侯的阅读量,大量阅读才是  相似文献   

11.
阅读,真好     
正我庆幸我有一双能看见光明的眼睛,让我去阅读纸页上的美丽;我庆幸我有一双能听见声音的耳朵,让我去"阅读"自然的"声音";我庆幸我有一颗能够阅读的心。(起笔的感情很浓,采用了排比的技法将语言写得颇有感染力———细细读来,最后一句似乎与前句不够协调,而且,从昭示内蕴的角度来看,这一句应该最为重要,你采取"弱化该句"之策,不太好———反正,我不赞成。)  相似文献   

12.
大量阅读是一个老话题,时下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焦点问题。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大量阅读的一些了解和一点看法。一、为什么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读书人都很重视大量阅读。孔子有"韦编三绝""汗牛充栋"的佳话,屈原有  相似文献   

13.
陈芹 《成才之路》2014,(15):61-61
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爱心的家庭。"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也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没有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想,这恐怕正是时下流行"亲子阅读"的原因: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然而,在农村地区推广"亲子阅读"是困难的,在一所农村寄宿制学  相似文献   

14.
程美华  石修银 《新高考》2009,(11):14-15
习惯程美华:我最深的体会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给每一学生,发了一本书《美文晨读》。我发现很多同学就是早上拿来朗读,我问同学这样读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培养语感呀。"我想只说对了一点。我阅读有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阅读,让我们的审美更有品位……阅读,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作文新天地》特开展"我的悦读童年"征文活动。一、征文主题征文以"我的悦读童年"为主题,要求讲述自己童年时期的阅读故事或阅读感受。二、征文对象中小学师生。  相似文献   

16.
<正>记得前几年的一次全市教师上课比赛中,江西吉安县幼儿园老师上的一节语言课绘本阅读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是一个充满了爱意和童趣的故事。在教学中,老师先阅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然后,师生共同阅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用肢体语言读第二段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孩子用同样方法阅读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2014,(2)
正手机阅读是好是坏,需具体研究案例潘璋荣学生"沉迷"手机阅读会导致很多问题,但在此暂不讨论"沉迷"问题,因为仅仅关于"手机阅读"的好与坏,一线教师和家长的看法就多种多样,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我个人认为,学生经常用手机来阅读是好是坏,是该提倡还是应适度限制,本身就是一个崭新课题,教师和社会,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自然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  相似文献   

19.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有阅读的童年一定是快乐的童年,有阅读的人生一定是美好的人生。我校倡导"教以人为本,人以悦为本"的教学理念,启动"阅读养性"工程,在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师生共读一本书,指导读好整本书"课外阅读指导实践活动中,已初步建构了该课程的基本结构。但是,如何有效开展高年级师生共读整本书指导活动?我认为还要奏好以下"三步曲"。  相似文献   

20.
王开满 《考试周刊》2013,(23):37-38
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提出在"我快乐,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中,应创造读书环境,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指明阅读方向,提高阅读效率;运用激励机制,增强阅读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