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请同学们按照出示的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例1的学习。 (投影出示)观察例1,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2)路程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3)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学生分组交流后,汇报自学情况,教师同时板书重点内容。) 生:(回答问题1)例1的表中有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它们有关系,因为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提供材料,观察、自学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例4,发现了不管每小时加工数和工作时间怎样变化,零件的总数是不变的并用式子表示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请你观察填表并说出根据。 (教师出示例5,学生读题、观察,在书上填表,同座讨论说根据) 师:谁能把自己填写的数据读给大家听? 生:…… 师:(反馈后)大家填得都正确。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读题后,小组讨论)。 1.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为什么?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 3.每两个相对…  相似文献   

3.
王琳  姜媛 《辽宁教育》2001,(1):122-123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清同学们按照出示的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例1的学习.   (投影出示)观察例1,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2 )路程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3)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王琳  姜媛 《辽宁教育》2001,(2):122-123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清同学们按照出示的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例1的学习.   (投影出示)观察例1,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2 )路程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3)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习例2,弄清道理,掌握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买东西,看小明买了什么? 师按顺序出示(投影出示)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明买苹果花了3角钱,又买了3个梨,每个梨2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怎么列式? 生:先把小明买苹果的3角钱和买3个梨的6角钱合起来。列式为3+2+2+2=9(角) (师将图中的“?”角改为9角。) 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买3个梨,每个梨是2角,就是求3个2角,用乘法,列式为2×3=6(角),再把3角…  相似文献   

6.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生:积极动脑,提出问题。(1)每支铅笔多少钱?(2)买2支铅笔一共要付给售货员多少钱?(3)应找回多少钱?(4)略。生:问题(1)可以这样解决:每支铅笔多少钱可以看标价。生:还可以问售货员。生:每支铅笔多少钱,以前买过,都是3角钱1支。师:如果每支铅笔3角钱,那么问题(2)应该怎样解答?生:每支铅笔3角钱,买2支铅笔用6角钱,列式为3+…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师: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时间,你们知道哪些时间单位?生1:时、分、秒。生2:年、月、日、星期。……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还知道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生1: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生2:一年有365天,二月份只有28天,而不是30天。生3:一个月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肯定还有不少疑问,谁先来说说?生1:一年到底有多少天?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生2: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生3:这里面有什么数学规律?……师:同学…  相似文献   

8.
(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师: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这道题,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生:读题。师:题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生:说的是小红家养兔子,爸爸卖兔子的事。师:小红家养了23只兔子,爸爸卖了2只,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生:(纷纷举手)23-2=21师:你是怎样想的?生:从23只里面拿出去2只,得数就是还剩的只数。师:23-2=?应该怎样计算呢?生:用个位上的3-2=1,再用20+1=2…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生活情境,原型铺垫。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师的1寸半身照片。师:站在你们面前的陈老师和照片中的陈老师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生1:照片中的陈老师变小了(师补充“缩小”)。生2:照片中的陈老师和现实中的陈老师很像。师:如果拍照时陈老师的眼睛变小了,嘴巴不变,鼻子还变大了,那拍成的照片还像陈老师吗(学生笑了)?那应该怎样变呢?生1:各部分都要缩小,不能一个缩小,一个变大,也不能不变(师补充“同时”)。生2:各部分要缩小一样多(师补充“相同的倍数”)。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呢?生:拍…  相似文献   

10.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三步计算应用题”例3的一个练习片段为:师:同学们,春姑娘已经把有“小桂林”美誉的龙虎山风景区妆扮得更加美丽,你们想去看一看吗?生:想。师: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已决定组织我们三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去龙虎山春游啦。(学生非常高兴)可是游览龙虎山需要乘船,你们认为乘船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呢?生1:需要考虑去多少人。生2:需要考虑坐什么船,需要多少只船。生3:需要考虑乘船费用要多少。师:老师已经与龙虎山游船出租公司取得了联系,他们提供了乘船价格表。(师出示下表…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师:同学们,明天下午我们班将开一个联欢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生:(很兴奋的样子)高兴。师:联欢会上每个小组肯定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觉得应准备哪些食品?生:糖、瓜籽、花生、香蕉……师:的确需要准备的食品有很多种。首先,我们以糖为例来研究一下。每个小组大约要准备多少糖?生1:要准备1斤。生2:准备80块。师:我们买糖的时候不论块,一般按重量买,每个小组大约要买多少千克?生1:1千克。生2:0.5千克。生3:2千克。(师在黑板上板书2…  相似文献   

13.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14.
片断1引导自学教师在黑板上给出一些例子,如3×、×、×等,学生试做之后——师:在计算中,你们注意到有什么特别的现象?生:每题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师:这种现象在数学中可取个什么新名称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3页前6行。学生阅读课本,并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师: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认识了“倒数”。师:请你们说说什么是“倒数”?学生复述教材中倒数的定义。师:请结合黑板上的例子具体说说,谁与谁是互为倒数?生:因为3×=1,所以3是的倒数,是3的倒数,3与互为倒数。师:说得真好。还有谁愿意用黑板…  相似文献   

15.
师 :谁能告诉老师 ,我们班有男、女生多少人?生 :我们班有男生25人 ,女生20人。师 :根据这两条信息 ,你们想到什么?生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4倍。生2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45。……师 :根据以上四条信息 ,你们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 ,提出一个问题?生1 :我们班有男生25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45 ,女生有多少人?生2 :我们班有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4 ,男生有多少人?生3 :我们班有女生20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45 ,男生有多少人?生4 :我们班有男生25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 14 倍 ,女生有多少人?师 :…  相似文献   

16.
38100以内数的加法口算片断实录师:(板书)38+22=□,谁能口算得数是多少?生:(齐答)60。师:你们能不能说说,是怎样想的?生1:我先用38加20得58,再用58加2得60。生2:我先用38加2得40,40再加20得60。生3:我先把38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片断 师:昨天张明光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一些钱,大家想一想.他怎么做了呢? 生:交给老师,或送还给丢失的同学。 师:对,为了尽快地找到失主,张明光写了一则失物招领,大家请看。(投影出示) 失物招领 张明光同学昨天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若干元,希丢失的同学尽快到四(1)班教室认领。 四(l)中队 2月 20日 师:大家看一下,这则失物招领哪个地方比较特别?这“若干元”表示多少钱呢?大家猜猜看。(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5元,表示拾到5元钱。(师默许,但不表态并板书具体数) 生2;也可以表示拾到0.5元。 生3:…  相似文献   

18.
师:昨天同学们自学了课本,每千克西瓜0.8元,夏天买3千克西瓜需要付多少元?怎样计算?课本上介绍的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生回答略)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看来昨天自学得很认真。那么,昨天自学的过程中有没有想问的或者你觉得很重要、需要特别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生摇头不语)师:我们常说学贵有疑。能够在看似平常的地方发现疑问,代表了一个人的学习深度和研究水平。谁能于无疑处生疑?  相似文献   

19.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 ,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 ,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生1:看谁跑在前面。 生2:看谁先到终点。 生3:看谁跑到终点时,用的时间少。 师:同学们讲的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不在现场看比赛,只知道上面的条件,该怎么办? 生:比较 和 的大小,就知道谁跑得快。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例3,比较 和 的大小) 师:我们学过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上面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怎样…  相似文献   

20.
犤教学过程犦一、谈话引入1.设置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学书的单价吗?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单价?生:我们还知道作业本、练习本、铅笔盒等的单价。2.记录信息数学书8.1元,作业本3.25元,练习本0.5元,铅笔盒6元。3.提出问题师:根据这4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买一本数学书和一本练习本共需几元?算式是:8.1+0.5生2:买10本数学书要多少元?算式是:8.1×10生3:一本数学书比一本作业本贵几元?算式是:8.1-3.25生4:铅笔盒的单价是练习本单价的几倍?算式是: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