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例2,弄清道理,掌握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买东西,看小明买了什么? 师按顺序出示(投影出示)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生:小明买苹果花了3角钱,又买了3个梨,每个梨2角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你是怎样算的?怎么列式? 生:先把小明买苹果的3角钱和买3个梨的6角钱合起来。列式为3+2+2+2=9(角) (师将图中的“?”角改为9角。) 师:谁还有不同的算法? 生:买3个梨,每个梨是2角,就是求3个2角,用乘法,列式为2×3=6(角),再把3角…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材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提示(五)文/姜骏题27算一算:小明买一支铅笔和一个卷笔刀共用4角钱,小丽买一支同样的铅笔和一盒蜡笔共用5角钱。卷笔刀和蜡笔哪个价格贵?贵多少?(2·60)教学提示这是一道消元问题。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教师可按以下思路启...  相似文献   

3.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 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 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相似文献   

4.
一、生活引入,探索交流   师:出示电脑画面:星期日,小明拿1元钱到商店买2支铅笔,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服务……   请大家猜一猜,小明在买铅笔时会思考什么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  相似文献   

5.
余莉 《江西教育》2002,(8):31-3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例9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同学们,当你看到这样的广告牌后(投影展示出下图),你首先知道的信息有哪些?又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约几秒钟后,学生纷纷举手)生1:我首先知道了这几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买一台复读机和一只书包一共要花多少钱?生2:我想到的问题是买一台复读机比买一台计算器要多花多少钱?生3:我想到的问题是买这三种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生4:我的问题是买一只书包比买一台复读机要少花多少钱?生5:我很想知道买一台计算器…  相似文献   

6.
一、模拟购物,探索汇报1.购物汇报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在自己家附近的商场进行模拟购物,你们去了没有?谁愿意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请2—3人上讲台展示汇报)。两个学生展示了自己模拟购物清单。2.讨论引入师: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手中和这两位同学的模拟购物清单,能发现什么?同组成员互相交流,准备汇报。生1:“一共用了多少钱”是用“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以“买了多少件”得到的。生2:每件商品的价钱乘以买了多少件等于购买这种商品一共用了多少钱。……板书: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件=一共用了多少钱。师…  相似文献   

7.
…… 师:小明和小东进行400米跑步比赛。小明1分钟跑完全程的 ,小东1分钟跑完全程的 ,怎样知道小明和小东谁跑得快? 生1:看谁跑在前面。 生2:看谁先到终点。 生3:看谁跑到终点时,用的时间少。 师:同学们讲的方法都可以。但是如果我们不在现场看比赛,只知道上面的条件,该怎么办? 生:比较 和 的大小,就知道谁跑得快。 师: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例3,比较 和 的大小) 师:我们学过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上面这两个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怎样…  相似文献   

8.
怎样找钱     
春节快到了,小华到超市给同组的同学去买礼物。挑了半天,小华决定买9支装的套装铅笔,虽说价格不高,每支铅笔只有3角钱,可那也是自己的一片心意啊。俗话说的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更何况小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小组里的同学们和套装铅笔一样,齐心协力真诚团结,所以蕴含了特别含义的礼物可就价值不菲喽。小华拿了套装铅笔去收银台付款,边走边盘算:每支铅笔3角钱,9支应该付2元7角钱。他掏出口袋里的钱,嘿,巧了,原来他发现自己带的竟然全是5角的钞票,不过更巧的是,售货员阿姨那儿的钱柜里全都是2角的小票。这巧的碰…  相似文献   

9.
苗苗 《良师》2003,(12)
“盈亏”问题应用题,如按一般的思路分析,很难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若根据题中的“相差”关系,往往可以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例1把铅笔分给若干个学生,若每人分3支则余7支;若每人分5支则少9支。问铅笔有多少支?学生有多少人?解:因为每个学生多给铅笔5-3=2(支),铅笔总数相差7+9=16(支)。所以学生人数16÷2=8人,铅笔支数为3×8+7=31(支)或5×8-9=31(支)。规律一:有余加不足,除以每人分物之差,得人数。例2有练习本若干,分给许多学生,若每人分8本则差105本;若每人分5本则差…  相似文献   

10.
胡惠明 《湖南教育》2002,(18):33-34
一先看两个案例。教学内容:15-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2页)L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先看这幅图(学生看教科书第82页上图),袋鼠妈妈说:“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应该怎么算呢?生1:15-9=?师:计算结果是多少?生2:6。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3: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师:对,很好。我们现在看其他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图(教科书第82页下图),小老鼠是怎么计算的?生4:小老鼠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师:对。那么老…  相似文献   

11.
有些整数应用题,用整数应用题的思路解比较难,看成分数应用题反而很简便。例1小明从家里步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前2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迟到3分钟。小明家离学校多少米?[分析与解]每分钟走6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60分钟;每分钟走4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40分钟。前后两种走法,每走1米相差(140-160=)1120分钟。由相差(2+3=)5分钟,可以求出走的米数是:5÷1120=600(米)。综合算式是:(2+3)÷(140-160)=600(米)答:小明家离学校60…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师:同学们,明天下午我们班将开一个联欢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生:(很兴奋的样子)高兴。师:联欢会上每个小组肯定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觉得应准备哪些食品?生:糖、瓜籽、花生、香蕉……师:的确需要准备的食品有很多种。首先,我们以糖为例来研究一下。每个小组大约要准备多少糖?生1:要准备1斤。生2:准备80块。师:我们买糖的时候不论块,一般按重量买,每个小组大约要买多少千克?生1:1千克。生2:0.5千克。生3:2千克。(师在黑板上板书2…  相似文献   

13.
【教例】归一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 ,五一节快到了 ,小强和小丽准备买花送给为他们辛勤劳动的爸爸妈妈 ,他们去花店买花 ,首先要考虑些什么呢?生1 :要考虑买什么花?生2 :买几枝花?生3 :每枝花的价钱如何?师 :在花店里 ,小强看中了这种玫瑰花 ,(师出示实物图)3枝是12元 ,如果要买的话 ,在付钱前 ,他还要有哪些打算?生4 :假如小强已经有了买几枝玫瑰的打算 ,他要计算要用多少钱?师 :举个例子。生5 :小强买6枝这样的玫瑰要用多少钱?(老师板书 :买6枝要多少元 ?)生6 :也有一种情况 ,小强身边带了一定的钱数 ,他要…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断 师:昨天张明光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一些钱,大家想一想.他怎么做了呢? 生:交给老师,或送还给丢失的同学。 师:对,为了尽快地找到失主,张明光写了一则失物招领,大家请看。(投影出示) 失物招领 张明光同学昨天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若干元,希丢失的同学尽快到四(1)班教室认领。 四(l)中队 2月 20日 师:大家看一下,这则失物招领哪个地方比较特别?这“若干元”表示多少钱呢?大家猜猜看。(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5元,表示拾到5元钱。(师默许,但不表态并板书具体数) 生2;也可以表示拾到0.5元。 生3:…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页 ,例3的第二种解法 ,练习三第5~8题。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同角度分析数量关系 ,教给学生用综合法探索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学过程 :一、复习1 计算 :78 -36 -2078 -(36 20)45 -8×3(21 15)÷92 选择相关条件 ,先提问题 ,再列式解答。条件 :王强到商店买文具。(1)付给营业员10元钱 ;(2)买练习本用了4元钱 ;(3)买圆珠笔用了3元钱。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组合。得 :由(1)、(2)→买练习本后应找回多少钱?由(1)、(3)→买圆珠笔后应找…  相似文献   

16.
一、通过操作 ,构建平均数概念1 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变废为宝 ,如把易拉罐稍作加工做成笔筒 ,请把笔筒放在桌上 ,把你们的铅笔放在里面。师 :看着你的笔筒和铅笔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 :我想使我们组每个笔筒的铅笔同样多?师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评析 :利用生活材料为学习服务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2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3 汇报交流。生 :①我们先从13支里拿出1支放到9支里 ,再从13支里拿出2支放到8支里 ,这样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就同样多了。…  相似文献   

17.
尚军  于江美 《山东教育》2002,(34):48-49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以前来这儿上过课么?生:没有。师:第一次来这儿上课有什么感觉?生1:很兴奋。生2:我很激动。生3:听课的老师太多了,我有点紧张。师:听课的老师这么多,让我们来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人?生1:大约有300人。生2:大约有150人。师:我知道这个会议室固定的座位有399个,同学们再猜一猜?(会场内座无虚席,走廊里也坐了10多位老师。)生3:约有400人。生4:大约有410人。生5:大约有420人。师:对这些老师你们想了解什么?生1:我想知道老师们是从哪里来的?生2:这些老师住在哪个宾馆?…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拍手游戏,得数是10。生1:我拍3。生齐:我拍7,3和7组成10。(拍7下掌)生2:我拍6。生齐:我拍4,6和4组成10。(拍4下掌)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9加几的加法,现在请大家先回忆,再填空(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填写):9+3=()9+5=()9+()=139+()=159+()=119+()=14师:请大家摆一摆,算一算,先摆9根小棒,再摆2根,一共有多少根?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9+2=11师:(摆出11根小棒,用虚线)狖?生:原来有11根小棒,拿去9根,还剩多少根…  相似文献   

19.
一、自主学习投影显示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完成例1的学习。自学提示(投影显示)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否有关联?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表中有哪两种量?生: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师: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什么变化?生1:时间变了,路程也跟着变。生2:我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时间由1小时成2小时、3小时…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课件演示画面:草地上有2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3座房子,房子前面有12只小兔在跳舞。)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草地上有12只小兔在跳舞,它们平均住在身后的2个院子里,每个院子里住几只?生2:草地上有2个院子,每个院子里有3座房子,一共有几座房子?生3:12只小兔平均住在6座房子里,每座房子里住几只?(教师有针对性地板书:每个院子里住几只?每座房子里住几只?)师:大家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把这两个同学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