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1.掌握8个生字(词)的音和义;2.读懂第三自然段,理解伽利略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感悟伽利略“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智慧;3.读好第三段,背诵第三段。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预习准备1.自学生字词;2.读通、读熟课文;3.课前收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生平介绍的资料及有关比萨斜塔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引题1.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反复读题,训练语感,激趣激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检查落实预习,通读课文1.检查生字读音;2.通读课文,画出生词,理解词…  相似文献   

2.
《树叶画》是九义教材第三册的一篇说话训练。上此课时正值初秋时节,教学中我们依据“玩玩———做做———说说———夸夸”的思路设计本堂说话课。课前准备:老师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拾落叶,一边认识各种树叶的名称和形状。一、赏画揭题1.一上课老师说:“小朋友,老师收到了一份秋姑娘送来的礼物,大家想看看吗?”(出示六幅树叶画请学生欣赏)老师问:“这些画漂亮吗?你发现这些画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些画都是用树叶拼成的)2.老师小结:“原来用各种各样的树叶也可以拼贴成画。我们给这样的画取一个什么名字呢?”(树叶…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铺垫 1.口诀接力。 让学生齐背2—6的乘法口诀。(采用女生背口诀的前部分,男生背相应的得数。) 2.把口诀补充完整。 教师出示下面各题,让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 )得八 四( )二十 ( )五二十五( )六十二 三( )十八( )六三十六 3.根据得数,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教师分别出示“2-6乘法口诀”的得数,让学生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 4.说图意,写算式。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法的意义,现在请你观察图示,在学习小组内说说图的意思,并写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出示下图: 二、教学新课 师:…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教版)典型课例片断及评点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教材部评点:崔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归类识字(一)》第2课教学片断执教:孙宝珠(九江师范附小)一、认识“杨树”,学习生字“杨”。1.出示灯片“杨树...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朗读、背诵古诗。三、课前准备1.准备本课生字卡。2.圆月的夜空挂图或幻灯。3.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1.请同学出谜语给大家猜,之后由教师出一道谜语给大家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猜一个自然景物。(谜底:月亮)2.出示挂图。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圆月像什么?(像圆盘、像镜子……)3.出示课题。今天,我…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写“欣”“惕”等6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3.反复朗读、品味,感受小足球赛的精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在双休日会怎样放松自己?昨天放了学,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来到一块空地上,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场———小足球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师:听了课文,你觉得这场小足球赛举办得怎样?2.学生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生词。出示自学要求:(1)想办…  相似文献   

7.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周一民设计亓浦香评析一、揭题导入1.出示挂图。提问:谁能说说图上画的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教师小结在北京北海公园的湖面上,少先队员们一边划船一边愉快地唱着歌。你们听─—(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录音)2.同学们喜欢这首歌...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学习罗丹做事专注的精神。2 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 ,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4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创新思维能力。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紧扣课题 ,初读课文1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快速读文 ,想想什么叫“全神贯注”?怎样才叫“全神贯注”?(不作答)2 齐读课题两遍 ,释题。师介绍罗丹简历。二、再读课文 ,自学字词1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下列词语(新词) :雕塑挚友掀开祝贺杰作诞生打扰情绪喝醉哎哟…  相似文献   

9.
刘云萍 《四川教育》2001,(10):20-20
一、猜谜激趣,范画导入。 1.导语:小朋友,今天我们画的小动物是什么呢?你们猜!(谜语:不爱吃素爱吃腥,开口总是妙妙妙。白天无事打瞌睡,夜晚捕鼠逞英豪。) 2.展示范画,引出课题。 师:你看!它来了……[小朋友佩戴头饰表演舞蹈《小猫钓鱼》后展示范画]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板书课题:淘气的猫) 二、指导观察,动态演示。 [出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咪] 1.观察结构:小猫的头是什么形状?它的身体是什么形状?头大些呢?还是身体大些?(四条腿和毛茸茸的尾巴是曲线形) 2.范画演示:教师用演示范画法引导…  相似文献   

10.
邢莉 《小学语文》2007,(11):35-38
一、教学实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以前学过的字宝宝。(出示生字“称”。生认读生字。)这个字我们在学习《称象》一课时见过,那么,这个字呢?(出示生字“赞”。生认读生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导语揭题 激起情绪1.揭题:同学们学过许多红军长征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红军长征的七言律诗。2.激情:当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历尽的千山万水、千难万苦,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二、范读试读 简介背景1.教师范读:(高昂、充满激情)2.学生试读:(1)自由试读,读准字音;(2)指名四人轮读,初读全诗;(3)注意诗中涉及到的山名水名。3.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介绍时代背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我”的行为、心理活动都有比较深切的体会,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自读发现——探究悟理——自主延伸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感悟课文的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感受“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给人们的启示,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4.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3。教学过程:一、从疑入手,自读发现1.揭题生疑。①教师板书生字“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词。2 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做事不要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能急于求成。3 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 ,理解寓言的寓意。教具准备 :幻灯片、卡片。教学过程 :一、用幻灯片出示一幅图(一个累得满头大汗的人正在拔禾苗)。想 :这个人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二、出示课题 :揠苗助长利用工具书理解“揠”和“助”的意思。注意“揠”的读音。三、学习课文1 初读课文 ,想想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个人盼望自己的禾苗长高 ,把禾苗全拔高了一截 ,结果全枯死了。)2 指…  相似文献   

14.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5有这样一道训练题:在下列各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不是同一类的,请找出来,在这个词语下面画“”。1.杏花苹果花桃花杏树月季花2.铅笔三角板钢笔钉子橡皮3.带鱼金鱼对虾鲤鱼黄花鱼4.叔叔爷爷老师妈妈姐姐笔者最近在听课时遇到一位教师是按以下步骤来教学这道训练题的:1.练习激趣,导入该题。出示小黑板,上面画有猪、鸭、鸡、猴、狗五幅图案,要求学生把不是同一类的动物图案找出来。2.学生先读此题训练要求,然后学生自由完成该题。3.集体交流反馈。4.拓展练习。在学…  相似文献   

15.
一、目标设计1.发现本课组字规律并以之帮助识记“尖、尘、古、早、会”五个生字。2.能认读、理解五个新词。3.写对写好五个生字。知道“上下结构”的构字形式。二、过程设计(一 )分组根据前测 ,将学生分成两个学习小组。A组 :基本不认识本课的生字 ;B组 :能正确认读本课全部的生字。(二 )两位教师分头协同指导两组学生学习A组1.课件出示 ,复习独体字 :小、大、土、十、口、日、人、云。(1)自由认读。(2)齐读。2.动画演示 :“小”和“大”组合成“尖”。(1)自由拼读(2)指名读 ,正音。(3)想一想 ,有什么东西是尖的 ?出示“…  相似文献   

16.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从写作的内容入手 ,提高作文的教学实效。1 读懂画意。2 能根据两幅连环画展开合理的想象 ,并写出画意。3 通过写画 ,使学生受到教育。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欣赏题为“早出晚归”的两幅连环漫画 ,然后把画面内外的意思写出来。三、教学程序(一)音乐与赏画结合 ,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材料。1 听乐、赏画。(1)导入 :教师播放鸟儿欢快鸣叫的优美乐曲 ,启发学生想象 ,小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鸣叫。(2)在学生回答的同时 ,教师快速勾画出第一幅漫画“鸟儿早出”图。(3)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把“画”说具体…  相似文献   

18.
一、贴近学生生活,巧妙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马上要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参赛的男选手是楚大舒、女选手是刘雨洁。 屏幕动态显示两个学生跳绳比赛的画面:裁判发令,两学生开始跳,其余同学呐喊加油。约15-20秒,画面定格。 师:刘雨洁同学表现不错,取得了比赛的胜利,让我们用掌声表扬她。楚天舒同学虽然没有取得好成绩,但他认真参加了比赛,我们也用掌声鼓励他。这节课我们就用录像里的事情来学习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二、创设开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1.教师出示以下条件: (1)小天跳了6下; (2)小雨比小天…  相似文献   

19.
教学要求1 学习生字“伦” ,理解诗句的意思。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有感情地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 ,揭示课题。(略)二、初读《赠汪伦》。1 听录音范读。2 学生自读古诗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3 指名说说初读后的感受。三、学习《赠汪伦》。1 出示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默读古诗 ,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2)思考 :李白是怎样表达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的?2 学生自学 ,批、划、悟。3 分组互学 ,交流所得。4 全班交流 ,反…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数量关系,复习基本解法。 1教师出示下题,先要求学生把题补充完整,再思考下面的问题。 修一条长30干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 (1)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应用题? (2)这类题研究哪些量之间的关系?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工程问题应用题的复习。 (3)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道题你准备怎样列式?并说出列式的理由。 在学生列出算式“30÷(30÷10+30÷15)”和“1÷(   )”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