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相似文献   

2.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一起唱.   (师生同唱《好汉歌》)   师:大家唱得真投入!知道刚才我们唱的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吗?   生:《水浒传》.……  相似文献   

3.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师:足球。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女子足球队在足球场上拼搏的情景。 生:一提起足球,我就仿佛看见中国队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刻。 师:让我们一起为中国队加油!我们一起听国歌。听到这雄壮…  相似文献   

4.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了解到这里的石头以“奇”闻名中外,此处的石头到底有多奇特,我们来看一看。(示“仙桃石”等四幅放大彩图)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重点说说石头的样子,想象一下它像什么?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来历? 生:我喜欢第二幅图“猴子观海”。这幅图近处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山峰上面的石头像一只小鸡,好像在“吱吱”的叫,远处是一片片白云。 生:我感觉这幅图更像一只小猴子,好像才从石缝中跳出来。 生:我也认为这块石头像一个小猴子,不过我猜它是从花果山出来,正在用手搭着凉棚,望着…  相似文献   

5.
师:大家已读过课文,谁能用下列词语说说李时珍是怎样的人?(出示词语:湖北蕲春,《本草纲目》,医学家,药物学家,明朝,编写) 生:明朝出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叫李时珍,湖北蕲春人,他编写了《本草纲目》。 生: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湖北蕲春人,他编写了《本草纲目》。 生:出生在湖北蕲春的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明朝人,他编写了《本草纲目》。 师:如果把《本草纲目》摆在前面,还可以怎么说? 生:《本草纲目》是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明朝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李时珍编写的。 师:指读课文,本文主…  相似文献   

6.
【设计主题】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丰富学生语文实践的经历,拓展语文实践的天地,从而让学“  相似文献   

7.
(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教师一直把比例尺概念、求比例尺、计算图上与实际距离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采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教法,达到会背、会算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习这一内容的实际意义。调研中发现一位教师不仅较好地打下了比例尺的基础,更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体现了身边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数学”的本质,深受启发。) 1.引进估算,深化知识,提高实用性。 师:通过例5的学习和几道习题的练习,看出同学们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比例尺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允许或没有必要进行计算两地实际距离,如,…  相似文献   

8.
一、自主学习投影显示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完成例1的学习。自学提示(投影显示)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否有关联?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表中有哪两种量?生: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师: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什么变化?生1:时间变了,路程也跟着变。生2:我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时间由1小时成2小时、3小时…  相似文献   

9.
师:猎狗走了以后,小麻雀和老麻雀会有什么表现呢?我想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不定会希望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帮他续写一个更感人的片断。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自由结组交流一下。可以直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两个人合作表演后其他同学帮助解说。咱们赛一赛,看哪组同学说得又真实又具体。 (学生自由结组交流、表演) 师:哪位同学愿意代表小组起来说说你们续编的故事? 生:我说。猎狗走后,老麻雀望着猎狗远去的方向呆呆地站了好久。突然间,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转过身来,一把搂住小麻雀,然后捧起小麻雀的脸左看看,右看看,说:“乖宝宝,…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穷人》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穷人》这篇文章很感人。文中的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邻居,这种品质很可贵。 生:这篇文章篇幅很短,字数不多,但反映的内容很深刻。 生:文章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很精彩。 师:看来文学巨匠的作品的确不同凡响,初次品读就让同学们收获不小,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动人的故事情节,感人的艺术形象,令每个读者难以释怀。那么,就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一同走近以桑娜一家为代表的穷人们的内心世界。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会些什么?请同学们自读课…  相似文献   

11.
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田忌赛马”,但课文主要讲的是田忌吗?怎么改一下才能更突出主要内容,表达中心思想呢? 生:孙膑的故事。 师:好!突出了主要人物。 生:转败为胜或孙膑献策。 师:对!说出了主要事件的性质。 生:调换顺序。 师:行!讲明了转败为胜的方法。 生:善于观察。 师:抓住了中心思想。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抓住了事情的本质,抓住了中心。大家看课题下的“预习”,“孙膑是用什么办法使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的,把讲这个办法的一句话画下来”,你们找到这句话了吗? 生:找到了,在课文最后,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  相似文献   

12.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3.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许多多的事物,有看到的、听到的、还有亲手摸过、用过的.有时,一提起某种东西,我们眼前就会出现它的样子,就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事物.比如,一说“苹果“,我们就可能会想到又红又大的苹果挂满枝头,想到果园飘香的景象,想到咬一口甜甜的滋味.下面我说几种事物,看看大家会联想到什么?……  相似文献   

14.
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生:“管家”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管理财务和日常生活的人。电脑管家是说用电脑来管理财务和日常生活。 生:电脑是我们常看到的计算机,而不是人,所以管家二字加上了双引号。 生:课题用了拟人的方法称电脑为管家,我想知道电脑是怎样代替人管家的。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好,抓住了重点词语“管家”二字来理解。那么电脑究竟是怎样当好管家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生轻声读文,思考) 生:我从“能模仿人的大脑进行思维活动”知道为什么叫它电脑。我还从我家的计算器联想到电脑的运算速度一…  相似文献   

15.
师:(出示小黑板)刚才,我们学习的第二自然段是按照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有什么作用和特点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分组自学第3、4、5自然段。 (生四人一组自学并讨论) 师:好,谁先说? 生:我和爸爸来到坝顶,看到了人工湖,也就是水库,它是用来蓄水 的。 师:谁补充? 生:湖水从大坝的进水口直 冲下来,流入电机房底部,推动 水轮机,水轮机不断运转,发电 机产生了强大的电流,电流通过 高压输电线被输送到各地。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出了人 工湖的特点及作用,谁接着说? 生:在坝顶,我还看到了泄…  相似文献   

16.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生:我看到我们桌上有学具,我们想做实验,通过实际操作看看能不能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每组课桌上都有一组推导圆锥体积的学具)师:刚才这两名同学选择的学习方法都可以,那么同学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生:老师,我想把前面两名同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既看书还操作,可以吗?师:当然可以啦,你很聪明,想得很好…  相似文献   

17.
(教师通过复习旧知、激情引趣、导入新课内容,师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大家都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那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呢? 生:我想像上节课一样看书自学,掌握这节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个谜语,大家猜猜看。“像鼠不是鼠,背上钢针竖。受惊缩成球,天下无敌手。” 生:(齐声)是刺猬。 师:对了,是刺猬。(板画刺猬)它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冬眠》一课中介绍的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阅读《冬眠》一文,了解刺猬是怎样冬眠的。(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刺猬是怎样冬眠的;2.作者是怎样观察刺猬冬眠的;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现在,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学习目标轻声自由读课文的3-14段。一边读,一边勾画。老师将出一组知识竞赛题,看看谁了解的动物冬眠、…  相似文献   

19.
师:这首七绝诗大家已经读得很熟了,诗题的意思也已经弄明白了,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讨论一下,说说你们对诗的前两句是怎样理解的。 (生小组讨论) 师:讨论好了?每组推荐一位代表,谈谈你们的理解。 生:诗的前两句有点题的作用。诗题是“江畔独步寻花”,诗人究竟在何处“寻”到“花”的?看到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这两句作了交代。 师:真会读书!老师为你们高兴。生:这两句主要写了黄四娘家花多。师:从何得知?生:第1句“黄四娘家花满蹊”中的“花满蹊”写的是花把通往黄四娘家的路径都遮住了;第2句“千朵万朵压枝低”中的“…  相似文献   

20.
张悦 《辽宁教育》2001,(2):71-72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游览了黄山风景区,了解到这里的石头以“奇“闻名中外,此处的石头到底有多奇特,我们来看一看.(示“仙桃石“等四幅放大彩图)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重点说说石头的样子,想象一下它像什么?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来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