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剑  陈晨 《辽宁教育》2002,(1):111-112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成五组) 师:老师课前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袋精盐,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请每个同学都用手去掂一掂,感觉一下这袋精盐的重量.  相似文献   

2.
秦剑  陈晨 《辽宁教育》2002,(2):111-112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成五组)   师:老师课前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袋精盐,放在你们小组的桌子上,请每个同学都用手去掂一掂,感觉一下这袋精盐的重量.……  相似文献   

3.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台秤,感知日常生活中以千克为重量单位的意义) 师:大家观察一下白糖的包装袋,一袋白糖是多少克? 生:一袋白糖的重量是500克。 师:请同学们拿一袋白糖,掂一掂,感觉一下有多重? 再拿一袋白糖,与原来的一袋合在一起,掂一掂, 一共有多重? 把这两袋白糖全部放在台秤的托盘里,观察一下, 台秤指针指在什么位置? 生:台秤的指针指在“1”上。 师:这两袋白糖的重量是1千克,“千克”是我们新 认识的重量单位。大家想一想:1千克等于多少克? 生:1千克是两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所以1 千克=1…  相似文献   

4.
薛芳 《山东教育》2002,(25):51-5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第四册第四单元42、43页“千克的初认识。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千克,通过一掂,称一称,看一看等实际操作活,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2.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入手,通称体重和书包以及小黑板的重量,进步认识千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片段:师:刚才我们了解到了关于千克的多知识,到底1千克有多重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千克重沙子,小组的同学轮流掂一下,试试到有多重?(小组活动,轮流掂1千克重的沙子)师: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  相似文献   

5.
一、交流信息,引入新课师:通过背一背、抱一抱等形式我们感受到每个同学都有一定的重量,只不过有的重一些,有的轻一些。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哪位同学把你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下?生:我的体重是28千克。生: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吨。师:你是怎样知道大象体重的?生:我是从网上查到的。生:我这袋旺仔QQ糖的重量是50克。师:能说一下你是怎么知道的吗?生:这个包装袋上标的是50克。师:噢。在这儿王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包装袋上标的50克是指QQ糖本身的重量,并不包括外面包装袋的重量。不过包装袋的重量非常轻…  相似文献   

6.
一、在生活中建立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吨”这个重量单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并做好记录。课上交流汇报调查情况,根据交流,让学生发现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以及吨在生活中的应用。1吨到底有多重呢如果只讲1吨=1000千克,学生会感到很抽象,印象也不深刻,因此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来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如:教师利用微机演示课本第45页的10袋大米直观图一袋一袋地逐一出示,根据教师的演示,提问:共有几个100千…  相似文献   

7.
创设猜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师:我们已经知道千克与克是常用的重量单位,还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千克与克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猜想的。生1:我猜千克称的多,克称的少。生2:我根据1千米=1000米,猜想出1千克=1000克。生3:我根据千克中有个“千”字,猜想出1千克=1000克。【评析】允许学生猜想,为学生创设猜想的情境,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猜想有的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测未知的,有的是根据条件想象出结果的,有的则干脆…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师:同学们,明天下午我们班将开一个联欢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听到这个消息,你们高兴吗?生:(很兴奋的样子)高兴。师:联欢会上每个小组肯定要准备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觉得应准备哪些食品?生:糖、瓜籽、花生、香蕉……师:的确需要准备的食品有很多种。首先,我们以糖为例来研究一下。每个小组大约要准备多少糖?生1:要准备1斤。生2:准备80块。师:我们买糖的时候不论块,一般按重量买,每个小组大约要买多少千克?生1:1千克。生2:0.5千克。生3:2千克。(师在黑板上板书2…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树立1千克重的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教学准备:2种磅秤,2种台秤,每袋6千克重的大米4袋,塑料袋12个,学生每人带好2袋(每袋500克)物品。教学过程按以下四步进行。想一想———探索新知识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精制盐)谁会用讲台上的台秤称出这袋精制盐是多少克?(学生议论称的方法及估计盐的重量,有的说是500克,有的说是1斤……先后请3个学生上台称,并要求他们称完后,报出自己称得的结果。)师:刚才有同学说,这袋盐是1斤,不错,500克就是1斤。不过,重量单位“斤”在教材里已废…  相似文献   

10.
曹祖恩 《云南教育》2002,(7):41-41,4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四单元“千克的初步认识”,是量的计量方面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了解秤有多种形状及用秤称物品的方法,称重量数额不同的物品,用不同的秤。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对形体相同重量不同、形体不同重量相同的两类物体掂一掂、称一称,深化学生的重量观念。4.通过“有多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重量单位,逐步建立正确的重量单位观念,同时渗透初步的统计知识,使学生了解收…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吨”这个重量单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 ,所以教材通过装货物的卡车、火车皮这样一组图画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物品都很重 ,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来表示 ,自然地引出了更大的重量单位“吨”。接着通过计算10袋大米的重量 ,教学1000千克是1吨一例 ,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个很大的重量单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是建立1吨重的概念。二、说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 ,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课时一、说话训练,比较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齐读课文)师:(板书:更羸是手)“更羸是手”通吗?把“手”移后,加一个什么字就通了?生1:更羸是射手。生2:更羸是猎手。生3:更羸是能手。师:这三位同学都说对了。这里的“手”是什么意思?生:是“人”的意思。师:哪些词语中的“手”也是“人”的意思?(学生说了很多答案,有:歌手、选手、对手、枪手等。)师:(板书:更羸是……能手)谁能说得更具体些?生1:更羸是射箭能手。生2: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师:说到射箭能手,古代许多艺术作品里都写过,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13.
千克的认识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初步建立千克、克的概念。(1)学生用手掂一掂1千克重的大米、食盐和洗衣粉等物体,直观感知“千克”的重量;(2)出示天平秤,简介各部分名称,交代天平的用法后,教师将1千克重的食盐放在一个托盘里,另一个托盘里放1克、10克、50克砝码,天平不平衡,最后改放1千克砝码,天  相似文献   

14.
一、从熟知的实物中,感悟角的表象师:(展示一条红领巾)你看到了什么?生1:看到一条红领巾。生2:它是红色的。生3:它是三角形的。师:它有几个角?谁能指给同学看看?生1:红领巾有三个角。生2:(从顶点出发,分别沿两边比划)这就是一个角。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红领巾外,还有许多物上有角,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从你的学具中找出个角,再说说你见到过的哪些物品上有角。比一比哪个组找得最准最多。(学生进行找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评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 :九义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P37-38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 ,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建立 1千克的重量观念 ,知道 1千克 =10 0 0克。(2 )知道用台秤称物品重量的方法 ,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 ,发展思维。教具准备 :9个台秤 ,每组一个 ,教师一个灯片 ,每桌10克、10 0克、1千克的沙子各一袋。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 2分硬币 ,每组每人准备 2个苹果 ,4个鸡蛋 ,一包盐 ,一捆面。课前准备 :为方便学生实践 ,以实践小组的形式 ,呈“八”形小组教学。  一、引旧探新师 :(手里拿着一个天平 )这…  相似文献   

16.
宋斌 《河北教育》2002,(9):30-31
一、“生活”引入,启迪思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星期天在广场举行了什么活动吗?哪些同学去过?生:花卉展览,我去过。师:那儿的花漂亮吗?你喜欢花吗?生:那儿的花真漂亮!……师:不仅你们喜欢花,老师也喜欢!老师昨天也去参观了花展。不过老师在参观时,发现二(1)班的两位同学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多媒体显示花卉图)这是两位同学看到的一处花卉的摆法,两位同学都想算一算一共摆了多少盆花。陈明认为应该是5+5+5+5=20,而张强认为应该是4+4+4+4+4=20。请你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圆片代表一盆花…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课前为每一小组准备一篮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的积木师:大家以前玩过积木吗生:玩过。师:接下来我们就小组4人一起用积木摆一个东西好不好学生分组摆,教师巡视。师:谁想说一说你们小组摆的是什么生1:我们摆的是机器人。生2:我们摆的是火箭。生3:我们摆的是幼儿园。……师:大家的想像力可真丰富,都摆出了你们喜欢的东西,真聪明。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摆的机器人、幼儿园、火箭等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摆成的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师:对,老师也看出来了,是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摆成的。挑一块你最喜欢的积…  相似文献   

18.
高丽 《江苏教育》2005,(2B):37-39
1.师:(1)一箱苹果;(2)8袋10千克的大米(或其它实物)。2.生:(1)说一说自己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2)分成6人小组,选好组长。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提出问题:比例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比例尺有什么作用。生1:根据带有比例尺的图纸,我们就能自己制造一个零件模型。生2:画教室的平面图要用到比例尺。生3:板报小组的同学给班级设计板报样稿也用到了比例尺。生4:我想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图,这也要用到比例尺。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面有相同想法的同学自由组成互助小组,把自己所想的设计出来。(学生动手测量、制作、设计、勾画。教师巡视,辅导答疑。)师:下面请各小组推选代表,讲讲你们的实际操作过程。本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  相似文献   

20.
“千克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为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一、组织感知体验活动,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千克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内容,与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