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2006,(2):62-62
12月20日,在北京人学中文系95周年系庆日,该系主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宣布,2006年初将通过网络等形式而向全国招标语义教育科研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刘艳霞 《辅导员》2010,(18):30-30
“老师,你总是微笑着给我们上课,我们都爱上语文课。” “语文老师的微笑使我们没有感觉到语文课的可怕,没有战战兢兢,漫长的等待,每节课都很轻松。”  相似文献   

3.
今年第3期《当代学生》(B版)“名家出题”栏目给出的作文题是《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出这个题目的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郭开平教授。而他之所以出这样一个题目,一是缘于他自小对文学的酷爱,二是他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的感慨。从该期杂志所选录的几篇习作来看,学生们透露的这种无奈,主要也不是不喜欢语文,而是对现在这样为考试而学语文,把本来充满人性、情趣的语文变得味同嚼蜡。所以,“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原因不在于语文本身,而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出了问题。归根结底,语文和语文课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区进行语文优秀教师考核时,为了增强可比性,规定九位考核对象都教同一篇课文:孟郊的《游子吟》,统统借班上课。笔者作为评委之一,总体感觉是:教师教学方法新,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都不错。然而,这么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竟没有一节课让学生为之动情尽管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朗读那个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老师努力启发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浓浓关爱,学生们确实也讲了一些,诸如:自己病了母亲半夜里将我送往医院治疗、把最好的食品留给孩子吃等事情,但所有评委都觉得没有一节课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描写的…  相似文献   

5.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否定了以“课本为中心”的狭隘教育观,提倡活用教材。给教师和学生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以多元的内容,丰富的活动体验,为语文学习注入了鲜活的机制,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教学游离于教材之外,过早、过多地补充内容,为了形式的需要,过多地进行非语文活动,这些无疑偏离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从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实际看,课本仍是教学的重要凭借。因此,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因素,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素养,是进行课改实验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结合《拔苗助长》(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一课,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又听《“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我想起了以前曾听过的这一课,同样的内容,却有不同的感受。案例一(片段摘录)师: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生:从母亲的评价中,巴迪肯定得到了一种鼓励,感受到一种爱。生:父亲的评价实话实说,体现的是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生:我不这样认为,严格要求不等于苛求。七八岁能写诗已经很了不起了,用“糟糕透了”评价,实在太残酷了,让人无法接受。生:我看母亲的评价也太夸张了,很可能让巴迪产生误会,以为自己的诗真的“精彩极了”。师:文中两种“评…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结束时,有一听课教师很幽默地说:“我听了一天的课,‘感动’了一天,回去继续‘感动’。”乍一听以为是这位教师是多么的多愁善感呢!其实,“感动”是这一天里各位执教教师的一种风格、一种格调,也是时下大家的课堂中最流行的两个字。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时空穿梭”小说以及影视作品的大量发行和播映.“穿越”一词流行起来。逐渐成为网络和书面媒体的新宠。甚至在地铁、大街上也曾出现身着古装大玩穿越秀的穿越男、穿越女。那么“穿越”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们先看一个用例: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评课活动中,有位专家引用了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这样一句话:教师在课堂中必需经过一番“折腾”,才能使学生学到某某知识。我认为,开展探究式教学用“折腾”这个词很形象、生动,它基本反映了在实行新课程标准时,教师与学生应努力达到的一种课堂局面。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教学中,有着太多太多的“第一”,然而正由于凡事都会有“第一”,教师也就往往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不会加以特别关注,也不会料想它的与众不同。于是,很多情况下,“第一”的优先与优势就会荡然无存,例如“第一”的一种新鲜感、“第一”的一种超前性、“第一”的一种震撼力。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感悟”一词,并特别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很多老师在课文结束时都爱问:“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的确,设计这样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甚至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但老师如果引领不当或者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束手无策,反而适得其反:下面先引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的两位教师同讲古诗《江雪》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探究等活动愈来愈多,这似乎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俨然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透过这些"繁华"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缺失.下面从课堂教学巾采撷几个镜头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14.
苏轼说得好:“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古代名家的诗、词、曲佳作都是一幅幅精美绝伦、色彩纷呈的画作。对这些精美的“画作”进行想象,然后用散的笔法描写出来,使之更具“可视性”,既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进行审美教育,又可以丰富学生古化素养,强化写作基础。然而现实是,课堂上教材的见解代替了学生的想象,老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练习,出现了“教写分离”的情况,以致课堂失掉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学生失去了可贵的提高机会。下面笔就诗歌改写这一问题分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看了这个题目,你不禁要说:教学,能不读教材吗?是呀,当了二十几年的语文老师能不读教材吗?为此时常沾沾自喜——教材读得好。可是,在教研活动中李老师常说:“教材你们读了没有,仔细读过?读懂了没有?”我不仅心里嘟囔说读了读了,还十分坚定地点点头。商到有一天我细细读过教材,才知没读过,更别说读懂它。  相似文献   

16.
教师博客是教育博客(edublog)中的一种,是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利用互联网新兴的"零壁垒"的博客(blog)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  相似文献   

17.
朱莉 《考试周刊》2010,(26):53-54
在语文课中,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学习;改变评价策略,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8.
回顾近几年的英语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活力四射”的表象之下,存在着一些教学观念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许瑄 《中国农村教育》2009,(10):51-51,50
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障。在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探究等活动愈来愈多,这似乎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俨然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但透过这些“繁华”的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学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下面从课堂教学中采撷几个镜头供大家反思。  相似文献   

20.
星期二下午第三节刚上课,我们班的班长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告诉我徐波同学因为在家玩游戏机而旷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