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震 《甘肃教育》2011,(18):43-43
学生的作文既是学生心灵的独自,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呈现。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感悟的文字记录。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一种综合性的字、词、句、段、篇的创造练习。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而。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认真阅读、精心批阅、准确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黄芳 《现代语文》2009,(8):138-13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认识、思维方法、传达情感并反映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的过程,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辨分析、情感体验、审美选择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美好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以为,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是一种智力技能训练。它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设计循序渐进的训练程序,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作文课堂教学。作文教学规律是根据作文教学的矛盾关系提示出来的:一是生活、阅读、写作的三相反馈联系;二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互相转化;三是内容和形式的两度循环。作文教学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教学规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循规律,善指导。一、由意到文“意在笔先,辞随意生。”意,指对周围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产生的认识和情感。辞,即文辞,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  相似文献   

4.
王淑秀 《考试周刊》2012,(77):40-40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怎样增强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作过一些尝试与摸索。  相似文献   

5.
从中学生作文的现状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兰州一中王磊中小学语文教学占用时间多,耗费精力大,但效果并不好。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从客观上讲,作文属于一种独特的创造性劳动,决非语文学习中的其他活动可比拟。譬如说阅读吧,主要...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必须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他们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写客观世界之真实,抒主观世界之真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关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客观世界认识尚浅,写作功底尚薄,不少学生在写作时总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或者所写的作文不会措词,不会谋篇,把写作视为畏途。  相似文献   

8.
(一) 儿童作文首先必须拥有与作文有关的材料。没有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从谈起。作文的材料从哪儿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早已作了明确的回答:人的意识,本质上说来,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作文作为主体意识活动的产物,不管是客观的记实叙事,还是主观的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二题江苏广播电视中专校朱军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是一个客观的过程,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因此,作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从作文教学的客观过程看,我以为当前的作文教学至少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忽略了“作文修改教学...  相似文献   

10.
怎样给作文训练定位呢?当然要看作文训练的任务。作文训练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学会作文。向来鲜有人谈作文训练的定位问题,就是因为作文训练的任务似乎是明白无误的。这个假象蒙住了人们的眼睛,因此之故,即使作文训练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也不去怀疑它的定位问题。这说明给作文训练定位光看作文训练的任务还不够,还必须去寻找其它的东西。寻找什么呢?这需要看一看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就是考察一下文章写得差与写得好的原因。通常,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笔下的习作,白纸黑字最关心;我们还知道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文思之…  相似文献   

11.
王金兰 《甘肃教育》2011,(12):66-6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一直以来困扰着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作为教学很难在短期阿见效。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范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改革作文教学的方法。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  相似文献   

13.
<正>写出好的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但怎样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却是老师最头疼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呢?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把绘画创作的过程形容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分别代表观察、构思以及最后的表达,这也很适用于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个基本的艺术创作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多看——要学会观察。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观察什么?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不会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思就容易枯竭。(一)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思维活动,反映了学生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调动是创新之路,是作文生成机制;思想调动是作文的根本出路;驱遣真情,才能唤醒学生作文的灵魂;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去调动知识储备,产生灵感的火花;佳境是调动的完善,调动在人文合一中走向创新。  相似文献   

16.
想象作文就是把通过人脑加工改造而创造的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创造性是想象作文最显著的特点。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作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这是《课标》之所以提出写想象作文的根本所在。在实践《课标》一年多来,我把“想象作文”作为重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下就怎样指导写想象作文的几种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沈松明 《山东教育》2004,(16):22-22
作文是学生心灵观照客观世界的产物,是学生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如果作文是在一种自由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将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做到“我手写我心”,而不大愿意说假话、套话;反之,学生本来可以很敏锐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却总是被人指正,他就不会再相信自己所看到、想到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带有强烈主观感情色彩的感受、认识、评价,会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感情的共鸣。然而综观当前的小学生作文,笔者发现学生的情感苍白无力,出现了太多的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等问题。作文的本质是表达自我感受,表达心灵的声音。刘勰说:“夫撰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看来,将学生的真情、激情重新唤起,是教师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胡家曙 《新作文》2004,(10):8-10
主观地看,社会就是以自己为圆心的一个圆,认识世界首先要认识自己,而且理性地对待自己是提高人生质量的关键,湖北的“买镜”考查的就是相对于客观的主观意识,而湖南卷的“家庭教育”考查的又是相对于主观的客观情况。以“我”为视点。视野里又是以“我”为主体或重点,这是往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常见选材特点,从这个意义上看,湖北、湖南卷的作文命题以及辽宁的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复杂的心智活动,一篇文章的诞生总是经历了客体内化和主体外化反复运作的过程。作为客观世界在作者头脑中反映之产物的作文,有赖于作者生活视野的开拓,阅历经验的丰富和知识财富的积累。而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是与作者的智商、情商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息息相关的。学生能不能写出好文章,首先还是取决于自身作文素质的优劣和主观是否努力。说作文是老师教出来的,显然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