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自有科学以来,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就是科学发展的驱动力之一,也是许多创新性科学论点与方法产生的温床。实际上,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研究项目和工程技术都是不同方面和层次的学科交叉的系统。学科交叉已经形成了大量“成熟”的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生态学等,并且还将陆续形成重要的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尤其在现代“大科学”发展趋势下,几乎已找不到没有学科交叉的“纯”科学问题。然而,在另一方面,传统学科的“保护”或“壁垒”主义又在有意或无意地强调“纯”学科,排斥其他学科的渗透和介入,从而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的对称性及其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振刚  李林 《科研管理》2003,24(5):65-70
本文讨论旋转对称性的概念和形式及其与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关系。将对称性的理论引入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布局和建设之中。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为案例,研究其学科建设的情况,作出她们的学科布局具有三阶旋转对称性的结论。提出演化和优化是构建研究型大学旋转对称性学科布局的一对创新力量并分析其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力行 《中国软科学》2003,(12):147-149,160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决定了其必然规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研究型大学,必须遵从研究型大学的一般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通过建立科学的研究型大学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研究型大学目标的实现。本文在上述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分析了该管理体系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跨学科研究是科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境,探讨了国家层面的支持、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203份问卷样本的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支持未显著影响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健全的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合理的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有着显著、非常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影响;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次之是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跨学科组织与产业界的联系,而跨学科组织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6.
欧洲的学科政策及学科交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的聚合化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聚合方式体现出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各学科间交叉模式的多元性,成为交叉学科性质上差异的根源。从学科交叉的构成要素出发,以学科为逻辑前提与理论始点,通过建立一种学科交叉模式的分析框架,试图揭示出学科交叉模式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学科交叉研究的神韵——百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学科交叉是20世纪科学整体化的具体反映,本文从学科交叉研究出发,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医学与生理学奖)获奖成果和获奖者为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析诺贝尔奖中学科交叉的变化状况,显现学科交叉变化趋势在20世纪科学发展中的脉络,揭示学科交叉既是产生新学科的生长点,又是实现对复杂对象的多学科协同作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科交叉模式及发展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学科交叉的组织管理研究,初步总结出学科交叉的模式可分为交流型、方法型、项目型和平台型,学科交叉必须注重四个结合,即:与国家目标和市场需求、学科建设、研究基础及人才队伍相结合,要保证学科交叉的良性发展,必须具备转变现有观念、制定倾斜政策、营造宽松环境、联合培养研究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并提供必要的资源等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学科交叉问题的一些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科交叉现象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学科交叉既是实现科学知识系统整合的重要通道,同时又是孕育着重大科技突破的温床。正因如此,对于学科交叉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着手组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更好地掌握学科交叉的发展规律,为制定合理的学科交叉领域资助政策与组织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文想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科交叉现象作一探讨:(1)学科交叉现象的本质,(2)学科交叉研究中的一些定义问题,(3)学科交叉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发展的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研究中心在现代大学的战略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们要与传统院系分享大学治理的权力,甚至会向大学校级要求更多的自主权力,这导致了大学治理的进一步碎片化。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国别比较研究发现,对同时兼任院系教师和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科学家所完成的工作量在两个单位各自进行重复的全额计算,是一种激励院系支持教师从事跨学科研究和促成跨学科研究中心真正向科学家们开放的有效机制。而变革我国政府科研项目的资助模式则是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健康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专利视角下高校学科交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专利为视角,利用网络分析法和Ucinet工具,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对其截止到2012年11月20日所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构造专利共现网络和发明人-专利2模数据的复杂网络,藉此研究学科交叉情况,并找到该研究领域的学科创新带头人,对于高校学科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近年来,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问题成为科技管理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之一。国内外一些学者纷纷发表了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与制度安排的独到见解。文章认为,要在借鉴他们的理论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同时要改革和完善相应的科技管理体制,从制度上实现对这种新型的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模式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研究机构是高校设立的创新性学术组织.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成立和数量增长都未能得到有效控制,表现不佳的机构占据有限的资源,在行政事务方面也存在重复设置、效率低下等问题.美国高校通过虚体中心借用资源、虚体实体相结合、共享基础支撑平台等模式,有效解决了跨学科研究机构的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等问题.借鉴这些创新模式,建议国内高校在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组织定位、决策机制、竞争淘汰、资源调配、支撑服务等方面加强管理,统筹安排,实施科学、规范、灵活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跨学科研究已成为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方法和路径。工程伦理学已成为跨学科协作研究的典范。美国国家社会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运行,更是从制度、规范层面全面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荣誉研讨课程也作为美国高等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运行协作研究的重要方式。研究并借鉴美国工程伦理学、社会环境研究中心、荣誉研讨课的运行经验和管理规范,能够促进我国各类学校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跨学科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提出一种基于文本挖掘的学科交叉知识发现模型。构建了学科交叉文献发现模型与学科交叉知识发掘模型,从学科交叉点和新的增长点两个方面来揭示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并通过近10年来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文献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7.
李辛夫 《科研管理》1997,18(6):46-51
跨学科综合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是联系不同学科和研究主体的纽带,也是变离散为整体的混凝剂。中国科学院应主动迎接时代的挑战,在宏观决策与管理上为科学交叉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8.
交叉学科研究日益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在国内高校长期得不到有力支持.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实施为契机,北京大学等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正在积极探索通过非竞争性经费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项目的体制机制.以不同学科之间的集成、互补、融合为目标,利用非竞争性经费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平台建设及重大项目培育,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将有利于交叉学科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始源于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实施,随后在政府和实业界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知识不断从分化走向综合的时代大背景下,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和高校的积极参与以及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产生以及发展动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创新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