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是保障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活动正常开展的规程、行动准则,或规范体系。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存在着国家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建设不到位,企业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建设缺位,职业院校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建设错位等情形。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企业实习工作正常开展,深化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必须完善国家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强化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引导扶持;健全企业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彰显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规范学校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实现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有机联动。  相似文献   

2.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是企业,主要是为企业服务。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对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中负有重要的责任,这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神圣使命。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渠道并未建立,或者对自己应负的责任不清晰、不明确、不主动、不关心。本文就目前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阐述了企业对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三元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准员工,在入学之前学校、企业、学生就签订"三方协议",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校企合作共建育人平台,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导师"制,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整体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加强企业文化课的教育和实习实训,从而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整体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加强企业文化课的教育和实习实训,从而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机械类专业学生企业认知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和工作环境,增加学生对机械专业工作岗位群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初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好各门专业课奠定基础。而由于实习学生人数多、学生实习既耽误工作又妨碍生产,因此很多企业都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在企业实习,实习企业难找是目前大部分机械类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本论文针对实习企业难找的问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以真实存在企业环境为基础的虚拟认知实践教学环境,并开发了可完成仿真实验的数字化虚拟工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工厂有效解决了学生实习企业难找的问题,为实习学生提供了不到工厂也能参观企业的各个部门及生产车间、了解生产流程、熟悉各类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文化素质的缺失是因素之一。将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渗透到课程教学、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中,让高职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了解、熟悉企业文化,具备相应的企业文化素质,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从而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一定差距 学校是学习的世界,而企业是工作的世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的差距. 价值观方面,学生时代以个人价值趋向为主,企业人要与企业价值观相同、认同企业文化;金钱关系方面,学生时代是交纳学费,学校有义务传授知识,企业人依靠自己劳动所得来获得报酬;人际关系方面,学生时代是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企业人和不同年龄、阶层、价值观的人共处;时间关系方面,学生时代自己的时间较多,企业人每天至少八小时受约束;学习方法方面,学生时代被动地接受老师安排的课程,企业人是OJT,即在职培训、在工作中学习;考核方面,学生时代是在规定的日子、规定好的范围内考核,企业人每天都是考试;制度方面,学生时代有制度,企业人由于是团队行动,制度更严;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方面,学生时代均没有,企业人时时刻刻的行动都反映成本和质量;安全意识方面,学生是被保护的对象,企业人具备危险预知、主动防患和改善意识.  相似文献   

9.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及障碍因素的调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陕西和宁夏320位电子信息类企业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因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因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其次是短期利益,最后企业才会考虑长远策略;管理和指导学生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时间安排、学生安全和经费问题是制约大多数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主要因素;企业秘密、学生产出少、员工编制、合格学生和设施及场地等问题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很多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将项目化管理引入学生社团,使学生社团趋于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学生社团项目化管理具有诸多优势,并可通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企业项目孵化、校企文化传动、企业后备人才培养、企业竞争力优化促进校企文化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进校园进班级是职教文化建设大方向、新成长点,亦更好促进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班级规模虽小,却是学生成长沃土,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企业文化会令学生职业素质大大提高,令企业、学校、学生获得多方共赢。笔者结合当班主任和参与企业培训经验探讨融企业文化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一、融企业环境文化于班级环境文化企业界流行"三流企业竞争靠产品,二流靠服务,一流靠文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2007,(15)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合作、互动的新型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多更深地了解企业,培养学生用战略眼光来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使学生毕业上岗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本文主要就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企业文化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百度百科对企业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中的4种同质因素,是两种文化的对接点。4种因素之间共存的逻辑关系决定了学生的行为与企业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的对接是基础对接,是对接的切入点;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对接是核心对接;学校培养好学生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对接是根本对接、最终对接。  相似文献   

15.
杨虹 《职教通讯》2012,(31):29-32,53
企业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企业实习的形式、内容和组织形式等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但也存在学校过程管理不到位、学生心态认识有偏差、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政策法规相对缺乏等问题,需要从更新观念认识、明确在企业实习中的角色定位,加强学校层面企业实习管理、完善企业实习机制,完善政府层面学生企业实习制度、强化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政策引导等方面做出努力,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整体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加强企业文化课的教育和实习实训,从而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7.
倪凌 《教育与职业》2012,(30):172-17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在此模式下,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和高职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要办好高职教育,需将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深化校企合作、融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企业文化综合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黄人薇  肖云 《成人教育》2013,33(1):84-85
高职院校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施者,企业是合作者,政府是统筹者,学生本人是参与者。文章从岗位胜任角度分析了学校、企业、政府及学生本人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提出了职业能力培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魏秋霞 《成才之路》2014,(25):48-49
《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会企业管理的原理和应用这些原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二是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管理原理处理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掌握学习方法、生活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应站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提出"二定制、三段式"合作模式。探讨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由学生、学校和企业组成共同体,满足学生定向、定位及职业技能培养的需求,实现学生、学校、企业共赢局面。"二定制、三段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农业类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培养模式,是让学校得以发展、企业得以人才、学生得以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