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趋势.我院对1990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127例进行了分析,其发病率占同期妇科腹部手术的11.1%。发病年龄以31—45岁居多,占87%。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并非特异性,常被误诊.我院术前误诊率为57.15%;故提出应提高诊断率.本文对发病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资料分析,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的上升与人工流产的广泛施行有一定关系,此外,还与宫腔操作史等有关.说明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重要因素之一,应引起重视。在治疗上手术可做为主要的治疗措施,根据患者的病变轻重,年龄及对生育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给予一定时间的药物治疗,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其它部位.该病在过去属于少见病,且由于其临床表现并不具有特异性,又没有较好的确诊方法,故常造成误诊,常在久治不愈时才考虑到"子宫内膜异位症".又因为该病病程长,而且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所以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70年代以来,随着腹腔镜的问世与应用,该病的阳性诊断率明显提高,使该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成为常见病.经过调查统计,绝大多数的患者,发病与妇科宫腔手术操作有关,因此,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预防乃是降低该病发病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早在20世纪已被人们重视,从70年代起发病率明显增加,近几年来由于诊断技术提高,如B型超声、腹腔镜的普及,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已成为妇产科常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妇科的常见,多发病。我院于1989-1994年12月对150例内异症进行治疗,其中对病情较重伴有盆腔包块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丹那唑治疗127例,对病情较轻单用丹那唑治疗23例。现有50例随访资料完整,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最小年龄21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33.6岁。发病最多年龄为30-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总结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经验,采用对2003年7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妇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得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剖宫产之后,会阴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在产后,表现为切口部位出现疼痛肿块并随月经周期变化,有较为典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因此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手术操作要精细,术中要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要清洗伤口,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妇科的良性疾病。内异症的药物治疗可以使病灶部分暂时性消退,不能吸收或愈合。异位的内膜与治疗前一样,始终都具有代谢活性的再生长潜能。只要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旺盛,疾病复发就是可能的。因此,内异症治疗的目标应该致力于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生育能力,延缓症状复发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患者48岁,未婚,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5年,肾盂造影双肾盂积水3~ 月,于1996年9月3日门诊以子宫肌瘤引起肾积水收入院。查体:T36.6、心肺(-)、肝脾(-)。妇科情况:外阴(-),阴道宫颈未查(未婚拒绝)。肛门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了解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CD3~ 、CD4~ 、CD8~ 细胞水平,并取同龄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结果:(1)手术前与正常妇女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内存在CD8~ 细胞比例升高,CD4~ 细胞比例和CD4~ /CD8~ 比值下降;(2)手术后病人CD8~ 细胞逐渐回降,而CD4~ 细胞和CD4~ /CD8~ 比值呈现回升趋势。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异常,这种异常可在手术治疗后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在泰州市中医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共58例,分为两组:常规开腹+口服内美通组21例;腹腔镜+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组37例,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效果、术后妊娠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GnRH-a组的有效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开腹+内美通组,且复发率较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GnRH-a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妊娠率,减低复发率,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在子宫腔内表面以外的部位生长 ,约占生殖年龄妇女的 5~ 2 0 %。本病患者在不孕症中占 2 5~ 4 0 % ,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避孕人群的不断增加 ,该病发生率明显在上升。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 ,应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经期腹痛剧烈、肛门坠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孕等症状。  笔者近年来自拟脱膜汤对此症加减治疗取得一定疗效 ,现推如下 :  方剂组成 :人参 10g、黄芪 30g、灸术 10g、茯苓 10g、归尾全 10g、赤芍 10g、白芍 15g、生地黄6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时子宫内膜异住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作用.方法:采用EUSA法,检测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服用血府逐瘀胶囊前后的血清EmAb的OD值.结果:治疗30天后EmAb的P/N值为2.43±0.11,60天后为P/N值1.71±0.09,90天后P/N值为1.65±0.08,均高于治疗前(2.65±0.13).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能够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P/N值.  相似文献   

12.
自19980.1~2004.1月收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CO)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结核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6年来两院诊断子宫内膜结核的13例病人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13例均为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常被忽略,对伴有月经异常的病人应考虑做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结论:子宫内膜结核是女性生殖器结核中的主要部位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多氯联苯(PCB)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文章分析了PCB31对原代培养的异位内膜基质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PCB31不影响细胞增殖,而高浓度则抑制细胞增殖.PCB31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环加氧酶COX~2的表达,白介素ILlp和IL8的表达也上调.酶联免疫结果也证实PCB31上调白介素的分泌.综合以上,PCB31可通过上调发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内异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并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86例,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无并发症发生.结果: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既可以明确诊断,又能够定位取活检送病理,根据病理结果或病情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无生育要求的病人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这样既可以治疗彻底,又可以保留完整的子宫,根据年龄及激素水平给予适当的激素治疗既可以有效防止复发又可以防止恶变.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创伤小,并能同时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将我院101例剖宫产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头盆不称37例,胎位不正18例,过期妊娠18例,宫内窘迫9例,其它19例。讨论一、头盆不称,头盆不称有①骨盆小于正常值,明显狭窄。②胎儿过大骨盆轻度狭窄,③巨大儿骨盆大小正常,④胎头位置异  相似文献   

17.
林明 《考试周刊》2015,(19):139-14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 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35例,总有效率63.5%,观察组治愈17例,有效42例,总有效率79.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常用手术方法的优劣。方法 利用关键词检索相关数据库,对筛选出的临床对照试验进行数据提取,分别对比不同手术方法的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并做出综合评价。在全球公认的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等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进行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根据贝叶斯定理对手术时间、成功率、并发症等参数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参数的(SUCRA)概率下的曲面值。采用节点分析主要结果的不一致性并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详细的分析,最终共纳入8个RCT进入Meta分析。结果表明,宫腔镜下分切术在手术时间(SUCRA,0.49)、成功率(SUCRA, 0.90)和并发症(SUCRA, 0.50)具有最佳的临床效果。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其他手术  相似文献   

19.
患者赵某,女,33岁,主因右下腹无痛性肿块2月,腹胀、排便不畅2年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尚可,腹部略 膨隆、肝睥未及、右下腹扪及10×10cm大小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动度欠佳,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子宫无触痛,其它无异常 化验:WBC9.6×10~9/L,N68%、HCG((?)),碱性磷酸酶215单位。B超显示右下腹脏探及8.9×7.5×6.5CM的均质低回声团块。CT扫描提示,回盲部肿物,大小与B超报告相似,回旨部受压,但造影剂通过良好。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患者未婚 ,2 2岁 ,主因“双卵巢瘤”切除术后 5年 ,发现下腹肿物 4个月而于 1996年 1月 2 4日 16 :5 0入院。患者于 5年前因“卵巢瘤”而在当地医院行双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良性 (具体不详 ) ,术后一般情况好 ,当地医生嘱咐患者口服已烯雌酚 2mg ,一日二次 ,一直口服 ,不能间断至 6 5岁。患者口服此药物后月经不规律 ,周期 15~ 90d不等 ,经期 4~ 10d不等 ,量时多时少 ,末次月经 :1995年 10月 2日 ,4个月前在当地医院复查发现“下腹肿物”而转我院就诊 ,以盆腔肿物 ,子宫肌瘤 ,阴道肿物入院。入院后查体 :体温血压正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