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琦的《苍茫之地》,标题就预示了它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思考。表面看来,诗中所写只是自己与友人到小兴安岭看了一下,似乎只是纪游诗与风景诗;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寻求一种原始的、与自然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拼命赚钱,及时行乐”的时代、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经济主义是现代明的主要支撑点。生意场上竞争的刺激,夜总会里灯红酒绿的陶醉,成为了人们最羡慕的生活方式,面对如此繁华世界,一位睿智冷静的学都却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人类这种以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和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为代价的生活方式可维持多久呢?卢风教授在其新《享乐与生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保护》(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中认为:人类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关键性的一次抉择,即生存抑或享乐的抉择,人们在“物质丰饶中纵欲无度”的生活方式已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需要以追求德性、内心宁静和极高精神境界为最高价值目标的新的启蒙,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改变现有的危险的生存方式,使人类开始新的生活,走向新的明。  相似文献   

3.
我先说说听了邵老师《放飞童年》这节课的感受。这堂课给我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要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写作不仅仅是以生活为源泉,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用写作来记录生活,体验生活,丰富生活,享受生活,来剖析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写作是我们真实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孙毓棠的长诗《宝马》(1937),写汉武帝时李广利率兵西征大宛获取宝马的故事。它力求忠于史实,言必有据,冷峻地揭示了古代群众被奴役被愚弄的命运,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诗。其诗化不是靠抒情气息,而是靠把所叙述的史事内在地诗化。故采用相应的诗化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5.
《鹑之奔奔》是《诗经》国风中《鄘风》的一篇.其诗旨的观点历来众说纷纭.主要集中在讽刺说、垂戒说、国耻说、君命说.讽刺说是诗文所要表达的内容,真正的主旨应是诗人借诗文警戒后人,用国家灭亡这一事实与教训告诫后世统治者,要知风俗美恶,政治得失.  相似文献   

6.
《诗经》向我们全面地展现了上古时代男女寻找恋人、思慕、彼此相恋、约会、婚娶、家庭婚姻生活,直至分离(生死相隔、离弃两种)的完整过程。然而,婚恋诗中爱情和婚姻这两大元素在《诗经》中的发展却是极不平衡的,灿烂美好的爱情往往对应冰冷残酷的婚姻。在男权把持话语、支配社会的时刻,女性如何走过了她们的爱情和婚姻的道路,男子又将如何对待自己所爱的人和最终组建起来的家庭,这些问题我们都可通过对国风中婚恋诗的解读而得到最真实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著名作家梁晓声作为文学讲述者,以共乐区平民工人周氏三兄弟的经历为主线,融通了波澜壮阔时代下小人物乃至高级官员的生活习惯、地域特质、人情样貌,形象而真切地全方位展示了自"文革"始至改革开放50年间中国城市的发展图景,挖掘着苍茫大地上底层平民的道德意志和精神理想,并用《人世间》倾心守望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道德理想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8.
浪漫主义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它带来的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也成为浪漫主义所扮演的主要角色、表达方式和内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浪漫主义都成功地从影响人心灵的最强劲的源泉中汲取灵感,比如宗教、祖国或民族、爱,也强化塑造着这些情感。虽然全球范围内的民族自决浪潮的世纪已经过去了,但是如今,在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话语情境下,一个社会主流之外的少数民族诗人及其诗歌仍然需要时不时、或多或少地乞灵于浪漫主义——自觉或不自觉地,也这样被读者所期待。海南黎族诗人郑文秀的诗集《水鸟的天空》,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李照 《现代语文》2006,(1):104-104
刚拿到这本书时,我有种怪异的感觉:书的封皮封底都是山水风景,一片苍茫的山野之色,可偏偏起了个名字叫做《红牛之吻》。书的作赵振泰是我多年的老朋友,60年代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他热爱学,热爱教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直以教书和育人为自己生活的目标和动力。以学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是他最大的梦想。他退休之后才有条件重拾少年的梦,开始写作。本书是他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怎么会将“吻”这种散发着时髦热俗之气的字眼用在书名之中呢?仔细翻阅后,我心释然了,原来此吻非彼吻,它“并非时尚女郎的浪漫之吻,较多苦涩和沉重,是山野老牛的土气和汗味,是实实在在的泥土”。  相似文献   

10.
竟陵派是晚明继后七子和公安派之后的一个文学流派,在矫正七子与公安派末流弊端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诗归》是竟陵派钟惺与谭元春共同选评编辑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古诗归》和《唐诗归》两部分。《诗归》选诗独特的标准与钟谭诗歌评点的与众不同,使得《诗归》成为晚明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歌评选总集,对竟陵派诗歌理论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名为《风景》,作者写的其实不止自然的风光,还有由人的辛苦劳作和生命力量的涌动所创造生成的“人为”的风景——农作物、防风林,它们是人在天地间与自然积极合作化育而成的“超自然”风景。这道风景被诗人们遗忘得太久了。人类被遗弃在俗世的操劳与奔波中,慢慢忘记了自己在太阳、大地、海洋、原野中所处的位置,迷失了方向。这首诗,道出了存在者(人)作为存在的历史性和创造性,道出了隐蔽在风景背后的人的最基本的在世方式。从表现手法上看,这组诗歌的深层意蕴不是源自于意象本身,而是源自于意象的空间结构,换句话说,我们要从每一个意象出现的结构位置和空间关系出发来建构它的意义及它与整体诗意的联系,而不是相反,先对每一意象分别进行阐释,然后再把它们加在一起构建整首诗的意义。因此,对于这组诗,它的空间结构就是它的深层意蕴,就是它的诗意本体。  相似文献   

12.
钟嵘的“诗味论”体现了他的诗歌审美理想,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也存在着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来对待。  相似文献   

13.
艾略特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座高耸的里程碑。通过对他早期作品《序曲》的分析以及将其与中期作品《荒原》的对比,可以看出他以《荒原》为代表的中期作品是如何在主题和创作技法方面对早期作品进行继承、发展和升华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接受理论出发,指出陈伯海、蒋哲伦两教授主编的《中国诗学史》,理论论述系统周详,对各期诗学思想的阐发简当,有承前启后之功,其撰写理念发将对诗学思想研究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短篇小说《美国序幕》中,托马斯·沃尔夫以极富诗意的语言陈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所独具的思想状态和情感历程,具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一战”之后美国在经济空前繁盛背后所隐伏着的巨大危机——青年一代道德信仰的沦丧与精神世界的坍塌,表达了作者试图在广袤无垠的精神荒原上进行魂灵重铸、文化重建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意图。  相似文献   

16.
孙毓棠的长诗《宝马》(1937),写汉武帝时李广利率兵西征大宛获取宝马的故事,它力求忠于史实,言必有据,冷峻地揭示了古代群众被奴役被禺弄的命运,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诗,其诗化不是靠抒情气息,而是靠把所叙述的史事内在地诗化,故采用相应的诗化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学、美学的视角看,方方《风景》的反讽构成方式是视点反讽和语调反讽,采用巧妙的修辞手法形成幽默的语言风格,造成喜剧性的外在形式与悲剧性的内在意蕴的悖离,从而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终极关怀。它所呈现的哲学思考和审美观照表明"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有了某些本质上的区别,从中可以看到其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强烈反讽。  相似文献   

18.
《沙女》是日本战后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同时被认为是日本存在主义的代表作。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安部对于现代社会以及现代人生存方式的反思和理解。一方面是看似疯狂不合逻辑的虚构的沙洞中的生活,另一方面是现代人所谓的先进社会,将二者相对比,我们会发现两者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根本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诗与哲学,诗与人生,文体特色三个方面论述了晓雪的《诗美断想》。  相似文献   

20.
约翰·济慈是 19世纪与雪菜和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创作成就显著,诗歌创作理论也颇有见地.从济慈对诗及诗与自然、生活的关系的理解,把握其诗论内核,并体味诗人的审美追求及人生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