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是: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这是一道顺叙题,题意的发展顺序与计算顺序一致。以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用两个问句的连续性题目引出两步应用题。先出现:“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  相似文献   

2.
加减计算的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起始,对整个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起着奠基的作用。教材安排了一道很有代表性的例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其分步解答方法,而且还应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有意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张老师教这道例题时,将原例题改为“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5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理由如下: 1.例1是学生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改编后的例题当求出下去18人以后,车上还有乘客17人。避开了原例题第一步计算中下车的是18人,车上剩下的也是18人的巧合情况。2.针对低年级学生感知比较笼统、欠精确、容易忽略细节、无意注意强,又不善于检查自己的知觉思维特点。排除了原题是“18+9”中的“18”究竟是车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三册第10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两步计算应用题;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2.初步掌握找中间问题的方法。3.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练习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________?(先让学生演示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提出问题,并写出数量关系式、列式计算。) 师:这道应用题同学们只要直接将题中两个已知条件经过一步计算就解决了,这样的应用题叫做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同学们开始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出示课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概念掌握得牢不牢固,对学好数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通过实物演示引出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感性认识,教学新概念时,从引导他们观察和实物演示人手,就比较容易解释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讲"求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学生对"倍"概念不清楚,就很难解决这类乘法应用题.我用实物演示先向学生讲清"倍"的概念,进而讲清怎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先出示题目"小明第一次从粉笔盒里拿出2支白粉笔,第二次拿的是第一次的3倍,第二次拿了多少支白粉笔?"(学生回答6支),接着我从粉笔盒里拿出6支粉笔问:6支粉笔可分为3个"2支"粉笔.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第一册开始就要求学生不但要会解应用题,而且能自己编应用题。我在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时,注意有步骤地指导,逐步提高要求。即逐渐增加题目的复杂性和编题的独立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根据实际事物编题。开始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编题。从教室里看到的事物开始,如桌上有几支粉笔?陈老师手上拿着几支粉笔?大家编一个关于粉笔的应用题。学生们编出了“桌上有6支粉笔,陈老师手里拿着2支粉笔,一共有几支粉笔?”或者“桌上的粉笔比陈老师手里拿的多几支粉笔?”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第四册数学课本中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的第一道例题是这样的:“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在计算这道题时,应先求出下去18人以后,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应列式为:36-18=18(人) 这道式中的减数和差都相同,即下车的是18人,车上还剩下的也是18人。接着计算“上来9人以后,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应列式为:18 9=27(人) 由于第一步式中下车的人数与车上剩下的人数相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板书了一道题给学生讲解,但是非常遗憾,写的时候一不小心,我把问题“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乘客?”错写成“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人?”表面一看似乎没什么漏洞,但没想到的意外却出现了,就这几个字却引起了学生思维强烈的碰撞,并深深地震撼着我,现将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过程及反思整理如下。 出示题目: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0人,途中下车18人,又上车18人,这时车上有几人?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  相似文献   

9.
教授在教桌上放了一个罐子,然后拿出一个拳头大小 石,正好能从罐口放进罐里。教授把它放进去后,问他“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是……”下边有几个学生回答说。“真的吗?”教授 教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 加一些,然后又问学生:“现在是不是满了?”这回学生们 答得太快,他们需要认真地思考来对付这个看似简单的 后,有位女学生怯生生地答道:“也许没有满。” “很好!”教授又从教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把沙子慢 罐子里。倒完后教授问:“现在,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 “没有满……”同学…  相似文献   

10.
一、通过操作 ,构建平均数概念1 同学们在生活中可以变废为宝 ,如把易拉罐稍作加工做成笔筒 ,请把笔筒放在桌上 ,把你们的铅笔放在里面。师 :看着你的笔筒和铅笔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 :我想使我们组每个笔筒的铅笔同样多?师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评析 :利用生活材料为学习服务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2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3 汇报交流。生 :①我们先从13支里拿出1支放到9支里 ,再从13支里拿出2支放到8支里 ,这样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就同样多了。…  相似文献   

11.
趣味智力题     
1.最少有几个座位?有一条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除去起始站和终点站外,中途有9个车站。一辆公共汽车从起始站开始上乘客,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都恰好各有一位乘客从这一站到以后的每一站。为了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这辆公共汽车至少要有多少个座位?  相似文献   

12.
一、建"不等式模型"建不等式模型是一种常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例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5a-4)名乘客,到某一车站有(9-2a)名乘客下车,车上原来有多少名乘客?解:根据题意,得5a-4≥9-2a,解得a≥13/7,又(?),解得:4/5≤a≤9/2.所以13/7≤a≤9/2.因为a为整数,所以a=2,3,4.5a-4分别为6,11.16.即客车上原有乘客6人或11人或16人.例2为美化青岛,创建文明城市,园林部门决定利用现有的3600盆甲种花卉和2900种乙种花卉搭配A、B两种园艺造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搭配每个造型所需花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19页。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在教学中渗透“集合”等现代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通过“移多补少”的实际操作,建立平均数的概念。 1.揭示课题,引起悬念。教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求平均数应用题。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出平均数?这种问题在你们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遇到,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2.实际操作,引出概念。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三个玻璃杯放在讲台上,并在三个杯里分别放进2支、3支、7支彩色铅笔,边放边让学生默默数数。放好后,引导学生观察并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教育演示:一位老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入若干鸡蛋大小的鹅卵石,直到高出瓶口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满了吗芽”学生答道:“满了。”接着,教师往瓶里装碎石,摇了摇,又问:“现在满了吗芽”有学生答道:“可能还没有。”随后,教师又拿出沙子往里装,使劲拍了拍,又问:“现在满了吗芽”学生们大声应道:“没满选”最后,老师拿出一壶水往里倒,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芽”结论当然不止一个。老师最后说:“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如果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也许你就永远也没有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这个教育演示给人…  相似文献   

15.
编拟应用题是每个敛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任何“数学辞典”和详尽的“习题集”所无法替代的一种创造性劳动。怎样才能编出新颖、灵活、有趣的应用题呢?我觉得留心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抓住某些典型事例的特征,进行数量分析,构思编题,是编拟应用题的重要途径。比如,正常行驶在同一线路上的公共汽车,每隔一个相同的时间 K 从起点站开出一辆。设平均车速为 V_1。倘若有人以匀速 V_2行进在此线路上,他必然每隔一个相同的时间 a 迎面遇见一辆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16.
【片段】 师: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两步 应用题计算”(板书)。(煞有介事地 “骗 左顾右盼)今天老师来得有些匆忙, 忘记了带课本。(充满自信地) 不 过不要紧, 老师就是老师, 只要你们把应用题里的数据告诉我, 我就 能把算式写出来, 你们信不信? (一部分学生表示相信, 一部分学生表示不信。 一学生告诉教师应用题里的数据, 教师随便地用数据凑一个算式,学生摇头反对;教师再胡乱地组成一个算式,学生仍反对。有学生说: 解答应用题要根据题 目的具体意思去列式, 怎么能随便胡编乱造算式呢?) 师: 你们的意见非常正…  相似文献   

17.
1.利用几何思想解题利用几何思想解答概率问题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例1 某公共汽车站,每隔 a 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到站.乘客到达车站的时间是任意的.求一个乘客候车时间不超过 b 分钟的概率(b≤a).  相似文献   

18.
养蚕趣事     
春天到了,有一天,我发现蚕卵里面爬出了一只只“小蚂蚁”,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条黑色的小蚕,它们实在太小,吹一口气就会东倒西歪。可是,我没有为蚕宝宝的出生做好准备,只好从冰箱里拿出紫苏叶子来喂蚕宝宝。过了两天,妈妈的学生送来了一大袋桑叶,总算可以让我的蚕宝宝大吃一顿了。我连忙把桑叶放进纸盒里,它们迫不及待地吃起来。为了让桑叶长久保鲜,妈妈就把装桑叶的袋子打个结,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保存,这样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桑叶都是很新鲜的。过了几天,蚕宝宝的皮肤渐渐变白了,身子也渐渐长大了。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蚕宝宝换桑叶…  相似文献   

19.
一支粉笔,一本书,能上好课吗?后网络时代,有人充满惶惑与疑虑。于永正老师常常一支粉笔、一本书地浸在课堂,无论是参课学生,还是观课老师,都觉如沐春风。记得,一次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课一开始,于老师就单刀直入:"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小手,跟我一起写课题。"于是,跟着于老师的板书,孩子们伸出嫩生生的小手一丝不苟地在空中书写着课题。"‘小’字的竖勾,勾得要有弹性!"头发花白的于老师边正楷范写板书,边在关键笔画提点学生注意写字要领与神韵。  相似文献   

20.
谁当喇叭     
周锐  明月 《早期教育》2007,(12):2-7
开往歌剧院的公共汽车,半路上突然停住了。猴司机回头问乘客们:"请告诉我,你们谁的嗓门最响亮?"坐在车上的小鹿、小羊和小鸡都不作声,只有青蛙大模大样地站起来:"呱呱!我的嗓子最响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