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贯彻落实好江泽民《讲话》精神,是当前高校的一项政治任务,是“两课”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做到抓住主线、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强化素质和实践才这几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取指导学生研读课、精炼讲授、写心得体会、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大打折扣。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方式改革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势在必行。文章就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的多种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陈华 《文教资料》2006,(19):92-93
本文尝试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对“实效性”做一个描述性的理解,也算是对这样一个老问题从新的角度做一些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思想品德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思想素质的主渠道。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从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着手,使教学有的放矢,力求课堂教学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同时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延伸作用,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达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创新精神推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观念创新、教学大纲创新以及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对“思想道德修养”课如何深化教学改革进行了论述,提出要转变现有学科德育课程为实践性德育课程,对课程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有三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是重视第二课堂功能 ;三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从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着手 ,使教学有的放矢 ,力求课堂教学具有生动性和感染性 ,同时发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延伸作用 ,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达到《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效果.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改革的前提,只有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才能相应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德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具有全面性、主动性和深入性,而且在原则和内容上保持了与道德建设的统一。本从公民守法的角度阐述了蕴涵在民法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平等、诚实信用、权利为本、公平等道德精神的内容及其在我国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德育是对生命的再创造活动,人文精神是德育的价值祈向。德育的人文精神在这里主要是指坚持人是目的的价值取向,坚明爱是源头的教育理念,坚守面向生活的行动纲领,以人文关怀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的成长、人性的丰满、意义的辨明、精神的健美、价值的实现,促进其作为生命主体、精神主体的独立、自由与完善,使德育成为人文精神的最直接最自觉的精神阐释和价值守护。  相似文献   

13.
14.
信息开发的伦理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关信息开发中的道德问题仍然是国内外研究中薄弱环节,本对信息开发中的首先问题集中进行了阐释和揭示,确立了信息开发的道德原则,并就信息开发中道德制约的内在化及外在制度层面的因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伦理感、道德感与“实践道德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精神有“理论道德精神”与“实践道德精神”两个结构和两种形态。前者是道德教育的意识和思维,即“知”的结构;后者是意志和冲动,即“行”的结构。在广义上,作为“行为一般”的意志有客观意志(狭义的意志)和主观意志(情感)之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传统以“理性 情感”为精神结构,以情感为“实践道德精神”的精神哲学基础。据此,伦理感与道德感就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伦理感”以“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感、实体感、精神感为基本规定,道德感以得道感、敬重情感、义务感为基本规定。现代道德教育哲学应当由对“理论道德精神”的偏执,转向对“实践道德精神”的深切关注,实现道德教育的精神哲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学校德育活动的主体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教育者开展活动或教育文化只有通过班级文化才能对学生发挥最大作用 ,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内化才能产生作用。现代德育理论认为 ,德育主体的现代化是德育现代化的核心 ,作为德育发展主体的学生 ,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不仅在于其学习和掌握了多少道德知识 ,更主要的是其能够将多少知识内化为品质 ,外化成为行为 ,实现知行统一。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主动建构和能动内化是德育主体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因此 ,帮助学生强化主体性 ,实现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建构相结…  相似文献   

17.
法和法律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学范畴。法是社会公众意志认同的具有普遍拘束力的行为准则,它本质上是一种隐含于法律又超然于法律的公民意志;法律则是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集团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它本质上是体征化、条文化了的权力意志。法的精神是社会正义,是人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8.
大学精神的塑造依赖于德育而形成和发展,德育又借助于大学精神而深化,二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9.
美国精神中的民主、自由、个人主义、实用主义都具有维护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美国大学对美国精神的培育是诉诸知、情、意、行的立体式系统来实现的。它的特点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培育目标的弥散性和"中立性"、内容的广泛性、开放性和渗透性,以及培育方式的隐蔽性,手段的实用性与体验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不要求对链路状态进行更新的QoS路由算法,该算法对从源到目的地的多条路由的状态同时进行探测,然后选择出最优路由并进行资源预留,并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