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保证农业生态向良性循环演变条件下,土地的食物产量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特別是耕地资源有限,加之近40年来耕地减少与人口增长,使原来就十分紧张的人、地矛盾越加突出,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对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特别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及今  相似文献   

2.
斯密在《国富论》中就预见了有创造力的个人和专门的研发在推进技术变化和经济增长方面会起重要作用 ,但在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却放弃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李嘉图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受雇佣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就会发生 ,使得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降低 ;马尔萨斯通过分析人口发展的趋势 ,认为如果有足够的食物 ,人口将以几何级数增长 ,但是 ,从他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理解 ,他认为人口增长将快于土地可提供的食物的增长 ,所以从长远来看 ,增长的人口给土地和资金带来的压力 ,会把实际工资降低到生存水平。但事实上 ,在过去两个世纪 ,主要工…  相似文献   

3.
粮食问题是世界经济发展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到下个世纪,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可种植的土地上生产的食物,能否养活还将继续增涨的人口?能否经得住人口增涨的压力?李庆曾的文章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乐观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生态足迹和水足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燕  王效科  逯非 《资源科学》2011,33(6):1145-1152
生态足迹和水足迹作为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资本利用程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生态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食物是人类首要的消费品,其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将反映维持一个区域的人口基本食物需求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本研究在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和单位质量虚拟水含量等模型关键参数,改进计算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居民食物消耗人均土地面积达到1.967hm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2.025hm2/人;北京市居民食品消耗人均虚拟水为1023.05m3/人,约为居民消耗实体水的5倍,反映了北京居民食物消耗需要大量的土地面积和水资源来满足,将对区域土地和水资源造成很大胁迫。本研究采用基于北京市实际食物来源的估算参数更能反应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其结果表明北京市食物供应选择从国内其他地方输入有利于减少北京市食物消耗所引起的生态足迹和水足迹,研究成果可为北京市农林渔牧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以及食物供应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文曲  李晓云  刘楚杰  孙倩 《资源科学》2021,43(8):1662-1674
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整体向增加高耗水的动物性食物消费趋势转变,不断加剧中国本已稀缺的水资源的压力。本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和单位重量食物虚拟水含量数据,首先测算了城乡居民实际食物消费模式(S1)与膳食指南推荐的平衡膳食模式(S2)下的食物消费水足迹,比较分析两种膳食结构水足迹的构成和变化特征;然后基于两种膳食模式(S1、S2)和两种人口规模(2018年、2030年)构建了4种情境,估算未来人口规模和膳食结构变化下的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结果表明:①1985—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水足迹均呈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人均植物性食物耗水量的减少和动物性食物耗水量的增加;②人口规模和膳食结构是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实现平衡膳食模式的膳食结构对食物消费水足迹变化的作用超过人口规模;③营养均衡目标下膳食结构变化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1094.9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907.1亿m3;人口规模变化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增加929.4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减少615.4亿m3,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将导致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总量增加2024.3亿m3,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足迹总量增加291.7亿m3,食物生产水资源的短缺局面进一步加剧。本文为未来通过调整食物消费结构途径降低食物生产水资源消耗提供了初步的研究视角,同时对引导中国城乡居民均衡营养饮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我国80%左右的人口和土地在农村,农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大.如果农村的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水、空气就会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区分非正规居住和正规居住两种模式,基于理论分析,分别构建两个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提出两个研究假说。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4年广东省和山东省设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不同居住模式下,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1)在非正规居住模式下,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是城市间人口流动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呈现为线性方式;地方政府增加工业用地供给,会导致人口流入;地方政府减少工业用地供给,会导致减缓人口流入(或导致人口流出);(2)在正规居住模式下,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是城市间人口流动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地方政府土地供给行为对城市间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呈现为倒U型方式;在(0,S_i~*]区间内,增加工业用地供给或减少住宅及商服用地供给,有助于吸引人口流入;在(S_i~*,∞)区间内,增加住宅及商服用地供给或减少工业用地供给,有助于吸引人口流入。  相似文献   

8.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子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开垦对荒漠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宏  孙保平 《资源科学》1999,21(5):71-75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与土地荒漠化的反馈关系,并以甘肃民勤县和内蒙古伊镏金霍洛旗为例,模拟人口增长导致耕地开垦面积增加及其对荒漠化土地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似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扩展速度要比干旱地区更快。模型灵敏度分析表明,决定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开垦并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人为因予是人口数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力状况,这三者又是与神经经济水平、人口和土地管理政策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封志明 《预测》1992,11(1):26-30
1 我国人口的食物消费现状 1.1 1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主要食物的人均占有量大多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食物消费仍属温饱型 (1)植物性食物:粮、油、糖生产在1984年和1985年达到峰值后,基本停滞不前,水果旺盛的增长势头不减;由于人口的持续增加,人均植物性食物,除水果外均已出现下降趋势。 1982年和1984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达到350kg和394kg,基本解决了10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但与国际上相比,我国的粮食消费仍处于低水平,只是勉强够吃,约是美国的1/4,苏联的1/2。1985年之后,由于人口的增长超过粮食产量的增加,人均粮食占有水平出  相似文献   

11.
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元村 《资源科学》1990,12(1):21-26
土地既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又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生存资源。然而土地在数量上是基本不变的,产量的提高亦有一定限度,而人口却在不断增长。我国土地与人口的矛盾更为突出,并可能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如何解决人口—土地—粮食关系的矛盾?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建设良性循环的人口—土地平衡系统,制定协调发展的人口—土地政策。而其基本的依据,则是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本文仅就这一领域的若干理论与方法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国外食物消费的发展进程看中国小康社会的食物消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史登峰  封志明 《资源科学》2004,26(3):135-142
文章以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收入、食物消费结构与膳食营养水平为主要指标,分析了部分国家食物消费的发展历程及其处于小康阶段的食物消费水平,讨论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小康社会的食物消费与粮食需求.中外对比研究表明:中国刚刚跨入小康生活的门槛,与中下等发达国家相比,恩格尔系数和人均国民收入差距较大,由小康社会走向富裕生活,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食物消费数量已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就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而言,动物性食物比重过低、优质蛋白质不足;无论是能量、蛋白质,还是脂肪,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研究认为,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张,农业自然资源利用面临人口增加与消费扩张的双重压力,日本的动植物并重型食物发展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完全有赖于中国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与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一据预测,21世纪初,世界人口将达到63.5亿,2030年可能超过100亿,21世纪末将接近或突破300亿。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食物生产的年均增长率至少达3~4%。现有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有限,而且每年至少损失耕地600万公顷(相当于我国浙江省的面积)。因而,每公顷耕地平均养活的人数,将由本世纪70年代初的2.6人增至2000年的4人。不仅如此,人口增长后可能出现向城市转移趋势,预计2000年,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将增至400个,这将给城市的环境卫生、供应、食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性中 《资源科学》2000,22(5):63-68
滇西北地区是云南地势和纬度最高的区域,土地资源以山地高原为主;陡坡地多、平地少;高寒层土地多,低热层土地少;垂直分异明显,水平分异突出;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差,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近年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陡坡垦殖和轮歇种植日趋严重,造成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使人口-土地-环境矛盾日趋突出,导致贫困人口较多,部分人口失去生存条件。本区面临生物资源保护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应从人口-土地-环境互养共生角度出发,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因地制宜,调整用地结构;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土地开发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和土地集约经营水平;开荒节流,实行土地整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土地的管理和监督;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土地需求。  相似文献   

15.
耕地资源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郑新奇 《资源科学》2005,27(6):46-52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性历来是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数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耕地被非农建设挤占的动态演变过程即为耕地非农转化,并进行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驱动分析.综合考虑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3个方面:土地整理复垦、经济建设非农占用、生态退耕及自然灾毁,得出耕地的非农转化量即为综合考虑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在食物安全状态下对耕地的需求量、生态安全建设中生态退耕面积、自然灾毁耕地面积与现有耕地总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平衡之后剩余的耕地数量.构建了耕地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并以济南市为例,预测到2020年耕地资源的非农转化量为29 876.31hm2.对区域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性历来是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数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耕地被非农建设挤占的动态演变过程即为耕地非农转化,并进行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驱动分析.综合考虑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3个方面:土地整理复垦、经济建设非农占用、生态退耕及自然灾毁,得出耕地的非农转化量即为综合考虑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在食物安全状态下对耕地的需求量、生态安全建设中生态退耕面积、自然灾毁耕地面积与现有耕地总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平衡之后剩余的耕地数量.构建了耕地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并以济南市为例,预测到2020年耕地资源的非农转化量为29 876.31hm2.对区域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中国特殊历史阶段下的一种特殊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是,在完善土地政策参与经济总量、产业和部门结构、区域协调发展调控的同时,还要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把土地要素市场化、促进就业的工业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纳入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评价也成为"土地评价",是当前土地资源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评价作为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依据,主要解决的是区域内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类型分布等。通过土地资源评价方案的实施,寻求在有限土地资源的约束下发挥最大的潜力,满足人口承载和生存生态的需求。本文以下结合具体实例,针对我国土地资源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物浪费及其资源环境代价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热点。食物浪费不仅浪费的是食物本身,还意味着在生产和制造这些食物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浪费。本文以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称重的方法对餐饮业食物浪费状况进行调查,并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市食物来源地的现状,重新计算了均衡因子等模型的关键参数,改进了计算方法,核算和分析了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高达29.47万nhm~2(国家公顷),约是北京市面积的1/5。其中北京市城镇居民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为20.53万nhm~2,占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总生态足迹的69.66%;旅游人口餐饮业食物浪费的生态足迹为8.94万nhm~2,占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总生态足迹的30.34%。研究结果反映了北京市餐饮食物浪费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这种无效消耗,对区域的资源和生态造成了很大的胁迫。因此,政府应该加强科学消费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食物文明,浪费食物可耻"的氛围,建议均衡膳食,倡导绿色食物可持续消费生活方式;逐步将"食育"教育引入到中小学校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勤俭节约的意识;逐步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的各项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设计理念的第三时代:在地球上生活着50 ̄60亿人口;水、土地、空气、食物、能量和很多其他的能源短缺;环境恶化;在一些富裕的国家贫穷的队伍开始扩大……人们越来越多的讨论生态设计,但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艺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叙事风格必将在未来的设计舞台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