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的认识长于感性,侧重于形象思维.对他们进行语言教学,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对语言的感受、体验,形成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如果过多地进行理性分析,那是违背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在阅读语言材料,首先获取的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语言形象,进而才来考虑语言形象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及其表达方法.可见小学生阅读,最感兴趣的是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那美妙的景色、丰满的人物、真切的事物,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样参加了相关活动,但其运用生活服务读写的能力却相差甚远,有的能自主建立生活与语文的联系,自觉能动地调动生活储备,为阅读中的语言感悟和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服务;而有的在语文与生活间似乎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丰富多彩的生活难以与语文建立起联系。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学生对生活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感受力,丰富的生活如眼前烟云、耳边音乐,看得见,听得到,却留不住,一旦遇到阅读和写作需要,生活材料却难以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因此,要促进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使丰富…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虽然配备了许多插图,但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创造形象。而语言文学所叙述或描写的内容,不像视觉艺术那样具有直观形象,因而,创设一些条件,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情境中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创设情境一般有以下五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琪 《亚太教育》2022,(21):95-98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想象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要引导学生掌握“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思维能力的外显形式,其教学内涵是帮助学生实现文本理解、画面形成和语言表达。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读懂画面,为想象打基础;帮助学生丰富画面,让想象更加清晰;帮助学生展示画面,让想象外显化。  相似文献   

5.
要让低年级学生透过课文内容理解、学习好词佳句,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利用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想象以达到目的。如:教学《美丽的公鸡》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意洋洋”与“伤心”两个关键词,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公鸡情绪变化的这两个关键词语,然后再请学生从读中找出文中写公  相似文献   

6.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2):24-25
研究表明,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其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试想,一个从没住过医院、而且对与医院有关的概念没有一点了解的孩子,一旦阅读中碰到“医院”“住院”“挂水”“把脉”等词语,不管教者怎样讲解,他也难以获得真切的感受。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必须在丰富学生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实践积累的前提下,根据阅读与生活间的联系,巧妙地把生活活水引进阅读,以帮助学生构建现实生活与语言阅读的联系,让他们凭借生活基础去感悟语言。一、凭借生活,感悟语言形象在阅读教…  相似文献   

7.
姚彩霞 《江苏教育》2022,(33):48-51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按照阅读与习作两条线,序列编排,前后勾连,体现了训练的逻辑性。但语文核心素养的生长不应该是线性的,而应该是立体的、多维的、整体的。从教会学生阅读到教会学生习作,还有非常重要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过程,那就是教会学生观察和想象。因此,语文要素的内容应该由阅读与习作的线性序列编排,逐步实现以阅读、表达、观察、想象为基点的立体建模。在立体建模理念下,教师应通过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细化设计、单篇精品课例的风格化追求和教学内容选择的简捷化路径,来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潘军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作家,叙事与画面的组合产生了一种非常感性的立体效果,精巧的叙事艺术处理是在探索一条真正还原生命本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0):26-27
社会大课堂,课堂小社会;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各自扮演着特定的角色,使我们的社会显得丰富多彩。如果我们把握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表演,从而把语文学习的课堂,作为学生生活的社会,把学生作为社会中、生活中的一个个角色,那么,学生在课文阅读中,就能得到语言情境、语言内涵、语言情感的感悟,得到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得到生活情趣的感受。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能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一、课堂表演的多原则1.目标性原则。课堂表演要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11.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8):24-25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材料,我们很有必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进行情境的感受,进而以实践体验的过程作为文章素材。为提高效果,在引导学生走向生活的过程中,须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天地和充分自主的权利,使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去感受生活、认识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对生活、对世界进行自主的剖析和描述,以使他们的言语流光溢彩,五彩缤纷;以独特的体验,使学生在运用语言描述事物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一、天性自由放飞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感知,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12.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2,(19):22-23
综观作文教学现状,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虽然在校写的作文不少,但一旦走向社会,相当多的实用型作文还是一窍不通,不得已还得从头学起。因此,为提高作文训练效果,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须重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提供作文训练基地,以作文增加学生生活情趣;须拓展训练空间,丰富训练形式,使生活需要与作文训练有机联系,以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在语言运用上能够得心应手。一、实验型随着科技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实验在现实生活中将会越来越普及,作为实验设…  相似文献   

13.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想象,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语言文字之美、描写画面之美,在联想想象中感受到古诗词意境之美,并能够通过阅读鉴赏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真正感受到古诗词表现出的情感,真正叩响触动自己内心的琴弦,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是智慧的化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描绘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张玉梅 《教师》2022,(25):39-4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情境教学与想象的融合,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语文素养。基于情境教学与想象融合的重要价值,文章作者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教学为例,借助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学情探究、情境创设、想象先行等多个角度探寻情境教学与想象融合的策略,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属于十分关键的构成,同时也属于语文教学的关键点。为促进作文教学的良好发展,教师应重视运用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下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8.
郭秀勤  王浩 《成才之路》2011,(36):33-33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感人、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如诗如画的记叙文、诗歌。因此,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从而对语言文字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对吸收美的语言,升华高尚情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王秀峰 《新疆教育》2012,(20):187-187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的世纪,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纪。要想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人才就要有创新精神,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创新,要想使一个民族永葆昌盛就需要创新,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创新。因此,创新教育就被提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那么要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