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战后美国联邦政府社会科学研究政策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由于冷战的需要和社会科学家的努力,联邦政府最终承担了资助社会科学研究的职责.美国联邦政府的社会科学研究政策对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立国之初,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某些政策已经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罗斯福新政的以工代赈和杜鲁门政府追求"最大限度的就业"的政策奠定了美国联邦人力政策的基础。从冷战思维出发实施的复兴欧洲和第四点计划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了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上述政策内容共同构成战后美国联邦人力政策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美国联邦政府的干预是促进这一进步的主要因素。社会危机和冷战为美国联邦政府干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提供了契机,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改革是美国联邦政府干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主观动力。美国联邦政府干预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体现在取消高校种族隔离、学生资助、补偿教育计划、发展中学院计划、肯定性行动计划等五个方面。这些措施在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均等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镀金时代的美国,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经济秩序的紊乱,美国联邦政府为对付由此引起的阶级冲突和社会矛盾,稳定经济秩序而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举措,本文对19世纪末至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反托拉斯政策的演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於荣 《教育学报》2007,3(1):94-96
通过考察战后四分之一世纪里美国联邦政府为实现冷战目标对大学的学术研究所产生的影响,和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在为美国冷战目标服务中的新进展,以揭示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学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不受外界影响的学术自由成为了神话。大学的学术研究必须着眼于国家利益,为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利益是决定政府在学术自由与学术为国家服务之间作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得益于"二战"中的卓越贡献,引发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研究型大学科研的倚重,旋即一系列旨在推动学术科学发展的联邦科技政策相继推出。热战之后冷战接踵而来,军备重整迫在眉睫,由此进一步塑造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军备竞赛中的"关键"角色。冷战危机下,研究型大学纷纷入伍,斯坦福大学成为其中之典范:在政府与大学之间开启了官学关系新篇章;在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定位上,构建军工体合作桥梁;开拓产学合作新边界。在冷战军事科研浪潮中,斯坦福大学顺势而为,招募一流教授组建学术"智囊团",集中优势资源缔造学科"金字塔",使其迈上学术新台阶。管窥冷战下斯坦福大学之崛起,可见冷战如何造就美国大学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7.
美国联邦政府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美国独立后,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土地法案,将西部土地收归国有,再通过出售和赠予等手段将这些土地转为私有。西部国有土地私有化成为美国西部开发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美国联邦政府开发西部的主要手段。这种处理土地的方式对美国西部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些原始文献的解读,梳理出美国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的脉络,同时探究二者合作结盟的一面,以期展现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政策的全景,进而从一个侧面了解百余年来美国联邦政府职能变化的趋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面对教育改革面临的诸多社会挑战,包括新冠疫情对美国教师队伍的冲击以及美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离职率高、缺乏多样性等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将教师教育改革纳入其“重建更好”一揽子改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平”价值转向、从“缺陷”到“优势”的政策话语转变和弗雷泽三维社会公正理论构成了美国联邦政府教师改革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国联邦政府采取的教师教育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修改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教师教育援助计划;实施“培植你自己”教师教育项目;完善一年制教师驻校培养模式;加大对少数族裔学校的资助力度;提高教师工资与专业发展水平。美国联邦政府的教师教育改革凸显了社会公平与多元种族和谐相处的政策价值导向,其政策机制体现了联邦政府协调角色的不断增强和市场化教师教育改革方式的适度消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学校中有许多LEP学生,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处理LEP学生的英语教育问题而制定了一些相关的隐性的语言教育政策.这些英语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双语教育法>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中,对这两部法中LEP学生的英语教育政策的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透美国联邦政府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和宗旨,这对我国的汉语母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美文学课程是各大学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及文化、文学比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很多高校英语专业对英美文学课程重视不够,普遍存在课时设置少、教学内容陈旧、教法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利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构建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新模式,已经为改变这种现状作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培养人文通识型通用人才的新目标下,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传统课程,必须重新调整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师资力量和教师科研水平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特点,即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层次性和多元性;高等教育制度管理的科学化;高等教育管理的人文关怀。文章认为,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经验,中国在21世纪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的发展目标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层次性、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和高等教育管理内容的民族化;高等教育微观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Humanities programs that involve citizens in discovering the relevance of the humanities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experience are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through its state affiliates. Potential benefits are enhanced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intended learners in the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stages. For a decade, state humanities agencies have been catalysts in the design and delivery of programs that reach adults who have not traditionally been students of the humanities.Ronald Benson i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Georgia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Before coming to Georgia, Ron wa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5.
稷下学宫走出了许多世界级人文大家,编撰了许多世界驰名的人文著作。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社会要全面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科学教育欠发达,人文教育更落后,人文教育摊子宽、效率低,雷声大雨点小,口号大而实际收效不大。面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怎样提高人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成了高教领域的一个难点。回溯历史,在稷下学宫的教育特色中或许可以给高校人文教育找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医学院校中医学人文科学的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Lester D.Friedman博士在美国医学教育杂志(Academic Medicine)2002年第4期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编译。作者辩称。美国的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科学正处在一种不稳定的地位,他认为,医学人文科学应当成为医学院校课程的一部分,而生物伦理学与医学人文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为此,作者讨论了生物伦理学与医学人文科学的区别以及医学人文科学的内在价值,建议将医学人文科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计划。  相似文献   

17.
发挥人文课程在培养学员思想道德素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科学是思想道德的重要载体,人文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人文课程在培养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条件。但是,从目前军队院校人文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人文课程建设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结合问题还是解决得不够好。因此,深化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文课程在培养学员思想道德素质中地位作用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是培养和传播人精神的重要基地,人精神又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之一。但是,网络观念多元化带给人精神散乱化,高科技热潮与人精神异常冷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有必要把人精神作为检测远程教育是否有效的准则,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广泛提取丰富的人精神。  相似文献   

19.
大学人文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人文科学教育价值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方向不明、具体措施不利的局面长期存在 ,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制约着人才规格培养的完善和提升。加强人文科学教育 ,关注其价值基础研究 ,明确其实践方向 ,营造浓厚的人文科学精神氛围和通识人才培养环境 ,是创建新世纪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地、各机构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奖、评价时,往往各行其是,自拟章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这必然影响到成果评价的权威性。因此,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制度,健全成果评价机制,改进成果评价方法,是社科界及科研管理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